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損失185億!曾經最賺錢的頂流們,為何如今成了隱形炸彈?

文/ 金錯刀頻道

前有吳亦凡72小時內失去一半金主,今有張哲瀚4小時丟掉27個代言。

內娛明星翻車,最倒霉的莫過於背後的品牌方。

這次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藝人張哲瀚“在靖國神社拍照”一事,終於有了結局。

涉事人在乃木神社和靖國神社拍照

隨着中紀委網站的發聲,還有國家廣電智庫發出“演藝圈存在的這種特權式畸形生態該徹底剷除”的聲明落地。

一張張連環通告下達後,藝人張哲瀚的演藝生涯就此畫上終點。目前全網關於他的社交賬號,都顯示註銷和關閉。

與此同時,受到牽連的27個品牌,也在第一時間就迅速做出反應。

憑藉《山河令》這部劇,張哲瀚從一個小透明成為娛樂圈頂流。

右為張哲瀚

今年5月以《山河令》為主題的演唱會門票,當天有60萬人在線搶票,14秒賣完!一張票被黃牛炒到17000!

後續代言拿到手軟,通告檔期排不過來。

誰能料到,爆紅6個月後,崩塌只需5小時,27個代言全部與其解約。

曾經一呼百應的流量號召力,隨着一紙封殺令徹底涼涼,同樣,也給品牌方們提了個醒,流量好用,但也是顆雷點。

1
攀上明星高枝微商也狂割韭菜

從吳亦凡到鄭爽,再到如今的張哲瀚,流量藝人屢次翻車,但卻折射出一個有意思現象。

那就是:任憑明星翻車,品牌方從來沒有放棄對流量的追逐。

畢竟與流量的不確定相比,抓住眼前能帶來的紅利,才是最重要的商業價值。

1、微商搭上“姐姐”,銷量倍增

去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綜藝節目爆紅後,短短兩天時間,就有超過10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

同時大火的,還有節目里名不見經傳的“梵蜜琳”。

雖然是個微商企業,但價格卻直逼大牌,一盒貴婦膏分為兩種規格,8g定價為290元,40g為1200元。

定價如此之高,少不了背後撐腰。

這家總部位於廣州的化妝品公司,成立五年以來,不惜重金獨家冠名,請多位明星藝人代言。

邀請伊能靜為首席體驗官,張馨予為品牌代言人,在此之前,黃聖依也曾代言過該品牌的化妝品。

自從梵蜜琳搭上各位“姐姐”後,也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節目開播前銷售大概是月均3000件,《浪姐》播出後,淘寶上梵蜜琳的品牌總代理月銷超過2萬件。

其實微商搭上流量快車,已經不是秘密。

曾經的一葉子面膜以1.5億獨家冠名《這就是街舞》,再加上找來圈內明星的代言,播出期間,節目主推的一款面膜月銷量達5萬,而同品牌其他產品則僅1千到4千的銷量。

當然,看上明星藝人這波熱度的不止有微商。

2、一下午賣出200萬,別再說粉絲沒錢

曾幾何時,養生堂官宣蔡徐坤為代言人當天,其面膜線上月銷量突破10000+,25天銷售額破千萬元,一個下午就賣出200萬。

一場10分鐘的直播,1秒時間,天貓旗艦店便完成50萬元的銷售額。

在蔡徐坤的引流下,許多90後甚至95後開始了解到養生堂這個品牌故事。

這並不是孤例,此前被紀梵希聘為中國區彩妝代言人的易烊千璽,已拿下了8個代言,其中Adidas neo限定系列上線15分鐘銷售額超120萬,而這些代言,品牌方都採取了定製限量款的模式,這樣更加速粉絲購買力,以及對偶像的追逐。

刀哥記得最清楚,前段時間肖戰代言某個品牌手錶,其粉絲就在網上曬單兩款手錶,而這款手錶共花費65萬。

所以,品牌方們極為清楚,選擇明星代言,所帶來的吸金力多麼強大。

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藝人的崩塌,來得一樣猛烈。

2
明星翻車速度和流量一樣猛

眾所周知,內娛這一兩年實在是醜聞太多。

對於吃瓜群眾,不過又是娛樂圈的日常操作罷了,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明星出事,對於品牌方來說有直接影響。

1、渣男人設被錘,粉絲直言不吃某代言品牌

去年四月份,羅志祥被曝光“私生活混亂”,人設崩塌。

一時間,羅志祥成了網絡人人喊打的渣男,網友們把這種憤怒的情緒轉嫁到品牌身上。

當時蒙牛旗下酸奶品牌純甄官宣羅志祥為代言人,時隔不到24小時。

網上有聲音說拒喝純甄,逼得蒙牛緊急撤下所有相關信息,羅志祥一度成為“史上最短代言人”。

後來在去年三月份公告中,針對這一系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評估為“本公司難以量化其對本集團2020年上半年度的影響”。

而另一位同樣也是因為道德問題翻車的鄭爽,也是用一己之力拉低Prada的股價。

更早的時候,體育明星林丹,同樣因為出軌門事件,讓奢侈品牌萬寶龍好不容易增長起來的中國市場,打回原形。

2、立場不堅定,品牌方措手不及

因為個人立場問題,香港歌手何韻詩,就給了品牌方蘭蔻一重擊,本來品牌方想為明星組織一場演唱藉以推廣香港市場。

不料,因為何韻詩一句不爭取的政治發言,導致蘭蔻損失慘重,並牽連歐萊雅集團損失了185億人民幣。

前不久,以性格耿直著稱的小S也因為政治原因,遭到一系列品牌方的解約。

其中就包括合作13年的清揚。

尤其是藝人陷入人設危機,其後續的代言將存在很大問題。

3、拿無知當天真,品牌方無辜躺槍

明星人設,恐怕是最不靠譜的東西。

曾經被吹學霸的翟天臨,因為“不懂知網為何物”,被網友扒皮。後續代言,更是一路掉光。

另外一位仝卓,更是“自曝狼人”,直言自己暗箱操作一番,才考上現在的大學。

嘴快一時爽,就是苦了後期工作人員。

因為仝卓參與錄製的綜藝,這些剪輯人員後續還得做大量工作來處理。

對於品牌方們來說,面對這些犯錯的藝人們,真的吸取到教訓了嗎?刀哥看來,還不夠。

3

流量藝人不是救命稻草

只能臨時解渴

過去要想拿下一個奢侈品代言,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顏值,還得有作品和國際影響力。

2009年,章子怡成為阿瑪尼第一個中國代言人,“國際章”的名號在那時極為吃得開。

2012年,路易威登選中范冰冰為其中國品牌大使。當時范冰冰憑藉《觀音山》,市場口碑反響很好。

直到2016年10月,Burberry宣布新晉藝人吳亦凡出任其品牌全新代言人後,銷量暴漲,2017年一季度集團亞太地區增速高達16% 。而增長渠道主要歸功於中國社交媒體的推動。

這才讓奢侈品們看到了流量藝人的帶貨能力。

加上選秀節目興起,粉絲“愛他就為他花錢”的心理,也讓品牌們把目光轉向有龐大粉絲群的流量明星。

但問題來了,品牌找代言人提升知名度無可厚非,可漸漸陷入了一個怪圈中。

那就是產品還沒做到極致,就開始靠代言人變現。

典型例子就是曾經的國民飲料天喔蜂蜜柚子茶。可能讀者有所不知,天喔國際又被稱為是“明星收割機”。

曾在三年時間內,分別啟用了張學友、李宇春、黃曉明、周冬雨、吳秀波、李敏鎬等幾位明星來代言旗下不同產品。

但對產品的研發,卻在推出在蜂蜜柚子茶之後,天喔國際再沒有推出一款成功的新品。

要知道天喔曾在2015年銷售額達50億元,一路高歌猛進,卻落到如今這般下場,實在是讓人惋惜。

比起集齊明星的粗曠式選擇,還有一類屬於品牌方完全沒上心。

在億歐網的報道中,提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曾找劉濤代言的化妝品老闆曾透露,自己在找她代言時根本不認識她,只是覺得名字耳熟,加上身邊管理層一些對其形象定位的介紹,代言也就這樣敲定了。

“八位數的代言,她一天就拍完了。”

此前,“娛樂資本論”在一篇十八線小城鎮的戶外廣告調查中,寫過一個細節,成為VIVO X23代言人的蔡徐坤,並不被許多購買手機的居民所熟知,人們進店購機時總是會問“這是哪位明星呀?”

而對於明星來說,被找上門邀請代言產品,也在檢驗明星的眼光和責任感。

比如前段時間馬伊琍代言的奶茶店,涉及犯罪,詐騙團伙捲款跑路,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

雖然致歉信發得及時,但網友們並不買賬,究其原因明星選擇代言,過於草率。

明星代言的翻車案例,這兩年已經從消費類項目走到了理財類。

尤其是那些爆雷的app,往往是投資者欲哭無淚,幾十萬全打水漂。

本來品牌與代言人之間的合作,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雙贏局面,最後卻變成兩敗俱傷,實在不應該。

結語:

有句話說得好,產品是1,營銷是0。

打好基礎的產品,才能在自己的水裡遊刃有餘,流量藝人的代言,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無須刻意去追求流量的帶貨能力,要知道任何命運饋贈與你的禮物,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再看看我們的國貨老乾媽,從來不請代言人,踏踏實實用心做自己產品,讓消費者為產品品質買單,也因為此才能屹立市場這麼多年。

現在明星翻車後,品牌也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聲明終止合作。

要說前期已經藉著代言人紅利賺了一波,所以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既然冒着風險選擇流量,就要擔得起流量反噬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