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歲開始談戀愛,男朋友從來就沒斷過……不結婚又怎樣,我不覺得感情是可以用證書、承諾束縛住的,圈子裡拿了證各過各的這種事實在太常見了!”
確實,對於徐靜蕾來說,承諾以及婚約的那一本證並沒有什麼牢固程度可言。
畢竟她早年就正面硬剛過才子王朔的妻子,將對方的紅本證變為綠本證。
也擠開過女神高圓圓。
把那個連續幾年為高圓圓送上生日祝福,並承諾“一生愛你”的張亞東握在手中。
一段感情的結束真的就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開始。
有“才女”“魔女”“京圈團寵”的稱號,徐靜蕾不是圈裡最漂亮的。
但絕對在情史最豐富的那個梯隊有一席之地。
與一隻手數不過來的男朋友們逐個分了手,卻沒有鬧出過一次難看的互撕場面。
有人說這值得被評為“最佳前女友”,因為她能和每一個前任分手後仍是朋友。
從19歲到48歲,遊戲草叢28年,有相戀12年的男友黃立行,卻始終不願結婚。
徐靜蕾滿意於如今的生活——做喜歡的事,說想說的話,誰也管不住的瀟洒。
只是家中那位已經退休了的老父親,還有個想着做岳父,當姥爺的願望沒有實現。
看着小兒子結婚,他愁大女兒;看着小兒子添子,他又愁大女兒。
看着小兒子和妻子幸福美滿,他忍不住催婚——“蕾蕾,結婚嗎?……”
乖巧之下的極盡叛逆
1974年,徐靜蕾在北京的三里屯出生。
她的爺爺是“功臣”,曾為心中的信仰走上保家衛國的路。勝利後福蔭子孫,恩澤後代。
雖然徐靜蕾的父親早年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但一家人始終吃穿不愁,且年有餘慶。
因年代的關係失去上學的機會,徐父在教育二字上的遺憾幾乎成了心結。
女兒徐靜蕾出生後,遺憾一定要被彌補的念頭生出來就壓不下去。
於是從孩子握得住筆開始就要練字帖,背唐詩宋詞,“藝術家”三個字經常被掛在嘴邊。
“我小時候對學習的概念就是一定要學好,一定要優秀。我弟弟也是這樣長大的,只是我外表乖心裡叛逆,他是外表和心裡一樣乖,很讓我心疼。”
稍微長大一些了,兩個孩子除了書法之外的興趣培養班費用成了一家人最大的開銷。
勒緊褲腰帶依舊覺得資金緊張,徐家父親一咬牙從燈泡廠里出來自己創業。
正好趕上創業大潮,徐家的霓虹燈箱廠很快得以發展。
那時候不像現在,燈牌上的字沒有電腦製作,只有人工手寫再加工。
與其花錢找師傅或大師來寫,不如讓老師誇獎寫字好,畫畫優的女兒試試。
於是本就不多的玩耍時間再次縮減,徐靜蕾的字一點點出現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霓虹燈牌有多閃,徐靜蕾的童年就有多忙碌與了無生氣。
“我其實並不怎麼快樂。哪個孩子被摁着頭完全不能反抗只能學的時候,還會想着父母都是為了我好?況且我長大了也不能理解,我寧願小時候快樂長大平庸。”
少女時代,徐靜蕾的表情大多沉重。
為了給弟弟爭取一些該有的孩童時光,她站在前面頂住壓力。
後來的後來,女兒的不受控制與自我搭建的世界觀、感情觀成型。
徐家父親才意識到自己年輕時對孩子的做法有所欠妥,可晚年的反思卻為時過晚。
17歲因痴迷美術紮下心去學,徐靜蕾將工藝美院以及中戲的舞美系化妝專業作為目標。
因為種種原因名落孫山後。耳邊又充斥着父親說的“必須考上大學”。
想着自己長得還算標誌,氣質還行,於是第二年她朝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進發。
18年的管束一朝得以解放,從心中散發出來的自由感讓徐靜蕾忍不住將叛逆進行到底。
逃課瘋玩,結交朋友,隨心所欲。
90年代初期,鼓點密集,帶動狂熱情緒的搖滾樂在年輕男女中盛行。
跟着音樂舞動,徐靜蕾在震耳欲聾的聲音中,為搖滾衝破一切的態度沉醉。
將“隨心所欲只要快樂”作為人生信條,褪去臉上的乖巧變得我行我素且乾脆利落。
19歲,徐靜蕾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已經成名的才子王朔。
也從此拉開了自己被人詬病,也被人羨慕的豐富情史之路。
多情改寫他人的人生
王朔出生於1958年,比徐靜蕾大了16歲。
與徐靜蕾不同,這個男人外表並不出眾,但出生在軍區大院自小就混於京圈第一梯隊。
因寫作出名,他把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編進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劇本中。
創作了我國情景喜劇開山鼻祖的《編輯部的故事》劇本。
發表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空中小姐》等造成轟動。
身邊聚集的都是葉英、趙寶剛、梁左、鄭小龍這種厲害朋友。
現在知名的導演馮小剛還曾作為王朔的小弟,站在路邊為其點煙。
有人曾在圈子裡放話,說若是沒有王朔的提攜和介紹。
馮小剛進不了他們的圈子,也沒有如今的成就。
而對於王朔的評價,則是有人圍着他轉不足為奇。
因為動一動手指寫寫字,他就能養活不少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