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原來2015-2016年那麼重要!

文| 石齊平

新中國在進入了新21世紀之後,出現了兩個“100年目標”,一是2021年的中共建黨100周年,一是20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周年。

第一個100年目標要具體體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上;第二個,則是要讓國家發展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水平。這兩個綜合起來,其實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概念與願景。

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2012年甫一上任就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最偉大的夢想”,並說,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個目標,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有更大的實力與信心去實現這個目標。

看似一個比較抽象,而且是一個說近不近的中、長期目標,如何判斷它可否實現,以及是否正在接近這個目標之中?從2015到2016,就出現了相當豐富的蛛絲馬跡,讓我們有理由、有信心產生比較樂觀的感覺——因而,2015與2016,或將是“大歷史”中的關鍵之年。

先作一個盤點,盤點2015,再作一些前瞻,前瞻2016。

盤點,從兩個角度看,一是內,二是外。先看內。內,有一個主旋律,即全面深化改革,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

——“十三五”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經濟改革確立了“供給側改革”的新方向;

——繼續全力反腐,並落實從嚴治黨;

——大魄力展開軍隊及國防改革等。

合起來看,就是全面(經濟、社會、政治、軍事)進行深化改革,為國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足必要的鋪墊。

再看外,也有一個主旋律,就是一帶一路,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

——創建亞投行,廣邀六十餘國共同參與;

——積極推動輸出高鐵、鐵公路及港口等基礎建設;

——南海島礁吹填工程建設;

——與非洲國家吉布提及納米比亞合作,分別在紅海及東大西洋興建補給基地;

——人民幣被納入IMF的SDR貨幣籃子,被正式賦予了國際儲備貨幣的身份等。

合起來看,就是為21世紀的海上及陸上絲綢之路的全面推展作一切必要的鋪墊。

這些行動與現象與“偉大復興”如何關聯?

這就要先了解中國與世界在過徑3000年歷史長河中的關係了:

(1)在過去3000年歷史中,論GDP,除最近在1978年之前的一百多年,中國從來就是全球第一;

(2)中國與所有交往國家的關係,秉持的都是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所說的“天下主義”,體現在中國與周邊鄰國的互動上即是所謂的“朝貢關係”是大國與小國之間的保護與被保護關係,本質上是兩廂情願的、和平的、及施惠者與受惠者的關係;至於與非周邊的其他國家的互動上,則是長達一、兩千年歷史的陸上絲綢之路及長達數百年歷史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兩條絲路就建構起了當時“世界”所有地區(主要是亞、非、歐三洲)以中國為中心的經貿文化體系,大體上都是互惠與繁榮的;

(3)為了保持海上絲路的安全暢通,中國有一支人類歷史上最早及最強大的遠洋艦隊,從中國沿海出發,經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抵達非洲,並深入紅海;

(4)又為了貿易需要,中國曆朝(唐代鑄幣、宋代交子,及清代山西票號的銀票)貨幣均階段性地及局部性地在當時的一帶一路中流通使用;

(5)當然,在陸、海絲路上交換的遠遠不只是商品、資源、種子,也同樣存在着文化與宗教的交流。相對於當下西方國家之間的“文明的衝突”,歷史上以中國為核心的海、陸絲綢之路存在的多是“文明的融合”。

於是,可以作一個古今對照了:

——中國GDP在全球排名,從1978年的第15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第二位,遲早在2049之前將取代美國,重返第一;

——新世紀的一帶一路,又在展開之中;

——新世紀的一帶一路上,也將大量出現中國的基礎建設與貨幣,當然也將有中國強大的遠洋艦隊來保障沿途的安全與順暢。

從2015到2016(2015年元月,亞投行正式運作;10月人民幣正式納入SDR;非洲吉布提港口動工……),明顯地,中國正在“重返世界”之中,中國也正在接近“偉大復興”目標之中。2015到2016,也因而是具有大歷史意義的關鍵時刻。

《石評大財經》

主 持 人:石齊平

播出平台:鳳凰衛視中文台

首播時間:周四19:20

重播時間:周五06:25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