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習武, 餃子學醫, “科班出身”還重要嗎?

今天我們想聊一個既嚴肅又帶勁的話題......emmm保守估計,可能要得罪電影圈一半的人。

先明確一下我們的討論背景吧。

據悉,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將代表中國內地參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

另外,經歷完總票房超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億元的“史上最強國慶檔”,電影從業者們彷彿被注入了又一針強心劑——中國電影的小小“低潮”似乎就這樣消散,撥雲見日之後,我們迎來了新的時期。

影評君到底想搞什麼事情?

咳咳,影評君在第一時間關注到行業的全新走勢,請來了同樣喜歡品頭論足話電影的影評人譚飛,聊聊這後眾拍時代下,導演門檻到底有什麼變化?

2017年3月,《今日影評》曾邀請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聊“眾拍時代”,分析當時演員、編劇、經紀人、作家、歌手等紛紛跨行當導演的情況下,導演的專業門檻究竟何在。如今,我們跨入了“後眾拍時代”,“熱錢”退潮,對電影內容與質量的大大提升。這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

我們斗膽扔出三個麻辣提問如下:

“外行”導演佔據中國影史票房前三甲?

電影拍不好,我還能甩鍋觀眾審美嗎?

人傻錢多、想投電影,我該注意點啥?

話題一出,就感覺遍地是“瓜”,待小編娓娓道來。

驚!“外行”佔領票房榜?

“外行”佔領了中國票房前三位寶座?

放眼中國影史票房前三甲,第三名《流浪地球》導演是郭帆,第二名《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是餃子,第一名《戰狼Ⅱ》導演則是吳京。

而這三位導演都不是學電影出身——吳京出身體育世家,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曾獲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餃子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28歲才執導個人首部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郭帆則是海南大學法學院學士,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碩士。

沒學過電影=外行??

譚飛首先表明,“這話是有失公允的,他們不叫外行,他們只是從影視圈其他分支領域涉足到這一領域,他們在專業層面上是專業的。”

而這一現象也映照着“後眾拍時代”的最大特色,一方面它繼承了“眾拍時代”的包容與多元,不是只有導演系的人才能拍電影;另一方面它與“眾拍時代”又有着質的不同——跨行也要求很高的專業能力。比如,這三位導演就都受過專業培訓。

另外,被誤認為“外行”的非科班出身導演雖承受着更大的專業知識補充學習壓力,卻也有着科班出身導演難以比擬的優勢。

正是因為他們原先並不在影視圈內“打滾”,他們有着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經驗與社會認知,從“普通觀眾”而來的經歷,使得他們對觀眾喜好有着更敏銳的判斷,從行業角度來說,這是極有利於電影行業多元化發展的。

實際上,正是以吳京、餃子、郭帆三位為代表的非科班出身導演向我們印證了“後眾拍時代”的到來。簡單來說,無論你是誰,你都可以“拍電影”,但想要真正受到認可,“流量”真不夠,內容才為王。

“前眾拍時代很多人一見到我就說,譚老師,我想拍一個拿獎的電影”,譚飛回憶道。

“但實際上,但凡帶着我要拿獎,或者票房很高的這種目的,你就會在路上走偏。因為藝術的路上跑偏了,你可能就回不了頭了。”

咦,這屆觀眾還可以?

曾經有個引爆知乎、豆瓣等各種影迷集聚地的犀利觀點,叫做“這屆觀眾不行”。

有人贊成,舉出一大波質量一般、甚至粗製濫造的電影為佐證,表明大多數觀眾無法辨別真正優質的電影;但也有人強調,電影人應該踏踏實實拍電影,真正的好電影一定會受到觀眾認可。

連人民網都下場辯論。

在建議電影人應該認真耕耘作品之後,人民網也客觀評價了當時的電影市場,提出應讓“質量”先行。

“不可否認,在如今的電影市場,粉絲盲目追星、製作人熱衷於用‘小鮮肉’吸引眼球、投資方極力追逐‘粉絲經濟’等現象,確實存在。這在客觀上,也製造了一種怪現象:質量不高,卻票房高企;罵聲一片,卻上座率居高。但這也提醒我們:不管是粉絲,還是演員,抑或是製片人,都需要以質量作為準繩。”

“說實話,這一兩年中國觀眾可不好蒙。”

談到觀眾角度,譚飛強調後眾拍時代的觀眾審美已有大大提升,這屆觀眾真的“還可以”。

“前幾年我們真的看到一些不好的電影,可能票房很好。但你發現沒有,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票房高的電影都是製作精良、演員表演出色的,就說明現在觀眾的審美能力也在進步。”

“曾經有一個時代,票房高,其實自己還有點不好意思。”譚飛說起前幾年的電影市場,表示那時的確存在“票房”與“口碑”對立的情況。“那個時候可能還真沒有水軍,很多人發自內心地指責高票房電影,說你們就是為了追求票房,非常世俗。”

但在眾聲喧嘩時代之後,觀眾清醒了,“已經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更好,可能在今後還會有更高的觀賞水平”。票房高絕不再是“壞事”,但它同樣也絕不是唯一的評價體系。

譚飛呼籲,“我希望從業者也能清醒”。

我們希望導演能拍出質量好、票房高的電影。

啊,電影我該怎麼投

在上文討論的創作者專業度與觀眾專業度之後,這個問題指向了後眾拍時代出現的本質原因——

市場變了。

“這個市場就包括資本力量,熱錢退潮,原來的‘唯票房論’就打破了,‘唯流量論’也打破了。”

譚飛表示,前幾年爛片湧現背後很大的原因在於資本運作,一部作品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創作者的願望和觀眾的期許,它附加了太多別的東西,甚至是出品公司的上市需求。

談到電影案例《上海堡壘》,譚飛感慨良多。“《上海堡壘》是資本時代最後的一次敗相的呈現。它可能就是在當年資本熱潮中籌備的,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這樣。可能主創者心中想的是票房20億起步吧,結果只有1.2億,只有原來希望值的百分之幾。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如今,當熱錢因素褪去,上市慾望消失,投資方沒那麼高的票房要求,導演就得到了“好好拍個東西”的空間,“這個時候市場可能就會發生變化”。

放置於幾年前,“跨界”導演的頻繁出現,也是因為其背後有資本的追捧。但現在,資本走了,觀眾“就想看好電影”,於是,導演的門檻也變了。

那麼,投資人到底該怎麼投?

對於投資人,譚飛有以下幾點建議

1、放下對“人脈資源”的盲目追求。

2、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審美能力與前瞻能力。

3、事事最好親力親為,不要當“蹺腳老闆”。

4、尊重專業人士。

簡而言之,在這個觀眾審美專業化,優質製作團隊專業化的後眾拍時代,作為投資人,想在電影行業分一杯羹,核心還是——請專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