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哪吒》實現的品牌經濟

2019年暑期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國內票房突破49億元,其官方衍生品也啟動眾籌活動。眾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0月初《哪吒》眾籌資金已經高達1800萬元,刷新了國內電影衍生品的新紀錄。但與成熟的海外公司IP開發企劃相比,《哪吒》在電影票房獲得20億元時才開始眾籌資金的行為顯得節奏滯後,而眾籌生產的成品最早出貨時間至國慶後,最晚則是2020年6月。

一般作品的周邊產品會在作品發送同時發售,此時作品熱度最高,消費者容易受感情驅使對衍生產品產生消費行為,實現作品的周邊產業經濟效益。販賣二期階段時廠家會根據前期的售賣情況做出調整,進行衍生產品第二次的復刻販賣,達到最合理的收益效果。

有人認為《哪吒》雖票房收益可觀,但其衍生產品開發還處於欠缺階段,沒有納入品牌完整產業鏈部分。同《哪吒》一樣引發高經濟效益的還有2005年開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其收益高達數十億元,僅2009年非官方統計,《喜羊羊與灰太狼》衍生經濟效益就達一億元。

卡通人物的經濟潛力

卡通人物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符號,本質是一種服務型產品。消費者通過卡通人物外部形象設計與人物故事中感受到卡通人物個性與心理,實現卡通人物形象的立體化,得到獨特消費感受。在隨着相關產業發開的完善,精明的企業家發現卡通動畫人物不止有觀賞的文化價值,還有經濟潛力。不同人物角色特性的商品有不同的屬性,也就是代言,二次上商業開發的途徑。

最具成功的代表案例就是美國的漫威系列與迪士尼系列,動畫產業發達的日本也在其中之列,他們對於作品的開發專業且系統,對於消費者的心理了解透徹,他們將單一的動畫影視、書籍推入到新的階層,點燃全民、全球的熱潮。

漫威在理解自己角色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在保持自己人物特性同時迎合市場做出調整的,設計出新人物來防止觀眾的淘汰。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漫威新影片上映時都能大賺一筆,但影片不是漫威獲利的唯一途徑,衍生周邊也為漫威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漫威衍生手段之一就是將已有英雄形象進行開發和拓展,利用IP聯動的方式將自己產品在世界各國中進行展示與販賣。2018年,漫威系列與優衣庫聯動襯衫一經開售即被粉絲一掃而空,甚有供不應求、網絡倒賣出現。如今,漫威在周邊開發上涵蓋方方面面,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人物故事為買點,高質量產品為載體將消費者牢牢掌握在手中,培養了眾多品牌忠誠者。

迪士尼實現多元化的經濟收益也同樣得益如此。作為世界知名IP之一的迪士尼,個性鮮明的影片人物與夢幻故事收穫了眾多消費者。遊樂園區也襲承了影片特色,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多元化的收益方式自然也就包括的衍生開發。迪士尼衍生產品範圍大多涵蓋年輕幼兒群體,保證消費。根據迪士尼提供的數據,上海迪士尼樂園中擁有超過 7000 種商品,且與同區迪士尼旗艦店的商品重合率少。

迪士尼不僅在園區內售賣周邊,還通過IP授權的方式,與其他企業推出合作款,這種與漫威同樣的銷售手段讓迪士尼獲得新一輪的經濟效益。

產業的發展未來

據《全球衍生品收入TOP10電影》榜單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迪士尼憑586億美元收入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電影公司。其中單一部《星球大戰》就從1977年拍到2019年,10部電影在全球獲得了64.9億美元的票房,衍生品的收入更是高達320億美元。反觀國內,《哪吒》雖獲得了成功,但二次商業價值未深入開發,其1800萬元的眾籌金額顯得小巫見大巫。這樣的現象不止《哪吒》一部作品、一家企業品牌,開發商與投資商在用完一個IP之後隨之丟棄,錯失產業經濟升級,致使國內整體開發環境滯後。有相關專業認人士認為根本原因還是由於國內衍生開發意識的欠缺以及開發成本問題。

2019年10月中旬《哪吒》入圍奧斯卡,即使是品牌意識未成,但行業內走出這一步已是值得稱讚的事情。作為國內眾多IP之一,真正實現品牌效應還道路漫長,開展眾籌根本還是的投資商恐消費者不買賬,開發成本的難以回收。相關專業人士認為,動畫行業商業化轉變的難點就在於用戶沒有成長起來,發展空間還是十分廣闊。而未來,一定會出現專業的衍生品的公司,推動國產動畫電影衍生品邁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