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老一輩美女才叫真的有辨識度

娛樂圈美女如雲,各色各樣皆有。但放眼如今娛樂圈,卻有太多的整容臉,或辨識度不高。遙想當年的娛樂圈,那才是真的絕色美女一籮筐。

甄珍(1948年7月17日出生)1966年的古裝片《天之驕女》是甄珍主演的第一部影片。1971年主演的《緹縈》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她自1973年起主演了《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等多部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影片。在其中扮演氣質嫻靜的少女,受到台、港及東南亞觀眾的歡迎,成為1970年代前期的文藝片首席女星。1978年隨導演劉家昌赴美髮展並結婚,之後便極少演出。

徐來(1909-1973)據說她是中國最早拍浴照的女星,可謂有料有勇更有愛啊。她出身小康,但家道中落,一度潦倒,曾經去蛋廠做過女工。1927年,考入黎錦暉主辦的中華歌舞專修學校,畢業後加入明月歌舞團,並與黎錦暉結婚。徐來長得很標緻,有“東方標準美人”的綽號。明星影片公司負責人之一周劍雲看中了她,1933年聘請她加入“明星”。1933年,她主演了無聲片《殘春》,因此片一舉成名。1935年,阮玲玉的自殺對徐來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後,便息影。此後,經杜月笙介紹,結識唐生明,與黎離婚。此後她與丈夫唐明生一直住在上海。四十年代末,全家遷居香港。1956年底,回北京定居。

林青霞,台灣著名電影演員,是七十年代後期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曾被譽為東南亞第一美女,亦是當時華語影壇的玉女掌門人。拍過一百多部電影,角色從青春玉女演到女俠,並且憑藉《滾滾紅塵》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八百壯士》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1992年以《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再攀事業高峰。成為了橫跨文藝與武俠兩種不同風格的電影演員,也是走紅時間最長、幾乎從未被時代潮流給吞沒的傳奇之一。她曾經被譽為東南亞第一美女,麗質天成,堪稱絕色,帶着仙氣象女神。她曾經拍過一百多部電影,從青春玉女演到英氣女俠,個個形象都成為經典。她曾經是眾望所歸的金馬獎影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胡蝶(1908—1989)上世紀上海灘電影皇后,她的表演生涯一直從20年代末延續到60年代。原名胡瑞華,乳名胡寶娟。原籍廣東鶴山,生於上海。幼年跟隨在京奉鐵路任總稽查的父親遷居天津、營口、北京等地。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華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結業後參加無聲片《戰功》的拍攝。後相繼在友聯、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鐵扇公主》等二十餘部古裝片。一度經商,並曾主演《明月幾時圓》等影片。後被戴笠軟禁,戴笠死後才得以脫身。

余安安,16歲那年進入影視圈。她主演的電視劇有《大地恩情》、《陳真》、《天蠶變》、《彩雲深處》、《書劍恩仇錄》、《武俠帝女花》等。她那中西合壁的外型,自然、婉約的表演特色。無論是演古今人物,都十分搶眼惹人矚目,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當家花旦。她的曾祖父是英國人,讓她一出生就是一個漂亮的洋娃娃,十四歲亭亭玉認識英俊的少年爾冬陞,十七歲演香香公主,未滿二十歲已是麗的當家花旦。居然還是周潤發的前妻。

陳思思(1938-2007)長城三公主之三公主。193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後與家人遷往香港。1954年加入長城影業公司,1955年拍攝電影處女作《鳳鳴》,成名作是1957年拍攝的《紅燈籠》。後來相繼主演《魔影》、《金美人》、《香噴噴小姐》等片。陳思思在《雲海玉弓緣》中飾演俠女厲勝男,在《三笑》中傳神地飾演了秋香一角,獲得觀眾的喜愛,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明星,並與夏夢、石慧封為長城影業公司的“三公主”。陳思思總是那樣美得讓人沉醉。古典、高雅、俏麗、可愛、洋氣,裊裊婷婷,尤其是她那雙迷人的大眼睛。可惜,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位絕代佳人了。

胡茵夢(1953年4月21日)曾出演《我是一片雲》,《人在天涯》的胡茵夢是台灣六七十年代活躍於文藝界出名的大美女。  當年,台灣的知名電影明星,台灣文人李敖的前妻。20歲主演《雲深不知處》,從此展開長達15年的演藝生涯。演出過《梅花》、《海灘上的一天》、《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等四十餘部電影。35歲之後,完全停止演藝工作。曾憑藉電影《人在天涯》獲得第1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憑藉《第二道彩虹》獲得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

尤敏(1935-1996)尤敏替邵氏拍了二十多部電影,並因其清麗脫俗的氣質,贏得影壇“玉女”稱號。1954年,她與趙雷合演的《人鬼戀》在「東南亞電影節」中獲「最美的電影」獎項。1958年7月,尤敏轉投「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玉女私情》在1959年吉隆坡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榮獲最佳女主角獎。1960年,尤敏憑着在《家有喜事》的演出,蟬聯在東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的寶座。1961年,「電懋」鑒於尤敏在亞洲的號召力,與日本「東寶」公司聯合攝製彩色影片《香港之夜》,讓尤敏出任女主角,此片東京戲院上映時,打破了當地同期上映的所有中外票房紀錄,歷時三個月而盛況不衰,尤敏因此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外國女明星,甚至獲日本新聞界封為「香港之珍珠」。 1962年10月,尤敏在《星星月亮太陽》(徐速原着)的演出,贏得台灣第一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榮銜。1964年4月,尤敏拍罷影片《深宮怨》後,與港澳富商高福球先生在倫敦結婚,宣布退出影壇。

夏夢,據說是金庸夢中情人,很多金庸小說中的完美女主角都是夏夢的化身。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及製片人。是50-60年代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首席女演員,香港公認西施演員,也是香港左翼電影的代表人物。外形艷而不媚,貞靜平和,嫻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香港公認的西施。金庸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李翰祥也說:“夏夢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氣質不凡,令人沉醉。夏夢擅演擅唱,不論時裝、古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是國語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在老一輩的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唯一一位可與奧黛麗.赫本(港譯柯德利.夏萍)相媲美的女明星。

阮玲玉(1910——1935)1926年,為自立謀生,奉養母親,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處女作《掛名夫妻》,從此踏入影壇。之後,相繼在“明星”、“大中華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1930年進聯華影業公司,主演該公司創業作《故都春夢》,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阮玲玉的表演才華橫溢,光芒四射,達到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廣大觀眾由衷的傾慕。阮玲玉是真正為無聲電影而生的人,她是這個“默片時代”的女王,只用肢體和眼神就為我們傳遞了窒息的風情。然而紅顏終歸薄命,這位站在中國女演員演技巔峰的女星,卻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後,結束了自己精彩而又無奈的一生。

汪玲(出生於1945年)出生於1945年,曾就讀於天主教學校,後加入南國實驗劇團,1964年畢業,後赴台加入國聯成為基本演員。1964年底保送入日本東京藝術專科學校深造半年,1965年回來後主演《免絲華》等片。國聯後在台港拍片,後息影。主要作品《幾度夕陽紅》1966、《少婦寶典》1968、《愛你恨你》1975等。

葉楓(出生於1937年)葉楓幾經挫折方能得償心愿投身電影,1957年正式從影,加入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為基本演員,葉楓身材高大,外表冷艷,輪廓分明,故此多數飾演個性獨立、爽朗不羈的角色,其中以《四千金》的二姊和《星星月亮太陽》的亞南最為觀眾熟悉。其後演出過《桃花運》(1959)、《歌迷小姐》(1959)、《空中小姐》(1959)、《蘭閨風雲》(1959)、《長腿姐姐》(1960)( 與林翠合作)、《睡美人》(1960)、《星星月亮太陽》(徐速原着)(1961)、《桃李爭春》(1962)、《山歌戀》(1964)、《一曲難忘》(1964)等着名電影。

陳燕燕(1916.1.12-1999.5.7)1930年,“聯華”公司在北京拍攝《故都春夢》時,她經常去看拍外景,遇到了蔡楚生。由於她酷愛電影,於是主動向蔡楚生自我推薦,他們認為她形象好,有培養前途,於是讓她在片中客串了一個不重要的角色,從此她步入影壇。 1932年她因主演了蔡楚生導演的《南國之春》一片一舉成名。此時,她的表演受到了電影界內外的一致好評,也開始了她創作的豐收期。1949年她移居香港,與王豪創辦了海燕影片公司,繼續從事表演事業。在香港、台灣兩地拍片,多飾演中老年角色。1981年她赴台灣加入了中國電視公司,成為該公司基本演員。1988年在北京等地公映了台灣電視連續劇《昨夜星辰》,她在劇中飾演的一個慈母形象,受到大陸觀眾的好評。

陳玉梅(1910-1985)1926年出演處女作《唐伯虎點秋香》,素有“老闆娘”之稱。代表作有《唐伯虎點秋香》、《夜光珠》、《大學皇后》、《生機》等。1933年,《電聲日報》舉辦了“中國十大男女明星”評選,以得票的多少排序——胡蝶、阮玲玉、金焰、陳燕燕、王人美、高占非、黎灼灼、陳玉梅、鄭君里、黎莉莉。陳玉梅名列第八。 陳玉梅到香港之後,即告別銀幕,安心相夫教子。以後,她除了在邵氏的《丹鳳朝陽》、《水晶心》等幾部電影中擔任過配音以外,在香港一直低調生活,人們就很少關注她。

周璇(1920.8.1-1957.9.22)一代歌后,她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1931年 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後入新華歌舞社。周璇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兩棲明星,1934年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第二(白虹、周璇、汪曼傑名列三甲)。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 金嗓子”,那年她才14歲。其後,拍有多部影片,代表作有《馬路天使》、《漁家女》、《紅樓夢》、《憶江南》等。

葉秋心(1913-1984)在武漢的電影史上,最早的影星。1913年生,少年時曾就讀於漢口聖羅以女中。因她愛好電影,又長得文靜秀麗,身材窈窕,被當時漢口的武漢影片公司看中,應邀在該公司拍過一部《什剎海》的片子。葉秋心於1932年離開武漢到上海,經影界前輩邵醉翁介紹,進 “天一影片公司” 正式從影,與着名影星胡蝶、馬陋芬合演《孽海雙鴛》,一炮打響。在《春宵曲》中她飾演一位舞女張珊珊,因演得惟妙惟肖,觀之者眾,使葉秋心聲名大振。1934年,她因主演了《百花洲》而進人當年《良友》電影雜誌評選的全國八大明星之列。當時,八大名星之一的徐來,被影界譽為“標準美人”,葉秋心的容貌勝過徐來,則被冠以“模範美人” 的稱號。從此,聲譽日隆。

石慧,長城三公主之二公主。她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的當家花旦之一,與夏夢及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她則是長城影業公司“二公主”。1933年出生於江蘇南京,後隨家人遷居香港。曾就讀於香港策文書院。自小習鋼琴和芭蕾舞。1951年加入長城影業公司,不久便在泰山影片公司卜萬蒼執導的《淑女圖》中出演女主角,繼而又回長城影業公司拍了《一家春》,在這兩部影片中,她塑造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搏得觀眾賞識,從而一舉成名,之後又在50多部影片中擔任女主角。

白虹(1919-1992)“北平三白”之一(其他兩位是白光、白楊),白虹一生在歌、影藝術上都有不俗的成就。幼年的她非常喜歡音樂,13歲那年,明月歌舞團從上海到北京招募團員,她順利地被錄取了,從此以白虹的藝名步入上海的演藝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闆黎錦輝的介紹下,出演過《人間仙子》和《國色天香》兩部電影,但她在歌壇的表現還是更為耀眼的歌唱事業為主。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強,與周璇、龔秋霞齊名,被譽為“三大歌后”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電台聯合舉辦歌星比賽中,白虹以領先二百多票的成績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舒綉文(1915-1969)從小家境坎坷,1931年到上海加入“天一”,充當語言教員,兼演小角色。以後在影壇和劇壇之間兩面發展。1934年,她入“明星”,三年內拍了十餘部影片,比較成功的是《劫後桃花》和《夜半香》。抗戰期間,她是大後方劇壇的四大名旦之一,主演的影片則有《塞上風雲》、《血濺櫻花》等。抗戰勝利後,舒綉文回到上海,主演了多部影片,最成功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片中交際花王麗珍那種八面玲瓏、兇狠殘忍的性格,被她表現得入木三分。解放後,她繼續活躍在銀幕和舞台上,還參加了譯製片的配音工作。

狄波拉,謝霆鋒的媽媽,大家可以一睹狄波拉年輕時的風采。香港七十年代的第一位港姐,原籍上海,香港出生。1973年在香港“東方選美會”中勝出,代表香港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亞洲小姐”選舉。同時也是第一位香港小姐冠軍,成為最當紅的港姐。其後,加入麗的電視(亞洲電視的前身)主持電視節目。狄波拉生性豪爽,頗有點女中豪傑的味道,其機敏的反映和伶俐的口齒使得她日後成為一名銀幕上的好演員、熒屏上的好主持。而在結婚後又相夫教子,成為娛樂圈中傳唱一時的一段佳話。在狄波拉的演藝生涯中,她最擅長的角色應該還是她處女作中的那類角色,美麗聰明又帶有幾分邪氣。

李麗華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這位時常被同時代影迷提起的高產女星,是中國影壇上一顆自始至終散發著耀眼光芒的明星。 有影壇長青樹之稱。李麗華戲路很寬,能勝任各種角色,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楊貴妃》,從此成為古裝片的寵兒。 隨後《故都春夢》和《萬古流芳》等片,更是多次創下票房的最高紀錄 她的薪酬曾高達一部影片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二。 李麗華還是中國電影明星打入美國好萊塢和世界影壇的第一人。 雖然告別影壇多年,但影壇之中李麗華一直有着影壇長青樹的美稱,這可能與她在從影的三十多年裡一直精品不斷有關。

黃婉秋,她14歲登台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時,年僅17歲。當時,廣西自治區正在打造精品彩調劇《劉三姐》,排演這齣戲的劇團和業餘團體很多,扮演劉三姐的演員就有100多個,電影《劉三姐》就是根據彩調劇改編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黃婉秋非常幸運,她從100多位“劉三姐”中脫穎而出,從舞台走上了銀幕,她所扮演的那個清純俏皮的劉三姐形象,連同影片的詼趣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幾代中國人的心坎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家喻戶曉。

李香蘭(1920年2月12日~)在中國電影的“人物誌”上是不願被提及但又繞不過去的人物。李香蘭被譽為銀幕上的“金魚美人”,她演唱的很多歌曲流傳至今。但是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位活躍在中國早期電影銀幕上的天使,竟是一個日本人。本名山口淑子,生於遼寧省撫順市,祖籍日本佐賀縣杵島郡北方村,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着名歌手和電影演員。1906年舉家遷到中國東北。1933年被李際春收為義女,改名為李香蘭。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以漢奸罪名被逮捕,後被無罪釋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8年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告別舞台轉而從政。197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

歸亞蕾,1964年參加高雄區中國小姐初選,獲得冠軍。同年,知名演員王引在得到瓊瑤原著《煙雨蒙蒙》的電影版權後,招考新人,歸亞蕾雀屏中選,由此開始了其演藝生涯。在《煙雨蒙蒙》中,歸亞蕾將陸依萍一角的心理詮釋得極為深刻,因而在第四屆金馬獎中,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踏上了演技派的路線。其還參演過《喜宴》、《飲食男女》、《女兒紅》等電影。二十餘年中演出影片近八十部。擅長扮演各種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歸亞蕾年輕的時候相貌雖不出眾,但她老人家屬於越老越有氣質型,對於她,“老”其實沒那麼的可怕。

鄭佩佩(1946年12月4日)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70年代前期香港影壇一姐,中國第一打女,曾被報界封為“武俠影后”,她主演的《大醉俠》是中國第一部新派武俠電影,在影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70年代,正值青春、事業如日中天的鄭佩佩退出娛樂圈,結婚生子,一直到1992年才復出影壇,復出的第一部作品是《唐伯虎點秋香》。如今的鄭佩佩是很多電影及電視劇里不可或缺的金牌老戲骨。

秦怡(1922~)在抗戰時期她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先後在《忠義之家》、《遙遠的愛》、《母親》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建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在《女籃五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女籃五號》中扮演的林潔及《青春之歌》中扮演的林道靜,她以深厚的表演功力很好地詮釋了人物內心複雜的感情,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

祝希娟1956年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60 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後任上海戲劇學院實驗話劇團、上海青年話劇團演員。演出了莎士比亞的《無事生非》、莫里哀的《吝嗇鬼》、《南海長城》、《劉胡蘭》等。 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女主角,1962 年獲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後又在《燎原》、《啊!搖籃》等影片中飾演角色。還曾導演兼演齣電視劇《為明天祝福》、《江南明珠》等。成為1962年受文化部表彰的二十二個明星之一。

路明(1919—2001)路明的姐姐徐琴芳和姐夫陳鏗然都是着名的電影工作者,1936年她由姐姐介紹加入“藝華”,主演了《廣陵潮》、《女人》等片,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同年,她主演《彈性女兒》,演活了舞女的生活遭遇,她主唱的影片插曲也得到廣泛流傳,路明因此而一舉成名。抗戰前後是路明演藝生涯的黃金時期,她主演了幾十部影片,其中《影城記》、《打漁殺家》、《天堂春夢》等都在當時產生了較大影響。

白光(1921-1999)有“一代妖姬”之稱。曾就讀於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藝術系,學習聲樂。1942年在上海登台演唱,是當時的紅歌星之一。1943年開始從影,1949年後曾赴日本、香港拍片,1959年後息影。

談瑛(1915-2001)1931年從影。1931年開始從影,在“聯華”拍有《暴雨梨花》等片。三十年代中期加入“明星”,主演《小玲子》、《夜奔》等片,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當紅的女明星。抗戰爆發後,她在“新華”主演《化身人猿》、《麻風女》等片,票房都很好。談瑛造型奇麗,又善於化裝,因而贏得“神秘女郎”和“黑眼圈女郎”等雅號。解放前夕赴香港,在港拍有多部影片。

張艾嘉(1953年7月21日出生)出生於台灣,畢業於美國學校。全能女藝人,不但是優秀的歌星、演員,還是女性導演、編劇、製片。曾榮獲兩屆台灣金馬獎影后、兩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她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始終活躍在電影圈中,見證着中國電影的發展,也經歷了香港和台灣電影的新浪潮時期。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甜美溫柔的笑容,是當年張艾嘉最吸引人的地方,然而除了擁有美麗的外表,張艾嘉最讓人心動的還是她在電影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脫俗才情。

胡楓(何蘋)(1920- )1941年金星公司開拍(花棧淚),老闆周劍雲有意要讓何蘋走紅,能與國華公司的周璇抗衡。何蘋的機會來了,周劍雲並將其名改為胡楓,這部影片的男明星是舒適、徐風等,電影放映後,胡楓一舉成名。後來她又在金星主演了(桃花湖)(紅淚影)(春水情波)等名片。1943年後的幾年時間裡,她主演了十幾部電影,胡楓紅極一時。擁有許多崇拜的影迷。

王丹鳳(1925-)1941年從影,拍攝有《新漁光曲》、《教師萬歲》等影片。抗戰勝利後主演《青青河邊草》,《斷腸天涯》等。王丹鳳身材輕盈,容貌秀麗,表演風格天真甜美,深受青年學生喜愛,是當時一顆冉冉升起的紅星。1949年後她主演了《女理髮師》、《護士日記》等片,表演委婉細膩、真切感人,受到觀眾歡迎。80年代後定居香港。她是中國影壇主演和參演近60部電影的高產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參演根據大文豪巴金《家》、《春》、《秋》改編同名電影的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應邀參加美國總統里根就職典禮的中國籍著名女明星。

樂蒂(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原籍上海浦東,香港國語片演員,她是台灣電影“金馬獎”的第二界影后,有“古典美人”之譽。她在1960年主演的《倩女幽魂》獲選參加法國康城電影節,轟動一時。此片乃第一部參加國際影展的中國彩色電影。在康城電影節中放映時,她的演技得到國際肯定;並艷驚四座,被譽為“最美麗的中國女明星”。同年上映的《畸人艷婦》,再為她帶來了“悲劇聖手”的雅號。樂蒂憑着出色的演技、極佳的敬業精神及良好的票房記錄,成為最受“邵氏公司”倚重的明星之一。

謝芳,自幼受父母的教育和熏陶,天資聰敏,喜讀詩書,酷愛文藝。1950年從香港返回內地,在漢口聖羅以女中就讀。1951年畢業後,被中南文工團吸收為演員。195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青春之歌》,謝芳被著名導演崔嵬選中,扮演林道靜而一舉成名,轟動了中外觀眾,從此步入影壇。1963年在影片《早春二月》中塑造了大**時期的小知識分子陶嵐的形象。1963 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

陳娟娟,1933年,她四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所學校登台表演。 當時的暨南影片公司主持人黃槐生髮現了她,邀她參加拍攝《為國爭光》一片。1934年又參加了《飛花村》的拍攝,首唱由孫師毅作詞、聶耳作曲的中國第一支電影兒童歌曲《牧羊女》。 兩年後她在蔡楚生執導的《迷途的羔羊》中扮演小翠一角而負盛名。 緊接着,她又參加《小孤女》的拍攝,在影片中主唱冼星海作曲的著名兒歌《團團坐》,直至今日,這支歌還在學前兒童中傳唱。 之後,相繼在聯華、新華、華新等影片公司拍攝了《壯志凌雲》、《慈母曲》、《江南小俠》、《博愛》等片,成為中國影壇上一位傑出的童星,並被譽為中國的秀蘭·鄧波兒。

袁美雲(1917—1999)1932年出演處女作《小女伶》,素有“小女伶”之稱。代表作有《化身姑娘》、《西施》、《家》、《紅樓夢》等。她曾經在煌煌巨制《紅樓夢》中反串賈寶玉,曾經在銀幕上再現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曾經是電影《家》中梨花帶雨的梅表姐。“袁美雲”是她學戲登台後改的名字。在1934年着名攝影師陳嘉震所拍攝的“八大女星”寫真集中,十七歲的袁美雲,半個多世紀前的黑白照片,今天看來仍艷光四射,青春無敵。40年代主演幾部影片後,移居香港。

於藍,1949年主演了第一部影片《白衣戰士》。1950年轉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在《翠崗紅旗》和《龍鬚溝》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1954年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修班進修。60年代,她主演了《**家庭》和《烈火中永生》。其中《**家庭》中的周蓮一角使她獲得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1961年)最佳女演員獎。1981年,她積极參与籌建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並擔任了第一任廠長。

張瑞芳,著名表演藝術家。原籍北京,生於河北保定。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 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 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其表演質樸感人,富於激情。 與白楊、舒綉文、秦怡一起被譽為話劇“四大名旦”。

楊麗坤(1942—2000)雲南人,彝族。我國著名舞蹈演員、電影演員。曾出演了1960年彩色故事片《五朵金花》和196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寬銀幕電影故事片《阿詩瑪》而引起了巨大轟動。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至今仍在同行里留下難忘的印象。她先後參加了《十大姐》、《白鷳鳥》、《萬盞紅燈》、《採茶》、《小卜少》、《趕擺》等集體舞的表演。不久,她便成為獨舞演員。人們贊她:“好像一枝冰清玉潔,素心芳菲的芭蘭。”據楊麗坤的姐姐回憶,剛進歌舞團的楊麗坤十分羞澀,甚至第一次上台跳舞時竟害羞地跑了下來。

林黛1950年入長城影片公司。1952年轉入永華影業公司,因主演根據沈從文小說《邊城》改編的影片《翠翠》而成名。 後在香港永華、新華、邵氏、電懋等影片公司主演近四十部影片,扮演各種類型的角色。 1957年在影片《金蓮花》中兼飾兩角,獲第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她以獨厚的表演天賦,深邃的戲劇修養,將李鳳的複雜情緒,刻化入微,楚楚動人,令人一詠三嘆。

羅蘭,香港女演員,曾獲得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 於1950年涉足影壇,曾參與過百部電影的演出,長期以來都在電影中擔任了綠葉一職,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藝生涯中 羅蘭以其精湛到出神入化的演技,演活了一干龍婆、女鬼、盲女、母親等奇異形象,被譽為香港的常青甘草演員。 尤其是在70年代的鬼片風潮里,她演的女鬼形象實在令人過目難忘。 是香港著名的實力派演員,代表作品有《神鵰俠侶》、《陰陽路系列》、《爆裂**》等。 2000年羅蘭以《爆裂**》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后,實際上在片中她的戲分也是女配角,但是她為香港電影界所做出的貢獻,使她終於不負眾望奪得了當年的影后寶座。

周曼華(1922— )1935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攝製的《熱血忠魂》中飾演兒童角色,後又參加《夜會》、《女權》等影片的拍攝。抗日戰爭爆發後,隨上海影人劇團去重慶等地演出。1938年回上海,在大同、國華等影片公司主演《紅杏出牆記》、《金粉世家》,後在“中聯”、“華影”拍攝影片多部。1948年移居香港。50年代在泰山、邵氏、新華等影片公司主演《婦人心》、《碧血黃花》等影片,並曾在台灣拍攝影片。1962年息影。共主演影片七十餘部。1993年獲台灣第三十屆金馬獎紀念獎。

陳雲裳(1921— )1921年生於廣州,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陳雲強,家境貧寒,曾當過舞女,後又在“健全音樂社”學習了京劇、崑曲、歌舞等。 由於她天生麗質,各方面條件好,加之學藝認真,刻苦,技藝突飛猛進,在一次元宵燈會演出上,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她的美清新、時髦,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人氣非常高,被譽為“南國美人”,1940年在上海被影迷票選為“中國電影皇后”桂冠。 陳雲裳在影藝事業到達顛峰時遇到了如意郎君湯於翰博士——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醫學家,從此退出影壇,營造了一個世人欽羨的幸福家庭。

王曉棠(1934~)1952年參軍考入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第一次登上銀幕是1955年拍攝的《神秘的旅伴》一片,傳神的眼睛,奔放的熱情,感染了觀眾,成為觀眾較為喜愛的電影演員。隨後在《邊寨烽火》一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瑪諾,1958年獲11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60年代初又成功地塑造了《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性格不同的金環、銀環姐妹倆,再次顯示她高超的表演技巧。還出演過的影片《海鷹》、《碧空雄師》、《英雄虎膽》等,其中以不多的篇幅,塑造了具有性格氣質的人物,展現出她的較強的塑造力。曾有人稱她是“全能演員”,因為她除能說一口純正的北京話,而且還會說地道的河南、杭州、四川、河北等地方言。

龔秋霞(1916-2004)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江蘇崇明(今屬上海市)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在上海紅顏沉香里,龔秋霞獨以“梅花”驚艷上海灘。 她十四歲加入“梅花歌舞團”,與張仙琳等因歌喉動人舞姿優美而被喻為“梅花五虎將”。 舊上海的輿論界曾這樣讚揚過她:龔秋霞的歌則最宜於清晨聽 因為她的歌充滿着青春朝氣,抑揚頓挫,甜潤婉轉……。此絕妙之喻讓現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白楊(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1931年考入聯華公司,處女作《故宮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頭》成名。抗戰期間隨上海影人在內地演出話劇,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其後拍攝了多部電影。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樸、優美、自然、含蓄,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4個人物,60年代被評選為22大明星之一。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