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隱入塵埃》不能感動我甚至也沒有看的慾望

也不知道寫這篇文章是否會讓自己一直裝扮的“佛系”人設遭受坍塌——比如要“口吐蓮花”、“要隨喜”、“不能觀過”等等,但還是希望可以真誠地、嘗試站在電影藝術本身來表達一下自己的膚淺看法,就事論事。

之所以不想看這部電影的直接原因是:當看了很多優秀的電影之後,就不希望自己再看那些不是特別好的電影,怕拉低自己好不容易才提上來的審美和感覺,正如看了經典文學之後無法再看那些膚淺粗俗的作品一樣。人需要保持某種“精神潔癖”。

歌德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學好本國語言,就需要掌握好一門外語”。大概是深入的理解自己,源自於和不同於自己的、其他存在的對比分析。所以,對於中國電影也是如此,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站在世界範圍內來審視中國電影,只能說一言難盡了。

言歸正傳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很奇怪地想起了一部電影《岡仁波齊》,揭示了藏人虔誠信仰、朝聖聖山“岡仁波齊”的故事,想起當時某著名海外周刊的評論(大概是《時代周刊》吧):“這是一部靜靜地展示人類信仰的電影,無需過多言語”。不得不說,評價很恰當中肯,甚至有着某種含蓄的戲謔。

簡而言之,如果只是單純表現藏族的虔誠,只需要到西藏即可,到處都是禮拜、繞塔、朝聖的人,這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而《隱入塵埃》其實也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如果說它演繹了小人物的困難,類似於俄羅斯文學中那種“多餘的人“,那麼問題是:然後呢?好像沒有了,不知道是否同樣是“無需過多言語”,還是言猶未盡,甚至也不知道“從何說起”;當然,也可能有着人所共知的、不可說、不方便說的前前後後,這個就不得而知了。總之,我們好像除了心情沉重、一灑同情之淚,也沒有其他了。

而且,裡面的一些畫面、動作、對話,具有着讓人難以接受的做作、矯情、誇張、虛假,甚至幼稚可笑;而一部電影只要有這樣的一些細節,就已經讓人失去了想看的慾望。這就好比,女生在談戀愛的時候,看到男生指甲里有黑泥就直接pass一樣,再說你人好、條件好,如果連基本的衛生意識都沒有、生活都不能自理,則很難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而在《隱入塵埃》如火如荼上映的時候,剛好看了一部印度電影《雲端之上》,同樣也是底層人物試圖擺脫底層生活、掙扎求生的故事,但裡面的矛盾衝突、戲劇手法異常尖銳,融合了宗教、哲學、人性和倫理等各個維度和層面,讓人震驚之餘也發人深思。

尤其是,當老太太得知自己年過中年的兒子試圖非禮電影中男孩的姐姐,而被男孩的姐姐用磚頭砸傷住院,而老太太帶着兩個孩子從鄉下來到城裡本來是照顧自己受傷住院的兒子時,還得到了謊稱是老太太兒子朋友的男孩的幫助,然而當得知真相後,尤其是因為老太太兒子的行為可能導致男孩姐姐要長期關在監獄時,這位老太太作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一個人去了醫院拔掉了還在病床上自己兒子的氧氣管,導致自己兒子窒息而死,然後還寫下了免責聲明並願意承擔一切(試圖以此免除男孩姐姐的罪行)。當做完這一切的老太太坐在醫院的長廊上,目光獃滯、萬念俱灰地(可能心中也有着巨大的痛苦、悲哀和絕望)望着遠方,將人性的衝突推向了極致?

試問,如果你是那個不肖兒子的母親,你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和行為嗎?(想起之前瀋陽一個14歲的男孩因為非禮不成害死了一個10歲的小女孩,男孩的母親還振振有詞說:“他還是個孩子”,甚至這已經成為一句“名言”。)

所以,那些真正撼動人心的電影,一定有着深刻的衝突,可以讓人直面人性、信仰、靈魂等等終極拷問,並且還完成了引領、激發和升華,將我們的思考和發問,推向更高的維度或者深度,突破了我們原有的局限和障礙,獲得了重生和超越。

很遺憾,《隱入塵埃》並沒有這種表達,正如電影《岡仁波齊》一樣。

倒是想起2012年上映的史詩級災難電影《2012》中,同樣也有發生在西藏的畫面:一個老喇嘛和年輕弟子的對話,短短2-3分鐘就深刻地揭示了西藏人或者說真正有信仰的人在面臨災難面前的心態和舉止,影片使用非常平實、自然的語言,對話充滿了禪機和靈魂發問,引人深思的同事卻又不失電影藝術水準。這種感覺就好比真正的藝術大師,可能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的本質和要害(驚嘆於好萊塢的導演或編劇比我們似乎更理解西藏的信仰),從內容到形式都很“高級”、很藝術;而膚淺的畫家只能詳細地臨摹、事無巨細的表達,但卻沒有抓住事物最內在的本質和核心,所以表達也自然差強人意。

或許,這就是中國電影面臨的最致命問題:我們有錢、有人、有影院、有票房、有人看、有炒作、運作和各種勾兌,還有造假(比如同樣叛賣苦難的“二舅”)。但唯獨有一項沒有:沒有靈魂、沒有藝術,更沒有觸及到藝術的本質,或者說並沒有掌握藝術的“本來面目”或者達到應有的水準,自然也無法得到世界範圍內的認同和共鳴。與之相反的是,我們的周遭國家從伊朗到印度、從泰國到日本韓國等等,都可以甩我們幾條街不止。

拋開電影本身不說,哪怕能拍出一部類似泰國那樣高水準的、在世界上屢次拿到頂級獎項的廣告也行,遺憾的是似乎一部也沒有。

說多了好像不太愛國或者冠之以憤青,但如果不直面這一事實,或許我們永無出頭之日。當然了,各種專家學者對於中國電影的反思和論述汗牛充棟,但是實際的境況是,我們依然並沒有改觀和進步,或者說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和要害。

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筆者無力進行展開鴻篇巨論,只能嘗試追根溯源,淺探一下緣起因果:

其一、沒有真正融入世界範圍內的人文哲學語境,沒有建立“連接”也沒有完成“突圍”。

這一方面可能我們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積累(包袱),使得我們積重難返,再加上體制、環境、民眾受教育程度等等局限,然後是沒有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整體的人文環境還處於類似於某種“史前文明”或者說“蒙昧時代”,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對世界文明的理解也先天不足,這反映到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是巨大的掣肘和制約;另一方面,中國的精英階層也沒有真正突破當下生態環境的限制、沒有足夠的覺知去主動學習、自我教育、回歸經典(世界範圍內)、大力創新,甚至很少讀書,沒有足夠的“輸入”自然也不產生有分量的“輸出”。

當然,中國有很多吃瓜群眾,即使一部並不怎樣的電影依然也有票房(可能也是沒有什麼更多選擇的無奈),甚至賺得盆滿缽滿。這樣,製作方自然試圖用最低的成本來撬動最大可能的蛋糕了。畢竟,這依然是資本的遊戲,遵循了資本先天謀利的本性。

其二、人性、人心並沒有完成現代文明、當代藝術的洗禮,使得依然以傳統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做事方式來對待藝術,自然無法獲得提升和超越。

其實,藝術的本質是我們心性的顯現,電影更是如此。同樣,影視圈的各種亂象,各種的急功近利、勾心鬥角、潛規則、暗箱操作、各種的運作、各種的“龍爭虎鬥”,實際是人性、人心的反映。而我們這種民族性、人性經過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加上各種權術、韜略、謀劃、實用主義和小聰明,使得我們沒有現代科學思維,也沒有純粹的藝術情懷,更沒有宏大的格局和視野——就像我們一直叛賣苦難、家庭、官場、宮斗、抗戰一樣,我們從來沒有真正仰望星空,思考人類的起源和存在…

所以,在這樣的一種生態環境之下,很難產生真正偉大的藝術。

雖然說,個人的不懈努力也許可以實現“突圍”和“超越”,但整體生態環境的制約有時候會產生致命的阻力。正如,橘生南國為橘,生北國則為枳。想完成逆轉不是沒有可能,但有一種“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之感。

但願我們走向真正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