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吸血鬼”電影, 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希望自己的形象能表現角色心理與身體上的飢餓感”,傑克·吉倫哈爾為自己瘦削的面容解釋道。確實,片中的”吸血鬼”離不開他的20磅。

美國的資本主義創造了美國夢的機會,也讓美國國旗上的紅變得更加鮮艷。

《夜行者》從頭至尾充斥着美國的資本主義特徵,更瀰漫著人性中嗜血的慾望氣息。

盧·布魯姆,一個社會的底層人物,但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對任何事情保持敏銳,因為機會總是稍縱即逝,而敏銳讓他把握住了機會,發現了電視媒體背後的商機,快速的學習能力讓他在短時間內便上道了,無師自通可能是對於他而言最好的形容詞。

而當第一次通過鮮血獲取到利益的時候,他明白任何事物都不如這貨幣來的實在。於是盧過上了晝伏夜出的吸血生活,他自導自演出一個個頭條新聞,也自導自演出自己的人生。

【血腥、刺激、危險!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刀口舔血才是傳媒的本質。】

網上的一篇亮評說到刀口舔血才是媒體的本質,其意實在太過狹窄,如若電影只是為了揭露媒體的本質,它無疑是失敗的。

片中的盧站在美國燈紅酒綠的夜景背景前,五顏六色無形地襯出他的輪廓,這隻晝伏夜出的吸血鬼知道當燈光熄滅,這片黑暗下,藏有多少不被人發現的利益。

導演沒有用演員的表演去表現一個故事,他用一個鮮血淋漓的故事講述一個人,一個現象,一個社會。

每每自己絞盡腦汁仍無法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故事時,再看到這部電影時,也就理解為何人家可以成功了。

當你看過這部電影,仔細思慮一番,不難發現片中三人:盧、里克、尼娜之間微的關係。

可能很多人對我所說的電影中所體現的美國資本主義一頭霧水,那麼這三個人的關係讓人很好的理解於此:盧在發展自己的新聞事業之初便明白一個磚頭蓋不成一座房的中國傳統道理,就僱傭了里克,作為他的助理,簡而言之就是他的打工仔。

而如此一來兩人的僱傭關係便使他們產生對立,而利益至上的資產階級自然忘不了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壓榨。

這個剛剛高中畢業,居無定所的學生里克也不斷地表示自己的不滿,直至影片高潮,觸碰到盧的底線,那也只能付出血的代價。古往今來,所有革命失敗的無產階級的下場只有一個。

而盧在尼娜面前也只是她的一個僱傭者而已,但不同的是盧通過自己的敏銳與能力提高自己對於資本家的價值,從而獲得了談判的資本。

至於里克顯然沒有清楚的認識的自己是否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跟隨盧學會了談判的能力,但他不明白談判是需要資本的。

影片中間那場兩人在餐桌上對峙的戲便是盧價值的體現,無可替代的價值,也是尼娜這一偽資本家的妥協。

尼娜的痛處被盧一擊命中,儘管是人前風光的電視台部門主任,但究其本源,她也是這資本社會下不那麼重要的一環,她也面臨著被解僱的風險,沒有盧用別人鮮血換來的頭條新聞,她也沒有資格在導播台前大刀闊斧指揮眾人。

說透了,利益才是他們所需要的,是社會所需求的。沾滿鮮血的錢也是流通的貨幣,資本主義下的吸血鬼才不會介意血腥味。

那麼,這部“吸血鬼”電影,你還敢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