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代空姐:“十八姐妹”

1949年11月,在中共的策划下,原隸屬於國民政府的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北飛起義,這為新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新中國只有不到30架飛機和12條短程航線。機組人員也只有機長、副駕駛、領航員、機械員和報務員,卻唯獨沒有專職的服務人員。

到1955年,中國民航擁有的運輸飛機增加到了57架,還首次從蘇聯購買了四架伊爾14飛機,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也達到了19條。

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國民航要重視服務,並要招收年輕女性擔任空中乘務員,可以從北京的中學生中挑選。

註:伊爾-14型飛機 來源:通用航空網

這樣一來,北京的各大院校像“過篩子一般”,展開了選拔和推薦工作。到1955年末,經過層層面試、體檢和政治審查後,16名北京中學生和兩位民航局的工作人員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代空姐,被稱為“空中十八姐妹”。

註:“空中十八姐妹“ 來源:人民網

“十八姐妹”的年齡大都在十八九歲,她們的政治條件優秀、社會關係合格、而且品學兼優。在那個年代,民航局挑選空中乘務員主要看的是“政治成份”,外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由於那時的空中乘務員並不面向全社會招收,只有受到組織信任的人才能夠入選,所以空姐這一職業一直頗具神秘感。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能夠乘坐飛機的,要麼是外賓,要麼是局級以上的領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都不夠買一張機票。就算是有錢人家,買機票也必須要有單位開的介紹信。但是,“十八姐妹”卻能夠享受空中旅程,還能為國家領導人和外賓服務。

今年73歲的王竹報是當年“十八姐妹”中的一員,她在1957年到1967年間,多次在周恩來總理的專機上執行飛行任務,陪伴周總理飛遍了全國數十個城市。較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讓“空姐”這一職業在當時成了人人羨慕的“金飯碗”。

註:周恩來在總理專機上工作 來源:新浪網

註:中國民航第一批空姐 來源:新浪網

然而,要端好這個“金飯碗”其實並不容易。由於當年飛機小,艙位只有十幾個,客艙也不是密封的,一旦遇到強氣流,飛機就會嚴重顛簸,暈機、飛機速降等意外狀況時有發生。

註:周恩來和王竹報等機組人員合影 來源:人民網

如今,中國民航已經開闢了近三千條航線,曾經只能承載十幾個人的小型客機發展成了能夠容納500多人的空中“巨無霸”。

“空姐”一職也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而“政治成份”早已不是被考慮的標準,學歷、外表、個人綜合素質等因素成為新的硬性指標。

編輯:楊曉婷 倪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