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年輕女子》: 活出自己, 才能擁有自由

電影《年輕女子》在2017年5月參加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獲得最佳長片處女作獎,

導演是法國的蕾歐諾·瑟哈伊 。

《年輕女子》除了"Jeune femme"(年輕的女人)的法文片名外,

還有一個片名是"Montparnasse Bienvenüe",

意即蒙帕納斯的一個地鐵站。

蒙帕納斯Montparnasse,

是二十世紀初法國藝術家聚集的地點,

他們多數過着波西米亞式生活,

藝術家們的互助社會。

波希米亞式生活方式是一個文化術語,是流浪、自由的代名詞。

赫本的自由發揮成了經典

我很喜歡1957年的電影《甜姐兒》,

尤其是奧黛麗·赫本的表演,

喜怒哀樂的各種表情便足夠讓人隨之起伏,

甚至動人到電影落幕後覺得令人動心,

並會對古典好萊塢電影產生熱愛,

進而忽略了電影的呆板印象,

讓人完全崇拜電影中明星那神話般的魅力,

而赫本的臉成為甜姐兒、電影世界、好萊塢的經典標記。

《甜姐兒》中有一段描述波西米亞生活的有趣片段,

弗雷德·阿斯泰爾飾演的攝影師走入酒吧,

馬上有位女子主動對他說:“吉吉(Gigi)想要跳舞。”

他問:“誰是吉吉?”

女子說:“我是吉吉。”

“以後有空吧,我只是經過酒吧來接送夫人跟小孩的。”

還有另一段,

正當弗雷德找到奧黛麗·赫本飾演的書店員的時候,

她正在跟一群法國人討論形而上學,

一位女子咪咪(Mimi)跑到弗雷德身旁,

邀請他一起跳舞,

但他拒絕了她。

奧黛麗·赫本說:“拒絕跟咪咪跳舞是非常無禮的行為。”

弗雷德說:“我來自一個‘男人邀請女孩’的地方。”

“你絕對來自石器時代,我們在這裡的思考很自由自在。假如一位女孩想要跟男人跳舞,就直接問他。我們並沒有被守舊過時的社會傳統制約。”

“我可以理解。但你有邀請男人跟你跳舞嗎?”他微微挑釁地反問。

赫本看了激怒她的攝影師一眼,

帶着一絲小脾氣回應攝影師。

“該是時候讓你了解,跳舞只是一種形式的表達或解放。關於跳舞,根本不需要正式或淘氣的解釋。事實上是,我現在非常想要表達自己,而且我絕對能!”

然後,赫本開始用自我解放的方式去跳舞,

而且是帶着前衛、可愛和俏皮的方式。

赫本這一段不受束縛、自由發揮的跳舞, 成了《甜姐兒》的經典表演之一。

如果女主角活成‘淑女’,還有活潑、可愛的個性嗎?

文森特·明柰利有一部歌舞電影,

片名就叫做《金粉世界》(Gigi, 1958),

改編自法國小說家Colette的同名小說《Gigi》(1948),

而赫本為了拍《甜姐兒》而沒接拍《Gigi》,

雖然只是純屬巧合,

但我想“Gigi”之名大概只是很常見的昵稱,

如Cricri、Gigi、Kiki、Lili、Mimi等等。

《金粉世界》是一部‘超’有產階級的愛情故事。

女主角萊斯利·卡倫飾演一個從未有過愛情、

尚未打入成人世界、

個性粗枝大葉的女孩Gigi,

而她被奶奶跟姨母不停教育成一位‘淑女’。

而路易斯·喬丹飾演的男主角加斯東則是一位資產豐厚的花花公子,

他一直認為社交世界都很無趣,

在結束一段感情後,

正巧從女孩Gigi身上找到活力,

他們內心百感交集,

既承認相愛着彼此,

又無法面對旁人的眼光和耳語而焦慮,

因為男主角是派對動物、花花公子。

而Gigi最後成了一位上流社會的美嬌娘,

典型的好萊塢女神。

我現在來看這其實有點無趣、過於花俏。

但電影的前半段,

女主角的活潑、可愛確實是電影最好的部分,

剩下的都是陳舊庸俗。

可是如果女主角Gigi被教育成了一位‘淑女’,那麼她還能有活潑、可愛的個性嗎?

很多電影講述的自由大都圍繞在‘男性’身上

文森特·明柰利的另一部電影《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角色設定

跟亨利·穆傑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雷同。

在亨利·穆傑的這部本小說中,

也有一位男主角的女友叫做‘咪咪’(Mimi)。

而且我很喜歡阿基·考里斯馬基編導的電影版本《波西米亞生活》。

‘波西米亞人’是指一群富有創作理念的藝術分子,

但他們時常跟有錢的人借錢、借房子、借食物等等,

他們互相幫助彼此的窮困,

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

擁有豐富的自由。

在《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或電影《波西米亞生活》及續集《勒阿弗爾》,

故事大致上是這樣的:

一群自稱是‘藝術家’的人,

有作家、鋼琴師、畫家,

他們因緣際會在一間小公寓見面,

但三個人都很窮,

他們都有志通過自己的藝術品來賺錢並獲得名聲,

而且最後他們竟也夢想成真了。

藝術家們都有女友,

她們有時可以陪男友過窮日子,

但受不了貧窮就會自己離開,

到有錢人家那裡去享受,

男女雙方大多數過着分分合合、有時快樂有時悲傷的日子。

但以上的故事都圍繞在“男性藝術家”身上,

對女性的塑造就如同可有可無的附屬品,

相對於住在小公寓的男藝術家們,

女友反而是居無定所。

《年輕女子》講的是女性,但只是附屬品

而電影《年輕女子》講述的是女性的故事,

其中,利蒂希亞·多施完美地詮釋一位現代版的波西米亞人寶拉,

她的演技和表演會讓人因為笑點或是動人之處而落淚,

尤其給予孤獨的人以極大的正能量。

寶拉的男友是攝影師,

也許起初認識他時,寶拉還是二十歲的學生,

男友欣賞她的美貌與年輕,拍照做藝術品,

並且照顧她、愛護她,就好像是在收養她。

寶拉跟他談戀愛時,他還沒有名氣,

但寶拉三十歲後,如同電影裡頭那樣,攝影師成名了,

有了節目採訪、地鐵上有了他的攝影展覽廣告,

但這個男友攝影師卻放棄了寶拉,

拍照的對象不再是寶拉,

而寶拉就像那隻母貓一樣,

被丟在外頭,開始流浪,居無定所。

寶拉時常帶着那隻不屬於她的家貓,

就如同將內在的欲求與情感寄托在這隻貓身上,

想要跟這隻貓一樣,

有人愛她、找她,

有人會負責她、給她住所。

電影中的寶拉只是男友的附屬品,根本活得不像自己,也不可能有自由;一旦被拋棄(自由了),就會像貓一樣居無定所。

電影中,女人時常被(男性)賦予貓或貓科動物的形象

女人時常被(男性)賦予貓或貓科動物的形象。

法國作家埃德加·莫蘭的著作《電影明星們》中

提到碧姬·芭鐸的臉上略帶幾分貓的神情,

既是性感,也是孩子氣,

多數人也視她為‘性感小野貓’的代表。

而其他的,

比如葛麗泰·嘉寶則被形容為好萊塢的獅身女神。

在許多電影中,

時常將‘豹紋’大衣披在權貴的女性身上,

表現她們的強勢和性感。

羅蘭·巴特在其書《神話學》中有篇文章寫‘嘉寶的臉蛋’中,

提到‘女人是小貓’,

書中也寫到奧黛麗·赫本的臉蛋。

1942年有部電影叫《豹族》,

由法國籍導演雅克·圖爾尼爾執導,

或是1982年保羅·施拉德導演的電影《豹妹》,

由德國女神娜塔莎·金斯基主演。

《豹族》通過一段婚姻的成敗,

呈現男女之別,

特別是片中女人的迷信、忌妒與敏感,

把來自外國的女主角(西蒙娜·西蒙飾)形象結合成一隻‘黑豹’,

關在動物園的黑豹也顯示着禁忌、被限制的靈魂;

而電影《豹妹》的整體很糟糕,

但它有人獸一體的怪異魅力,

尤其電影配以大量的吉奧吉.莫羅德的電子音樂,

還讓娜塔莎·金斯的正面一絲不掛給呈現出來,

這部邪典電影到底是貓人之戀,

還是人貓殘殺記呢?

整片看下來還挺有風趣的。

《豹族》和《豹妹》都集危險、慾望、性感、異國於女人一身,

不是讓男人卻步就是沉淪,

又或是探究所謂性愛的喚醒、異國迷思的破除,

但《豹族》比《豹妹》好得太多了。

女主角皆來自外國,

西蒙娜·西蒙來自法國,

娜塔莎·金斯基來自德國。

我非常喜歡大衛·鮑威唱的《豹妹》主題歌《Putting Out Fire》,

在昆汀·塔倫蒂諾的《無恥混蛋》中,

梅拉尼·羅蘭飾演一位逃離納粹屠殺的猶太小孩;

因緣際會中被一位年輕的納粹狙擊手愛上,

並被指定成為播放納粹愛國電影的播映員;

她藉此燒了電影院,

報了弒親之仇。

而這首歌配上梅拉尼·羅蘭一身紅裝,

在窗邊的凝視之景,

迷人、性感、充滿血債血償的渴求,

成為我心中歷久彌新的經典。

同樣的,相對於男性而言,

《豹妹》涉及‘女性’的成分較大,

她們集危險、慾望、性感、異國、金髮、尊爵於一身,

讓男人慾火焚身,

體溫愈來愈高,

如同準備變形的過程,

而如果只是拿着汽油火上加油,

只會愈燒愈旺,一發不可收拾。

但《年輕女子》的主題曲卻是Carte Contact的《Like a Dog》,

內容唱着一種‘要人接招’的精神,

就如同一隻大狗跑向主人討拍的樣子。

這貓和狗這兩種動物,

是完全不同的個性。

如果親近人的是狗狗,

一般會往人身上撲過去,

你的雙手就會握住它的前肢,

想跟你做朋友;

如果親近人的是貓咪,

一般會在你身上用肉肉的側腹磨蹭許久,

宛如誘惑你要安慰它。

這裡很明顯可以看出

我對兩種親近人類的動物觀察與用語,

你會比較喜歡哪一方?

或是換一種種問法:

你會怕哪一方?

貓的法文‘chat’,是柔媚、溫順的。

狗的法文‘chien’,通常是用來罵人的,而且有依附人的意思。

在貓的形象下,不管是用來形容外貌,還是形容它的個性,通常這個眼光是來自‘男性’身上。

只有活出自己,才能擁有自由

電影中的寶拉不像貓系女子,

她的個性粗魯、大大咧咧、口無遮攔,

向來無禮或是活潑過頭,

就如同開場撞破頭的樣子,

或是在外頭大吼大叫要求男友開門,

而換來的是被人吼“住口”;

她性感嗎?

在旅館時,

老闆進門只看見全裸的她,

身上還有沒衝掉的泡沫,

卻只見一個裸女躺在床上看電視吃吐司,

說著貓咪罐頭的冷笑話;

對着女同志裸露上身,表現謝意。

這些在別人的眼裡只是一時瘋癲的表現。

1.嚮往別人,自己就會活得一塌糊塗

寶拉嚮往的是一種優雅、標緻、高貴的氣質,

她羨慕着有薪水有理想的母親

或是姿態舉止輕柔優雅的女醫生,

在她眼中的美好人物都是她所渴望的,

而她自己卻活得一塌糊塗。

2. 扼殺了自己的個性,只會受到別人的輕蔑

利蒂希亞·多施的眼睛就是雙色瞳,

基因的獨特並非只在眼瞳的色彩,

而是全身擁有的獨特,

心臟的韻律,

血液的灌輸,

呼吸的調性,

口吻的緩衝,

都是獨一無二。

寶拉卻把自己所擁有獨特的個性給扼殺了,

而去模仿艾米·懷恩豪斯,

別人會對她蹩腳的戲仿露出一笑,

而自己卻只見到別人的輕蔑。

放手,才能擁有世界。

對於舊愛,不要也罷。

緊緊地抓着,結果什麼也沒抓住。

3.只有活得像自己,才能擁有自由

模仿別人,只會讓自己受到束縛。

而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寶拉的冷漠,

關起了窗,整理了家當,

我想才是真正自由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