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此魏巍非彼魏巍,不喜勿入。
魏巍偏執下的雷言雷語
我從來不做飯,也不會做飯。但是我知道做飯特別簡單。比如做大盤雞,我一分鐘就能在網上搜到所有的食材。
表情亮了
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我要批評,做飯能有多難呢?
我在家什麼都不做,都給老婆去做,就是想讓她感覺到成就感,讓她感覺到離了她我活不下去。
這是演員魏巍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的言論,簡直令人窒息。他本人也因為這番言論受到群嘲而憤然離席。倪萍也說自己活到60歲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觀點。
這是國內一檔離婚綜藝《再見愛人》,邀請組邀請正在離婚的或已經離了婚的明星夫妻組成旅行團,再邀請幾位明星組成觀察團,觀察旅行團夫婦的生活,並以第三人的視角探討婚姻中的酸甜苦辣。
魏巍和妻子佟晨潔正在離婚的路上而被節目組邀請。
不會溝通急死人的妻子
所有人都在諷刺魏巍,但也有人認為任何問題都是夫妻兩個人的問題,當問題顯現,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外。魏巍固然存在問題(偏執和認知偏差),而妻子顯然沒有做好溝通交流。
節目中當一個女嘉賓問妻子,你需不需要這樣的感受?妻子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而是尷尬的笑起來。(快被她急死了)
她確實是出於好意,一方面想表達自己的委屈,一方面又不想場面太難看,但是她越是掩蓋這種難看,這個場面變得越來越難看,所以她不如直接了當的對魏巍說:我不喜歡這種感受,我不需要這種感受,我想要的是什麼。
表達一定要明確,態度不能含糊,要不然直男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想要做什麼。你從來沒有表達過對於魏巍不做飯這個事的態度和意見。或者說即便表達了,也特別委婉,讓對方感覺不到你明確的態度。而行為上你仍然是一日三餐,不讓對方插手,這些行為會更加讓對方覺得自己就是對的,長此以往,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就會成為兩個人越來越大的隔閡。
俗話說一粒沙子看起來根本就不大,但是他如果在你的鞋子里時間久了,就會把腳磨破。
為什麼生活中這樣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只有等到兩個人快要離婚了,而且上了這樣一台綜藝節目,拿到大庭廣眾之下,被別人指出來才認識到問題的存在?而夫妻雙方自己在平時中卻看不出這樣的問題呢?
不妨假設一下正確溝通的場景
妻子想讓魏巍來做飯,明確的表示:親愛的,你來做個飯好不好?我想吃你做的什麼什麼。
然後魏巍根據他的思考方式就會說:我不想做,我不會做呀。
妻子問:為什麼你不做呀?不會做可以學的嘛。
魏巍:因為我要依靠你,讓你有被依靠的感覺,讓你有成就感。
妻子:可是我也想要依靠的感覺,我不喜歡被依靠的感覺。我喜歡在生活中兩個人共同面對一些事情,有一些事情兩個人一起做才更有樂趣。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全交給我,這樣的話,我會感覺你心裡不成熟,幼稚,而且繁重的工作也會導致我會變得煩躁,對我們的關係也不好。我知道你做飯不好,不管好吃不好吃,我更在乎的是兩個人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感覺,共同經歷這個事本身才會更有意義。有你的陪伴,我才覺得更幸福。不是你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你。親愛的。
所以跟我一塊做飯好嗎?這樣我才會覺得特別幸福。
我想接下來魏巍大概率不會有太多的拒絕了。
如果魏巍仍然拒絕,那總要給出一個理由。溝通就要針對對方給出的理由展開,直到讓兩個人的認識一致,然後讓兩個人的行為上保持一致。
溝通的模板,學會溝通
溝通=描述問題+詢問+表達+好態度
描述問題是確定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情緒多於理性,只是感覺這個事讓自己不舒服,但是卻說不上是什麼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所以這就需要進行描述,通過客觀的描述,可以讓理性思維活躍起來。
溝通的時候描述發現的問題和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這個問題對你造成的影響,同時也喚起對方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意識。
詢問就是傾聽對方的想法。問哪些問題呢?你為什麼這麼做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圍繞着相關的問題進行詢問來探尋對方的想法以及態度。
表達是表達對事情的看法,問題產生的後果,自己的建議及理由。
態度是溝通的一個氛圍,更是一種策略。決定着溝通的走向,良好的態度能起到好的溝通效果,而惡劣的態度大概率的結果是吵架,而不是解決問題。
有的時候溝通也不能立桿見效,有的問題是需要長期不斷地磨合。當一個問題無法正常解決的時候,上面的公式要重複進行幾次:描述問題,詢問,表達。問題沒有解決,再次描述問題,詢問,表達。
只要是問題得不到解決,就要不停的詢問為什麼,一定要探究對方的真實內心想法,直到雙方一起為此問題共同探索出一個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傷心和憤怒,但切忌不能有指責和辱罵,更不要上升到對方的父母,家人,朋友。傷心和憤怒的情緒可以讓對方知道我生氣了,我很憤怒,這樣做我真的不喜歡,如果你一定要堅持下去,這件事情會導致我們兩個關係變得惡化,一定要讓對方知道事情的嚴重。
但是指責辱罵,甚至上升到對方的家人,那就不是解決問題了,只能讓問題更加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