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
地方展區山東單元由“單元說明”和五個部分組成,從內容、策劃、展陳等方面作了進一步創新展示,共有圖片48張、多媒體互動3處、實物模型展示34件(組)、視頻4處,並將“泰山日出”“藍黃交融”等山東地域元素和專屬文化符號融入展覽設計,與整個主題成就展協調一致,全方位、立體式展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凡十年”。這場展覽,講述了怎樣的一個山東?
一個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開闢出新舊動能轉換新天地的山東
邁入山東展區,首先看到的第一部分便是“新發展理念開闢新舊動能轉換新天地”,重點展示了山東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顯眼的展台位置上,山東的大國重器——“藍鯨一號”鑽井平台、自航式發射船、中國國產雪蠟車、磁懸浮列車等展品悉數亮相。近年來,山東突出綠色低碳,深化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趟出了新路子,跑出加速度。
早在2018年,國務院就批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一場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就此啟動。此後,山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規劃——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
2020年底,在“三年初見成效”的交卷時刻,山東省GDP增速穩居全國第三,經濟總量達7.3萬億元,“十強”產業增加值增長超過6.6%。而“五年取得突破”列出的19項規劃指標,有7項已經完成。
十年來,山東地區生產總值跨越4個萬億大台階,達到8.3萬億元,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率先成立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設立省級科技創新資金,建設重大創新平台,實施重大科技工程。在海工裝備、軌道交通、量子通信等領域,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國之重器”競相湧現。
新動能方面持續發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到31.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46.8%,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老動能方面不斷革新,通過數字賦能、技術改造等,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山東還聚焦塑強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全面實施“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十大創新”行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需求側持續發力,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全面增強,奮力蹚出了一條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一個勇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山東
沿着參觀路線前行,第二部分展覽內容“勇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映入眼帘,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重點展示了山東充分發揮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的生動實踐。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到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等地考察,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強調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十年來,東營市生態保護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加強,濕地保護率達到60.47%,黃河口海域浮遊動物、大型底棲動物種類和數量穩定增加,一級保護鳥類由2013年的12種增加到25種,鳥類總量達到371種,黃河口國家公園成為全國正式啟動創建的第一家陸海統籌型國家公園,今年即可批複設立。
堅持“有多少湯泡多少饃”,山東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了涵蓋174個行業類別的1045個用水定額,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黃河幹流山東段全部實現取用水閘監測計量。2021年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25.3立方米,較2012年下降42.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年來,山東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成效,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國土綠化行動提質加速,黃河三角洲、泰沂山區、南四湖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成效明顯。
山東不斷提高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積極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聚力構築外聯內暢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高昂起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
作為黃河流域唯一出海口,更是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和“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山東與沿黃8個省區謀劃實施102個合作事項,建設28個內陸港,開通76條海鐵聯運班列,構建起輻射沿黃,通達中亞、南亞、歐洲的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黃河流域合作更加密切,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一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結出新碩果的山東
“山東是蔬菜水果大省,煙台蘋果、萊陽梨、濰縣蘿蔔等地方名品眾多,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山東特色農產品的簡介上如是寫到。走進第三部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結出新碩果”,辣椒紅、南瓜大,一堆山東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這一部分重點展示了山東堅決扛起農業大省責任、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結出的新碩果。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穩妥有序推進鄉村“五個振興”,“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煥發新活力,三澗溪村、代村、耿店村等成為新典型,產業融合帶動、鄉村共同體、生產託管服務等創造新經驗,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農業總產值率先突破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建成高標準農田6778萬畝,“濟麥”小麥、“登海”玉米等品種不斷刷新全國高產紀錄,“齊黃”大豆多次創造鹽鹼地單產紀錄,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2021年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構建起“從一粒種子到一盤菜”的全產業鏈,煙台蘋果、壽光蔬菜等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累計投入377億元,徹底解除了60萬黃河灘區居民的水患威脅,打破了“三年攢錢、三年築台、三年建房、三年還賬”的惡性循環,灘區群眾喜圓“安居夢”,“黃河灘”變成“幸福灘”。
村黨組織帶頭人“頭雁領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涉農資金整合“握指成拳”,鄉村振興政策集成創新,人才、資金加速湧向鄉村。廣大農民腰包越來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生活水平和品質實實在在提高。廣大農村“文化味”更濃。2500個省級美麗鄉村星羅棋布、串珠成鏈,帶動鄉村全域向田園美、生態美轉變。
一個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的山東
第四部分“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展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動態模型上,模型車輛往來穿梭,還原了千里之外青島港的一片繁忙景象,該碼頭全部由青島港自主規劃建設,智能化水平和裝卸效率全球領先,多次創造世界作業紀錄。
全球首台10萬噸養殖工船“國信1號”模型陳列一旁,這艘船於2022年5月20日交付使用,有望為中國乃至世界深遠海養殖打造“中國樣本”。
山東是海洋大省,擁有全國近六分之一的海岸線,海域面積與陸地面積相當,海洋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二,擁有全國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1/3的海洋領域院士。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更加註重經略海洋,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持續做好“港口、產業、生態”三篇文章。海洋生產總值十年增長66.1%,達到1.49萬億元;海洋生物醫藥等6個產業增加值全國第一;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佔全國近4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92.3%,海洋資源優勢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做強重大涉海平台,加快創建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實施“透明海洋”“藍色葯庫”等重大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際先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發展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智慧海洋等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基地。高質量建設“海上糧倉”,今年5月,“國信1號”成功交付,是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養殖工船,作為深遠海“流動漁場”,年產高品質魚類3200噸。
山東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2021年,進出口總額2.93萬億元、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實際利用外資突破200億美元。
一個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的山東
《儒典》《咱們的新時代》……一本本書籍、一件件實物,這是實物展示最多的一部分。十年來,山東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交出了一份厚重溫暖的民生答卷。
進入展區,首先看到的就是在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上發布的《儒典》,這是系統性整理儒學傳世文獻的最新成果,這也是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的具體實踐。《儒典》是歷代儒學傳世文獻系統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包含經解、義理、志傳三個分典,集中體現儒學形成和發展的主脈絡,是系統豐富、蔚為壯觀的精華之典、傳世之典,為“山東文脈”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在現場展出了《儒典》的其中6函共50冊,包括《孔子家語》《荀子》等。
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進“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讓優秀傳統文化“新”起來;舉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讓優秀傳統文化“走”起來;倡導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深化“五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擦亮“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讓優秀傳統文化“興”起來,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新標杆。
“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沂蒙是一方紅色聖土,百萬人民擁軍支前,十萬英烈血灑疆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成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山東堅持就業優先,大力開展“創業齊魯•樂業山東”系列行動,城鎮新增就業連年超過120萬人;率先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2022年提供公益性崗位40餘萬個,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十年來,山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進“健康山東”建設,醫療資源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康復大學,擁有醫療衛生機構8.6萬個、床位67.4萬張、衛生人員105.6萬人,分別增長24.5%、42.4%和42.9%。主要健康指標顯著改善,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提升到79.13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3歲。
閃電新聞記者 廖亮 於興濤 王文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