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決定命運?韓國瑜被高票罷免,侯友宜盧秀燕支持度節節高

海峽導報訊(記者 薛洋

韓國瑜的教訓

去年7月,在韓粉的狂熱加持下,以及綠營操作“有瑜點魚,無魚吃菜”的策略,剛做高雄市長沒幾個月的韓國瑜以44.8%的超高支持率在黨內初選中勝選,成為國民黨2020“大選”的候選人。

韓國瑜“大選”啟動輔選後,盧秀燕、侯友宜不僅不願接任縣市競選總部的主委,還以“拼市政”為由遲遲不願幫韓國瑜站台,只是在最後關頭才短暫露面。這二人的做法也在黨內引發爭議,很多人痛批他們“自私”、“拖後腿”。

盧秀燕、侯友宜為什麼這樣做?有人直指他們有私心,韓國瑜只有輸掉2020“大選”,他們2024年才有機會;不過也有人認為,韓國瑜拼“大選”並不得到主流民意的認可,是必輸的局,對於必輸的選舉,他們為何要賠上自己硬要挺韓呢?

第一種可能性當然也有,但大師兄更認同第二種分析。試想,如果韓國瑜能有2008年馬英九“萬民擁戴”的氣勢,盧秀燕、侯友宜大概早早便表態支持了。台灣作為非常在意所謂“民意”的社會,地方官對輿論動向自然是了如指掌。

2020“大選”落幕,不僅韓國瑜落選,那些跟韓走得太近的“立委”候選人,如孫大千、顏寬恆等絕大多數都跟着“陣亡”;而謝龍介、周錫瑋等人沒有參選,但被打上“韓家軍”的標籤,今後在政壇上發展也受到影響。侯友宜、盧秀燕的做法雖然被批“不太厚道”,但畢竟保護了自己,也讓國民黨避免遭受滅頂之災。

“悶聲拼市政”才是王道

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侯友宜、盧秀燕、韓國瑜以漢子、燕子、禿子聯合競選,並在政壇傳為佳話。拿其中的兩個男性相比,其實他們的個性是截然不同。

韓國瑜是高調、演講富有感染力,而侯友宜則是低調、口才笨拙。兩者作風各有優缺點,韓講話具有煽動性,收穫了一眾粉絲,缺點是經常被質疑“好高騖遠”、“說大話”;侯雖說缺乏個人魅力,但被認為做事踏實。

侯友宜

兩種風格哪一種更受台灣民眾青睞?結果已是一目了然。韓國瑜“大選”落敗隨後又被高票罷免;而侯友宜則是五星級市長,施政滿意度高居榜首。

盧秀燕就任台中市長後,支持度一度拉抬不起來,她也漸漸學習“侯式風格”,不跟風點評時事、努力拚市政,並與國民黨保持距離。國民黨籍台中市前副市長徐中雄就曾表示,國民黨紛爭不斷,支持度一度只剩下10%,盧秀燕可以效法侯友宜,與黨中央疏離,當政治“孤鳥”,對連任有幫助。

近來的幾次民調,盧秀燕漸入佳境,綠媒《美麗島電子報》7月中旬做的台中市政壇民調,盧秀燕以43.2%的支持度,領先林佳龍、蔡其昌等綠營潛在競爭對手,在施政滿意度方面,也從去年8月的44%上升到54%。

根據“網路溫度計”從今年4月21日至7月19日統計發現,盧秀燕憑藉施政不激進暴沖、穩紮穩打,網絡聲量度與好感度都是全台第3,她也是極少數正評大於負評的縣市首長之一。今天盧秀燕坐着輪椅拼市政的形象,相信對其施政滿意度有加分效果。

台灣各縣市稟賦差別很大,所以比拼的不是GDP等經濟指標,縣市首長比拼的通常也不是能力。民眾判斷地方官的標準,往往是“這個人有沒有努力在拼市政”、“有沒有給民眾帶來幸福感”,其中帶有很多非理性的成分。

從盧秀燕、侯友宜的例子便可看出,要想在政壇活下去,“悶聲拼市政”才是王道;作風太高調者,言多必失,反而走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