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華妃是如何一步步在作死的道上自作自受的?

本文僅劇情解讀,無關真實歷史、演員本人!



甄嬛傳》里的華妃是如何一步步在作死的道上自作自受的?


華妃,其實是一個對位份不看重、不太在乎,只在乎皇上情分的人!一個可以為了皇上不在乎甚至得罪所有人的人,一個為了皇上不在乎一切世俗的,心中只有皇上的人!


在劇中,確實是一個讓人意難平的存在;在所有信念幻滅、觸柱身亡的那一刻前期的飛揚跋扈、不討喜都煙消雲散了!可能很多觀眾前期對它有多痛恨此刻就有多惋惜!



因為對歷史知識了解的不深入、全面;劇中有一個情節一度感覺很迷惑;那就是:華妃晉封貴妃前夕,看到內務府送來的吉服不是貴妃規制,是皇貴妃規制;那份喜悅和期許還有不知所措,簡直不像華妃;咋那麼高興呢?


隨即,向皇后請安時更是當著整個後宮妃嬪的面挑釁了宜修:問皇后,不知皇上給她什麼位份?還說皇貴妃上面還有皇后;過分到拿順治皇帝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影射宜修,戳宜修不被待見的痛楚!



可是,皇后怎麼會輪到她一個飛揚跋扈的醋罈子?怎麼會在漢軍旗選?又怎麼會選功高蓋主的年羹堯的妹妹?


現在的皇后是太后——雍正親媽的表侄女;她再尊敬太后卻不敬其後宮之主的侄女、時不時上上眼藥,太后能寬鬆到容得下她?



太后為了家族保住後位可是殫精竭慮布局,居然可以忍受宜修戕害皇嗣;她挑釁皇后就是挑釁太后!前朝後宮牽一髮動全身;不僅如此還是在挑釁皇上,在朝堂上為家族樹敵!



還有一處不明白當雍正看到華妃看到皇貴妃規制的吉服眼裡放光、那無處安放的喜悅;眼神充滿凌厲、被殺氣和寒氣裹挾、不寒而慄;這到底是為什麼?



華妃雖然表現的很開心但是並未出格啊?就算不在乎位份,表現很正常、還算克制!就算真的不開心也得表現的開心啊,她敢不開心嗎?畢竟他此刻還在坤寧宮


就算他此刻不在坤寧宮,送吉服的太監都會轉達華妃的情緒!一個晉封無論是因為情分還是為了朝堂雖然厭惡卻不得不,無論是防備還是單純的關心問一下送吉服的太監了解一下動態都很正常;就好比:背後說的好話更有力度;背後的詆毀更真實


除了覺得華妃的高興來得不同尋常,不像華妃就是覺得華妃笨、蠢!飄的忘乎所以了:晉封哪有跨級,不得一級一級來?


送錯吉服規制這一不謹慎的錯誤哪裡是內務府的人能犯的?最初送來時,她可是將疑惑都講了,很謹慎的!準確無誤才收下!現在來了送錯還沒有原因這麼一出是哪般?還不明白?怎麼才能明白?



據資料介紹,原來清朝有規定:因為“皇貴妃”形同副後,只有在皇后無法正常執行皇后職權、“沖喜”、“追封”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一位份在清朝歷史上幾乎是形同虛設!


《甄嬛傳》講的是雍正時期的事情;之前只有過順治皇帝封寵妃董鄂妃為皇貴妃;董鄂妃是什麼人?和順治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被宣揚的蕩氣迴腸;順治皇帝廢除皇后,甚至有想立董鄂妃為皇后的打算!


真可謂是: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飲!這成了其執政期間污點之一,被後世稱為失德之舉詬並,順治因董鄂妃的離開出家的傳說廣為流傳!



華妃的顏值用御前姑姑芳若的話說:放在整個後宮、滿蒙八旗中都是翹楚!確實是皇上除了純元之外唯一付出真心的妃嬪!


華妃,這是自比董鄂妃了!說來說去華妃在乎的還是情分!將“好好晉一晉位份”當作了為她開特例——越級!成為後宮女人都羨慕的董鄂妃第二;被周圍一眾伺候的奴婢一奉承,戀愛腦的華妃自然想不動容、感動、忘乎所以都難!如果是真的,她確實有驕傲的資本!是內心的小驕傲!



對華妃來說不過是一種小女兒內心的小情懷的溢於言表!可是對皇上就不一樣了!老祖宗的規矩。年羹堯手握兵權在皇上鞭長莫及之地;作風囂張、目中無人已經引起朝堂眾臣不滿;


就算她清楚華妃本性不壞,愛吃醋,耍小性子,跋扈。也很難不和她哥哥年羹堯聯繫起來;很難不懷疑兄妹二人內外連結!很難不懷疑其野心!就算他不待見皇后,華妃的行為確實有詛咒之嫌、為皇家抹黑;讓他難堪、憤怒!將其映射比作因廢后被後世詬病的順治皇帝肯定不舒坦!



華妃的作死行為二,華妃收到快馬加鞭非當季的珍貴蜀錦,原本很高興;可是被曹琴墨眼尖看出了圖案是夕顏花,象徵不太吉利;那是雷霆之怒,在曹貴人的挑撥之下瞬間轉怒為喜,轉送給了甄嬛說是為了和皇上賜的蜀錦鞋相配。


甄嬛同樣因為圖案不吉利不喜歡生暗氣;那說明,送禮的人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其次,連民間都知道華妃受寵、性格強勢;年家勢力強悍;甄嬛的侍女流珠在跟甄嬛進宮前都知道後宮華妃最得青睞!哪個眼拙的拍馬屁拍在了馬蹄子上?



其實,華妃真正的防備、惱怒的人應當是來自送她蜀錦的人;劇中沒有體現華妃接下來的表現和行動;不過如果能讓華妃按下憤怒、吃悶虧的只能說明對方不是“等閑之輩”!皇上?皇后?太后?還是被雍正信賴的王爺貴胄?朝堂重臣?總之,勢力、實力肯定不是年羹堯所能挾制的!


如果說,皇上處置了華妃的遠房親戚、助力黃規全是敲山震虎。那麼,送錯吉服規制是試探;送夕顏花圖案的蜀錦自有其象徵;一件件一樁樁都是直接、狠戾的警示和告誡;華妃卻依然活在對雍正情分的幻想中沒有收斂,堅信曾經的那句只喜歡她一個!依然嘴硬哥哥年羹堯軍功赫赫,卻忘了功高震主目中無人、無君王也是真!



寫下來,覺得華妃在這兩情節里的表現着實不是一位將門嫡女應有的行為、智商,都蠢到家了;確實歷史上華妃的原型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敦肅”的謚號實至名歸!根本不是劇中端妃的評價:諷刺!就連寄出家書、收到家書都清雍正先過目!



劇情雖然架空了歷史。但是,依然可以通過情節從中深入了解更多歷史知識!比如說:為何當雍正看到華妃看到皇貴妃規制的吉服眼裡放光、那無處安放的喜悅;眼神充滿凌厲、被殺氣和寒氣裹挾、不寒而慄。


觀看劇情者,閱讀者有什麼感想,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