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下的小人物, 《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 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我和我的祖國》在這個國慶檔可謂是C位出道,僅上映5天就創造了14億票房,在國慶檔三部曲中遙遙領先。有人說這部電影賣的是情懷,其實不然,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一部電影的成功不是靠情懷就能撐起來的,他還有很多因素:演員的演技、導演的能力、歷史場景的還原度及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當然對於這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因此出現了網絡上對各個片段褒貶不一的評價,這幾個片段哪個最能打動你呢?

這部電影取材都是中國發展歷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有原型,這種紀實感其實更容易打動人。爭議最大的就是《白晝流星》片段,因為它的紀實感最差,兩個不良少年騎着馬追上了宇航員落地的飛船,看到宇航員後幡然醒悟而性情大變。這個故事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陳凱歌的作品一向是追求畫面的絢爛和情節的浪漫,所以在這部紀實電影中顯得十分突兀,引來了無數的質疑。

這部電影時長155分鐘,但其實平均分給每一個片段的時間並不長,這就是對導演一個極大的考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故事講清楚?《前夜》這個片段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一天的故事,本身故事的時間就精簡到一天之內。管虎導演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在新中國成立前夜,還有這些人為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和時間賽跑。林志遠為了自動升旗裝置嘔心瀝血,無數次的模擬演練,卻在最後一天發現阻珠的材質出現了問題,為了找到稀有金屬錫鎳鉻,百姓們提着燈籠來捐獻自己的“稀有金屬”。

以小人物來講大事件,會讓這種情感更細膩,也會讓大家更有代入感。我們就是這一個個小人物,《奪冠》中的主體就是上世紀80年代生活在上海弄堂中以東東為首的一群普通人,為了能讓大家看女排在奧運會上的風采,小東東付出了對於他來說的全部。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孩,懵懵懂懂地對小美有着不一樣的感情,在“愛情”和“家國情懷”中,他選擇了家國情懷,小小的年紀為了愛國也為了責任他做出了最艱難的選擇。

他身披“披風”舉着電線的樣子像一個超級英雄,而撲倒爸爸懷裡大哭喊道“咱家電視天線太爛了”的時候,又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也都是超級英雄,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的選擇永遠是在國家的這一邊。就像最近網絡上流出着一個視頻,尋釁挑事的嫌疑犯在警局裡請求和民警一起看閱兵,我們骨子裡都是中國人,深愛着這片土地。徐崢導演讓我們看到了我們自己,雖然我們並沒有經歷東東那樣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一定會做出和東東一樣的抉擇。

東東和弄堂里的鄰居、提燈籠捐獻金屬的老北京市民、08年奧運會的北京的哥、97年香港的鐘錶師傅這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們以自己的方式愛護着自己的祖國,可能不能像女排那樣我國爭光,不能像高遠那樣為國防事業奉獻,但我們依舊深愛着這片土地,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為一件件國家的大事件而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