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致敬經典 用影像喚醒對歷史烽煙的記憶

原標題:用影像喚醒對歷史烽煙的記憶



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不僅是活在人們心中的一段歷史,也是復現於電影的時代符號。《上甘嶺》(1956)、《英雄兒女》(1964)、《激戰無名川》(1975)等影片,再現了那個充滿熱血、勇氣和犧牲精神的英雄年代。這些作品不僅在歌頌無畏與團結,亦在告慰那個時代中的每一個來者,銘記那一代的英雄人民。


例如,《上甘嶺》塑造了連長、指導員、衛生員、普通士兵、炊事員等各個崗位的志願軍戰士群像;《英雄兒女》以兩代軍人前赴後繼的戰鬥經歷,彰顯出中華民族英雄氣質的當代傳承;《激戰無名川》以志願軍鐵道兵與朝鮮平民協同作戰的英勇故事,謳歌軍民一心的團結精神。從《上甘嶺》《英雄兒女》到《激戰無名川》,朝鮮戰場上的英雄故事是老一輩人難忘的影像記憶。


70年後,穿越無數烽火硝煙的中華民族,在緬懷英雄的同時,也在開闢着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與光榮。影片《金剛川》在時間短、強度大的創作環境中,以精細的戰爭場面描寫、深入的戰爭價值分析和巧妙的敘事結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電影《金剛川》的故事,取材於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夏季反擊戰的一個小型戰役:金剛川岩里橋反絞殺戰。此前,相關影片中較具影響力的《奇襲白虎團》(1972),講述了抗美援朝最後階段一次緊張激烈的奇襲戰役。相較之下,《金剛川》所選取的故事題材更加冷門——岩里橋戰役並沒有轟轟烈烈的正面廝殺,或短兵相接的慘烈肉搏,而只是志願軍在行軍途中常見的一場反絞殺戰鬥,戰場較為狹小,兩軍之間甚至少有近戰衝突。大多數時間裡,戰役的焦點都集中在造橋與炸橋的比拼。誠然,這場反絞殺戰與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歷次大型戰役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正是這樣一場局部戰役,更能凸顯抗美援朝戰爭的常態。也正是在這樣一場戰爭中,我們得以以一種更為平民化的視角,探討“犧牲”一詞的豐富含義,進而一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意義所在。


影片展現的金剛橋戰役中,敵我雙方在火力上的差距顯而易見:在志願軍戰士保衛木橋時,美軍具備絕對的空中優勢和裝備優勢。美軍通過戰機不斷進行偵查、騷擾、轟炸以及近地作戰,配合遠程火炮的恐怖火力,對志願軍進行高強度的炮火打擊。而志願軍只能藉由少量防空炮,以及“喀秋莎”火箭炮的遠程支援,頑強地抵禦美軍遠程火炮、延時炸彈、機炮以及燃燒彈的輪番打擊。金剛川上漂浮的屍骨、山谷中矗立的火炮,以及那座永遠炸不斷的木橋在時刻提醒着銀幕前的生者: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隨處可見如影片中張飛、關磊一般的英雄人物。



影片採取大量的中近景、特寫鏡頭和主觀鏡頭,近距離觀察雙方士兵在戰役中經歷的心理轉變。通過劉浩、張飛、關磊以及美國飛行員希爾的望遠鏡,從四個不同的角度,觀察不同立場中的人物在戰爭中的情感衝突、人生選擇。影片在展現高炮排長張飛、步兵班長劉浩等中國戰士自我犧牲過程的同時,也細緻地刻畫了一個美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逐步異化、癲狂直至毀滅的歷程。


影片通過對士兵的近距離展現,逐步挖掘出在這場敵我均傷亡慘重的戰爭中,交戰雙方對於“犧牲”含義的不同理解。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犧牲”是一個異常複雜的詞彙。它可以是一種消耗品,如同一個美國大兵的牛仔帽一般隨風飄落;也可以是一個動詞,是一個肢體殘缺的志願軍戰士正在點起火把,是一個驕傲的士兵扣動信號槍的扳機,是一群可愛的人在水中扛起了木頭。


儘管由於創作時間和題材所限,《金剛川》在剪輯手法、場景展現和故事細節等部分疏於打磨,但製作團隊還是在克服重重困難後,以真實而悲壯的鏡頭描摹,在一座飽經摧殘的木橋上展現了一個民族在炮火中奮進的壯麗史詩。在平民化的視角背後,影片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抗美援朝影片在主題上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共振,即:當烽煙四起,一個不屈的民族總是屹立於洶湧的浪濤之中;待硝煙散去,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也將如血色的朝陽般崛起。


在70年的時光流轉中,那一段壯烈的歷史似乎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背影。但歷史中的血淚與風霜、驕傲與輝煌,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刻痕。歷史的煙塵遠去,如今的我們也擁有了屬於這個時代的自信與榮光——《金剛川》中常見對《上甘嶺》《英雄兒女》《激戰無名川》等經典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的致敬,也不乏來自《狂怒》(2014)、《敦刻爾克》(2017)等近年來國外優秀戰爭影片的影響。以中國的文化觀念,平等、真誠地擁抱世界,是《金剛川》在這個時代彰顯出的創作理念,也是我們在面對未來時應保持的積極態度。(作者:於歌子,系深圳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表演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