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的底線在哪裡?一一堆徹現實中的案例就是投機和懶惰

底線》是當下最火的一部法制劇,靳東出演主角也提升了關注度,而劇中大量現實中的真實案例再現,更是引爆了各大與論場。叫好和質疑此起彼伏,有人稱讚案件真實,是良心好劇,有人質疑案件隨意改編,有誤導之嫌,更有現實中的案件當事人發聲,指責電視劇歪曲事實,對本人造成了誹謗。比如著名的“江歌被殺案”,劉鑫發聲明要追究劇組的誹謗責任。再比如著名的“貨拉拉跳車案”,司機周陽春也發了特別聲明,要求立即停播、修改相關劇情。

這是劉鑫的聲明:

這是周陽春的聲明:

今天我不討論究竟誰是誰非,因為如果劉鑫、周陽春們真的起訴《底線》,大概率會輸,法院會以藝術創作為由駁回他們的訴訟請求。今天我想探討的問題是:一部電視劇基本上照搬現實中的爭議案件,妥不妥當?我認為非常不妥,是一種投機和懶惰的表現。

第一,堆砌現實中的爭議案件,就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把近幾年社會影響大的案件搜集起來集中展示,看似精采紛呈,但實則利用案件本身的知名度來博取收視率。比如北大學生殺母案、江歌案、貨拉拉案、侮母案、主墦猝死案,等等。這些案件足夠出名,集中到一部劇中必然自帶流量。這不是投機是什麼?

第二,《底線》是電視劇,不是紀實片,但是把幾十個真實案例搬過來直接用,雖然做了一些修改和加工,但編劇基本不用動腦子去設計故事情節,這實際上是一種藝術上的懶惰行為,藝術的創造力和創新性全無。

第三,把這麼多典型案件放在一個基層法院,是完全不符合現實的。全國有3500多家法院,這些典型案例發生在全國不同地方不同法院,很多法院幾十年都遇不到一個轟動全國的案件,可是《底線》卻讓一個小小的基層法院天天辦影響全國的大案,這嚴重脫離現實。其實一個法院日復一日都是辦理很平常的案件,如果一個法院天天辦劇中這些案,天天都會被記者包圍,根本難以正常工作了。

第四,改編真實案例也會帶來法律風險。比如江歌案,目前還在二審階段,終審判決結果沒出來,電視劇就定了調,有誤導與論之嫌。一些改編情節與真實案例不符,當事人可能不滿,可能引發訴訟,既使很難贏,也會造成新的與情。

所以,《底線》雖然看上去精彩連連,但暗流涌動,不斷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底線。後續如何,還真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