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大叔成高校新生,為何被質疑浪費教育資源?|九派時評

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近日,一位52歲退休大叔魯新林到武漢某高校辦理新生入校,引發關注。學生送家長上學實屬稀奇,以致於校門口執勤的五位老師有三位要求檢查他的錄取通知書。魯新林因身體原因於去年10月病退,退休之後安心備考,參加2022年湖北高考歷史類並考了411分。在他看來,有人退休後愛好打麻將、釣魚,他選擇繼續上大學,兩者沒啥區別。

對此,有人稱讚他“活到老學到老”,也有人質疑他“浪費教育資源,應該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魯新林稱,他注意到很多網友在說他“浪費教育資源”,他尊重不同意見,但不認同此觀點。

“資源”、“機會”、“浪費”......這些充滿競爭氣息的用詞和一個大叔默默追夢的退休生活被荒誕地聯繫到了一起,傳遞出部分人強烈的焦慮和極度的冷酷。他們不甚友好的言論也遭到了許多網友的批判,諷刺其多半是“酸”,自己本人或者自家孩子連五十多歲的考生都考不過,非讓人家把位置讓出來。

無論是出於嫉妒,還是自詡理性,這類“浪費資源”論背後的本質都是將一切功利化,將教育功利化,將讀書功利化,將人的價值置於私秤上算計斤兩:

年紀大了,創造不了多少價值,就不配讀這個書;比不過某些晚生前途無量,也不配讀這個書。

可他們又有什麼資格,傲慢地斷定人到晚年就不會給社會做出多少貢獻?

事實上,認為讓大叔上高校是浪費教育資源的那些人,也根本沒有他們號稱的那樣尊重教育——倒不如說他們實際上瞧不起知識,也不認為學習能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力量。因為在他們眼裡,決定你價值如何的依然只是年齡而已,哪怕接受了教育,只要年紀大了就依然沒什麼用處。

而這才是最為值得警惕和批判的部分——一些人打着珍惜教育資源的旗號,實際上否決了人這一生終身學習、終身進取的可能性。

倘若真的如他們潛意識中所設想的那樣:人一旦老了就應當不爭不搶,自覺獻出資源,默默走向社會邊緣,退出社會舞台,他們不但沒了追逐夢想的激情,還斷絕了與時俱進的奢望......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那裡的人該如何沉靜地走向遲暮?這種設想不但令人感到寒冷,而且完全和目前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背道而馳。

個別功利主義者投射其中的淺薄與自私,無法阻擋整體社會對終身學習之風的呼喚。我們的社會向來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傳統,我們的習俗也向來將中老年人視作值得學習的長者而絕非社會的累贅。國家致力於“建立一個無人不學、無時不學,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在我國構築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全民學習環境的過程中,需要無論老小每一位國民的理解支持,更需要大家的共同進步。

52歲的退休大叔魯新林還願意去高校里做一個嶄新的學子,他不但不應當面臨此等嘲弄和非議,而且本應被熱烈鼓舞和支持。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這樣一種終身學習的精神,都需要一種熱愛知識的環境,都渴求一種“從來不因為我老了就令我自覺被淘汰”的社會。

網友們說得很好:優秀不是“讓”出來的,把名額留給考不上的人才叫浪費資源。

那些被公平公正的考試機制篩選落榜卻嚷嚷着要大叔讓位的人,最應該上的一課也許就該來自這位大叔:年輕並不是通往一切資源的門票,不再年輕也可以自信自強叩開知識的大門。

但願你我老去時能有同等的勇氣,那時,魯新林大叔的身影會給我們許多鼓勵、許多啟迪。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