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中的九層妖塔真的存在嗎?
在青海的一片荒漠中,考古專家發現了現實版的九層妖塔!
這座大墓出土的奇珍異寶,直接轟動全國,但挖到第三層時,專家卻感覺到了異常,最後不得不停手。
而這,就是著名的“血渭一號大墓”考古事件!
那麼,這九層妖塔有何來源?專家停止發掘的原因何在呢?
這一切都要從一夥盜墓賊講起。
2016年11月,五名囂張的盜墓賊,盯上了位於青海當地的血渭一號墓。
這座墓坐北向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的大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後來被人稱作“東方金字塔”。
大墓背後的兩條山脈從東西綿延過來,如同兩條巨龍,大墓則像一顆寶珠,構成“二龍戲珠”之勢。
由此可見此墓的不凡,也難怪它吸引了盜墓賊的注意。
但可恨的是,這些盜賊為了偷取其中古董財寶,竟喪心病狂地出動了推土機暴力破壞墓穴。
第一次得手以後,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進行倒賣活動,巨大的獲利還吸引來了更多的盜墓賊。
在他們落網以後,還從嫌疑人家中搜出大量炸藥。為了竊取文物,他們甚至還動了炸毀墓穴的主意!
他們的醜惡行徑,險些讓這座千年古墓徹底毀滅。當然,幸而這些盜墓賊的計劃最終未能得逞。
此事發生之後,我國考古學家,不得不開展搶救性發掘。隨着考古進度的深入,這座古老的墓穴,連同背後被掩埋的古國歷史,終於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其實,早在1996年,我國考古學家就已經發現了這組墓葬,並且已經初步掌握了其基本信息。
這組墓葬極其龐大,文物財寶不計其數。一經發現,就被列為了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全國十大古墓之一,它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被稱為“熱水古墓”。
也正是因為其太過珍貴,考古學價值、意義極其重大。考古學家經過慎重考慮以後,認為現有的考古技術不足以支撐如此重要、龐大的墓葬挖掘工作。因此當時發現以後,為保護文物,才沒有直接發掘。
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反倒給了盜墓賊以可乘之機。多達15名不法之徒前後多次,連續多天暴力破壞墓穴,一共盜取646件文物,案件性質極其惡劣。
後經過刑偵人員的不懈努力,追回了被盜文物中的六百餘件。但盜墓賊的暴力盜竊行為,依然對墓穴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而後當考古學家介入後,首先發現了這組墓穴與眾不同的奇特結構。
這組墓穴的主墓穴,即大名鼎鼎的血渭一號大墓,其結構為九層塔狀。
在當地人口中,又被稱為“九層妖塔”,國際上的考古學家也對這樣的結構十分驚奇,稱之為“東方的金字塔”。
除此之外,九層塔的主體骨架,都是用柏木搭建的。從上到下,依次用柏木貫穿交疊出層層平面,柏木上還刻有古代藏文。
其中,使用的柏木,是一種極其名貴的木料,因其具有切削麵光潔,油漆後光亮性特好等特點,多用於貴族等上流人物的棺木。
這個巨大的墓穴,居然整個骨架都由柏木搭建,木料最粗直徑還達到了驚人的60厘米。
其經濟價值與考古學價值,不言而喻。同時,其墓主人的顯赫地位,也可見一斑。
隨着考古進展的深入,墓穴更深層次的信息也終於浮出水面。
據估算,該座墓穴坐北朝南,高33米、東西長度約55米、南北寬度約37米。這樣的規模和形制,在我國所有考古挖掘史的記載中,都僅此一例。
同時,專家根據古籍記載的古代生產力等數據,進一步推算出若要修建這樣龐大的墓穴,在即使不考慮名貴原料的情況下,光是所需的人力,就需要動用多達上萬名的勞工,耗時一年有餘才能修建完成。
之後,考古人員在墓穴中還發現了多達700餘具用以陪葬的牛、羊、馬等牲畜的屍骸。還有大量工藝品與絲綢、金飾等貴重物品。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世人昭示着墓主人非同尋常的身份。
在小心謹慎地搶救發掘過程中,還出土了大量寫於木板上的古代文書,上面的文字,是古代藏文。由此,專家推測,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古代吐蕃國王的墳墓,修建時間大概在八世紀。
在發掘之初,就取得了如此喜人的成果與進展,這讓考古人員的士氣更加振奮。而後,一件更為重量級文物的出土,更加奠定了血渭一號大墓不朽的史學價值,也讓墓主人的謎團,最終揭曉。
這件最為重量級的文物,是一枚精緻的印章。印章印面中央是一個駱駝紋,兩個邊緣有一行古藏文,漢語意為“外甥阿柴王之印”。
也就是說,這枚印章是貨真價實的國王印章,類似於當地的“傳國玉璽”,它也證明了墓主人王族的尊貴身份。
可是,為什麼文字明明使用的是古代藏文,印章卻刻印着“阿柴王”?“阿柴”又是什麼意思?身為國王,卻又為何首先強調“外甥”的身份呢?
考古人員帶着疑問,打算繼續向著更深層的第三層發掘。
但很快,考古人員就感覺不對勁了。有的考古人員出現了頭暈,更嚴重的,還出現了暈倒的現象。加之上級認為,本次考古工作的目的,本就是為搶救性發掘被盜墓賊破壞的前兩層古墓。
第三層以後的古墓,情況更加複雜,以現有技術也還無法支持做到完全不損傷文物。最終,考古工作只得暫時停止。
但專家們並未就此停下探索的腳步,他們轉而將目光,放在了對當地老人與古代西藏歷史專家的走訪上。
經過嚴謹而廣泛的調查走訪,一切的真相,都最終揭曉了。
原來,在這些謎團的背後,掩藏着一個短暫而古老,歷經千年又被後人誤解的古代國度。
這個國度,就是“吐谷渾”,也即是古代藏語中的“阿柴”。這是一個在古籍中都鮮少有記載的小國。
在當地藏族老人的口中,吐谷渾是一個傳說中神秘而又帶着邪惡色彩的國度。
這座巨大墓穴,更是被傳為是吐谷渾為鎮壓惡靈的妖塔,其中數百具動物屍骸,就是他們口中邪物的證據。
久而久之,越傳越邪,再經過文藝作品的發酵,最終成了大名鼎鼎的“九層妖塔”。
而考古隊員們紛紛出現的身體不適等現象,老人們也一口咬定,是受了“詛咒”,是“邪靈作祟”。
對於這種說法,相信科學的考古學家自然不會完全相信,而身體的異樣,同樣也有科學的解釋:不過是因為墓穴深處空氣稀薄,單純的出現了缺氧反應罷了。這在考古工作中其實十分常見。
但老人們的話,也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還原神秘吐谷渾古國的參考。
最終,再結合翻閱大量史料,一個較為真實的吐谷渾古國,終於呈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原來,吐谷渾是當時位於絲綢之路必經之路上的小國,絕佳的地理位置,讓其成為了茫茫大漠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但吐谷渾周圍,卻有着一個在當時國力強盛的龐然大物:吐蕃。荒漠小國的吐谷渾,國力自然遠不是吐蕃的對手,文化等也深受吐蕃的影響。
後來,吐蕃為了逐步控制吐谷渾國,採取了兩國王室貴族聯姻的辦法。也正因為如此,兩國的王族也就攀上了親戚關係。這座墓的主人吐谷渾王,也就成了吐蕃王的“外甥”。
在我國的史書中,也有對吐谷渾國隻言片語的記載。它這樣寫道:吐谷渾國有自己的文字,但風俗人文皆是蠻夷。結合九層妖塔的傳言,一度讓人以為該國極其落後野蠻。
不過隨着墓穴中大量工藝品的出土,終於可以為這個飽受誤解的古國正名了。
他們的製作工藝完美融合了東西方的優點,精緻華美,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技術水準。墓穴宏大的規模,也足以看出該國社會水平的發展。
但因地處沙漠環境惡劣,加之八世紀末全球氣候的激烈變化,以及吐蕃的入侵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個小國只存在了三百餘年就迅速走向滅亡了。
也正因為其存續時間極其短暫,又剛好地處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因此它給人間留下了一個個傳奇的故事,卻又來不及解開種種謠言就消失在了世界上。
以血謂一號大墓為首的熱海古墓群的考古挖掘,是我國近年考古學最為重大的成果之一。
但因種種條件的限制,這一重大發現也有一定的遺憾。例如因盜墓活動造成的不可修復的損傷,還有因技術不足未能完全發掘。
不過,隨着我國科技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一個完整而鮮活的吐谷渾古國,終會重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