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宇:把愛當成奉獻才有歸屬感
文/張德建 侯志明 吳勝雷
兩次車禍,一次生命垂危,搶救過來後昏迷9天;一次身體多處骨折,差點癱瘓。兩次死裡逃生的經歷令36歲的張振宇對生命有了更多的認識與看法,同時,對於人生他體會到了更深厚的內涵。
2001年,張振宇年僅45歲的母親因病去世,當時,他只有19歲。“母親得的類風濕,導致骨骼變形,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到最後身體各個器官全部衰竭。年輕的時候媽媽是個好強的人,在7個姊妹當中是最要強的一個人。可是生病後,躺床上不能動,她心情急躁,因此加重了病情導致惡化。母親是在我4歲的時候病倒的,這一倒就是15年。與別的小朋友相比,我的童年算是灰色的。別的小朋友放學回家就有飯吃,衣服有人洗,而我從五六歲就自己洗衣做飯吃。那時候家裡窮,沒錢給母親做更好的治療,只能眼睜睜看着她活受罪,每次看到母親被病痛折磨和幾欲哀求又止的神情,心裡真不是滋味,她也想接受好的治療,但她知道家裡根本沒錢。那15年里,母親真的受太多罪了。”說到這裡,他哽咽起來。
(上圖為2020年09月份張振宇在敬老院為老人們義務理髮)
因為家裡窮,張振宇初中沒上完就輟學了,面對家庭的困境,十六七歲的他背起行囊,去縣城跟一個做理髮的熟人去當學徒工。後來母親的去世,對年少的他打擊很大。“如果有錢,也許母親就能少受點罪。”所以他要努力,改變這個窮困潦倒的家庭。
“那時候,學徒工在師傅面前就跟傭人差不多,除了所有的雜活以外,還得幫師傅端茶倒水,冬天要早起,幫師傅端洗臉水,倒尿盆等,每天基本上都要干十五六個小時的活。”說到這裡時他憨厚地一笑,他的笑里藏不住當年的苦與累。
2005年他與妻子在縣城開了第一家美容美髮店。提起開店時的艱難,他說:“那時候真的很難,開店的時候我們手裡只有一千塊錢,還是我孩子做滿月時丈母娘家給的禮金。剛開始沒什麼生意,每天也就是二三十塊的收入,一到快月底的時候就害怕,因為不夠錢交房租。”
苦盡則甘來,在他與妻子的用心經營下,店裡生意慢慢紅火起來。隨着一個又一個分店的開起,張振宇生意越做越大,手裡越來越有錢。可是他常常會不自覺地想起母親:“每次想起母親來,心裡都有一種失落感,以前太窮,沒能力孝敬她讓她受了太多罪,現在有錢了,可是娘卻不在了,想想都心酸難受,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孝敬她的機會該多好!”
2010年母親節前的一天,無意中他聽到那首閻維文唱的《母親》。“當時聽着那首歌我的眼淚一直往下流。”聽完之後,他突發奇想:何不在母親節的時候搞一個免費活動呢?以此寄託自己對母親的哀思,同時也為所有的母親、所有的女性傳遞一種愛的訊息。
於是,在母親節前夕開始對外宣傳並發放免費卡,所有接到卡的女性皆可在母親節當天在店裡接受免費美容美髮及護理。“活動當天,來店裡的人擠都擠不下,人手不夠,就從菏澤找了11個同行過來幫忙。說真的,第一次搞這種免費活動,確實有點緊張,怕搞不好,會引起大家的不滿意。當聽到大家的稱讚時心裡真的感覺無比的幸福與甜蜜。”
張振宇母親節獻愛心的事迹被廣泛傳開後,得到許多人的拍手稱讚,同時也引起了媒體和宣傳部的關注。後來,通過東明縣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韓富生的指引,張振宇加入了縣義工聯的隊伍。“進去了才發現,原來竟然有這麼多人義在無反顧地為社會做着好事,我真的覺得自己加入得太晚了。”他掩飾不住激動的語氣。
自從加入義工聯之後,張振宇有種找到了家的感覺,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種義工活動他從來沒有落下過一次。同時,自己店裡的各項免費活動也相繼有條不紊的展開。“這幾年來,除了參加義工聯的各種義工活動外,每個節日我都會帶着店裡的員工,去全縣各個敬老院、貧困家庭,義務給老人理髮,幫着打掃衛生,送一些生活用品等。店裡每年都會有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免費期。發出去近千張免費卡,收到卡的全部免費,一張按20算,就是兩萬多。雖然收入減少了,但是心裡感覺充實了,尤其是看到那些老人時,總是會有一種親切感,內心裡總是感覺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她們就像我的母親。”他娓娓地說著,一臉知足的表情。或許,這個年輕人是在以這種方式緬懷自己的母親;或許,他早已把對母親的愛融入到對社會的大愛之中。
當問起做義工的感受時,他回答說:“做義工這麼多年,雖然受到了許多表揚,但是我從來沒想過要去得到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我最大的體會是,人只有奉獻了愛,心才會有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