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的不是明星,而是無序世界中的那一點秩序感

平地一聲雷,偶像塌房爆大瓜。

這是最近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李某某PC事件,也是獲得164屆芥川獎的小說《偶像失格》中的故事。


負面事件之後,偶像可以說:退出江湖,當一個平頭老百姓。

可是曾經付出真感情的粉絲們,該何去何從呢?

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小卓子就帶着大家一起看看《偶像失格》這本書,聊一聊:

1、今天的追星和以往的追星有什麼不同?

2、為什麼塌房的是偶像,活不下去的卻是粉絲?

3、傷心的粉絲該如何走出塌房事件?


01.我追的不是明星,而是“秩序感”


4歲那年,明裡第一次看到少年偶像上野真幸,當時他扮演的彼得.潘像精靈一樣從天而降。

14歲那年,明裡開始追逐偶像的一切。影視作品、音樂專輯、電視節目、廣告代言、周邊商品,她的生活被象徵應援偶像的藍色層層包裹。


明裡活成了大家口中不可思議的追星族:不在現實世界中發展一段對等的關係,卻寧願對着空氣單方面輸出“我愛你”。

可是就是這個怪咖,卻是全書中情緒管理最好的一個人。


在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世界裡,每個人的焦慮感終將因為一件小事兒暴雷。


明裡的媽媽會為新買的電飯鍋手柄壞了而嘟囔更多;

因為排在這件小事兒之前的年邁的母親病情惡化、直屬下屬突然懷孕、遠在異地的丈夫歸期突然改變等大事早就瓦解了媽媽所有的抗壓力;


明裡的姐姐會因為一句不順心的話就爆發爭吵;

因為一直以來不僅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還要兼顧不爭氣的明裡的學習成績過早吞噬了姐姐的全部耐心。


全家只剩下明裡在焦慮面前迅速抽離。

雖然她學習成績很差,有輕度注意力缺陷,被媽媽拿來和姐姐比較,得不到家人的認可,打工時候也總被人挑毛病等等。

因為明裡有一個對抗無序世界的小天地:滿滿當當的展示架上,按年代順序收納着偶像上野真幸DVD、CD、雜誌以及宣傳冊;海報和寫真按照湛藍、純藍、淺藍、藍綠等色調有序布滿了整面牆。

在這個小天地里,明裡感受着一種與現實不同的味道:無論她說什麼、做什麼,偶像都始終在那裡。


如果說以往的追星是熱衷影視作品和歌曲,那麼今天的追星則是看重穩定的人格。

穩定的人格代表秩序感,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有序的時間或者空間來卸載外界無序的混亂,正如明裡說這是她生活的脊樑,支撐她繼續勇敢下去。


02.“秩序感”的核心是自己擁有掌控權


聽說偶像打了粉絲。

這件負面新聞讓明裡一直以來熟悉的“秩序感”有了危機。


這種危機不僅是偶像總有一天也會退團、退圈,甚至被逮捕;

更是一種“還能不能把自己的秩序感放在其他人身上?”的擔憂。

雖然明裡更加積極應援,可是最終也沒攔住偶像終究回歸普通人的決定。

偶像完成了最後一場演出,明裡不得不在生活中拚命尋找新的“秩序感”。


穿着運動鞋,還能險些被盲道上的凸起絆倒;

在挎包里摸索交通卡,莫名一個尖銳的東西微微划過指甲,竟然是沒扣緊的別針;

想去偶像的家看看,卻發現一個短髮女人抱着一堆衣服走了出來;

坐上錯誤的巴士,險些弄丟了交通卡。

生活的無序還是如常,並不會因為偶像塌房勻出一部分有序,讓明裡重新安置她想要的秩序感。


還是一樣凌亂的房間里,一直忘記收的杯子、殘留着湯汁的蓋飯、遙控器,找不到一點點秩序感。

明裡抓緊手中的棉簽盒子,想要砸碎眼前這個無序的生活。

可是棉簽散落一地,無序吸引無序,混亂只會更混亂。


在這樣的房間里,明裡垂着腦袋,趴在地上。

偶像為什麼打人?

偶像為什麼毀掉最寶貴的秩序感?

明裡再也得不到答案,這已經超出了她能控制的範圍。

把秩序感放在外界,猶如踏上一條預定失敗結局的傳送帶。

而要想擺脫這條傳送帶,就要回頭拚命跑,把維持秩序的能力留給自己


03.三件小事兒打造自己貼身的秩序感


《偶像失格》的最後,明裡並沒有迎來新生,她沒有從塌房事件中走出來,不禁讓人唏噓。


可是,日子不僅要過,還要繼續好好過。

該怎麼活得比明裡幸運,重新找到秩序感呢?這並不容易。

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兒出發,先讓自己貼身的生活有秩序起來:


第一,在早上製造小確幸,讓心情有序起來。


我每天早上會刻意早到單位5分鐘。

在這5分鐘里,坐在車裡單純地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歌。


以前停好車直接就去辦公室。

一路上我的腿都像灌了鉛,想到馬要被迫接到很多額外的工作,而計劃內的工作又毫無進展,焦慮的情緒從腳底湧上了頭。


可是有了這5分鐘,雖然今天又要被安排很多工作、被很多電話煩惱、還有領導的無明業火等等,但至少我還有5分鐘屬於自己的時間。


一切並非完全無序。

我頓時少了很多焦慮,連腳步都輕盈很多。

小確幸可以中和小煩惱。

在安排日常活動時,優先給自己一份小確幸,就能掃除後續的無序。


第二,有條理地生活,讓環境有序起來。


要想維持秩序感,生活就要有條理。


條理從哪裡來呢?以往我的方法是隔一段時間來一次大掃除,然後坐下來欣賞傑作,等着一切又慢慢變亂。

這就意味着下次大掃除,我就要醞釀勇氣。


是繼續忍受還是豁出去大幹一場?

糾結本來就是一種無序的狀態,這無疑給我增加了對抗無序的負擔。

秩序就像家務活一樣,需要日復一日地維護。

一方面越干越純熟,增加了成就感;另一方面,無需多想就已經隨手完成,既減少了糾結的無序感,又維持了條理。


第三,學會告別,讓關係有序起來。


以前我覺得和外界較好的狀態是:和平共處。

可是後來我發現,要做到“和平共處”是有前提的,“你有多大能力,才能維持多大範圍的平衡”。


經營一段超過能力圈的關係,不僅自己一片混亂,對關係本身也是一種破壞。

因此,我慢慢學會了做減法


根據我的能力圈經營貼身的關係網,在這裡,風也好,雨也好,大家都覺得無傷彼此。


尾記:


任憑外界世事變化,內心總能魚魚雅雅。


這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生活態度,更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生活哲學。

願你在這本《偶像失格》中能開啟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