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史上,詩詞和音樂是不分家的。尤其是在時代久遠,一些詩詞幾乎都是可以作為唱詞來演唱的。比如柳永的很多詞作,都因為被賦予了曲調而更有生命力。
凡有泉水處,皆歌柳七詞!
時光來到了清末,一位音樂家、佛學大師橫空出世。他身上有很多的標籤,比如日本留學,比如教育家,比如書法家,比如音樂家等等。但是他最廣為人知的,則是他的法號,弘一法師。還有就是他的一首送別詞,寫盡了送別之苦,寫盡了人生百味。
李叔同
他的名字,叫李叔同。他的這首送別詞,就叫《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李叔同·送別
這首歌詞,與傳統的詩詞有比較大的差異,以至於在現在很多的詩詞類網站上,都沒有收錄。因為這個不是合轍押韻的詩歌,算不上詩;也沒有所謂的詞牌,算不上一首詞。然而,這首歌詞的內蘊與中國古典詩詞卻是一脈相承的。
李叔同·送別
李叔同的人生很複雜,而且人生經歷也存在很多的爭議。但是其在音樂、書法以及話劇等方面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而這首《送別》,在後世流傳甚廣,很多著名的電影電視劇都採用了這首歌曲作為插曲。
單從這首歌詞來看,有着絕美的送別意境。與傳統的古詩詞並無多大差別。尤其是“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三言兩語就點出了當時的送別環境,其中的意境與滋味顯然能夠看出古典詩詞的影子。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作為近現代詩歌的先驅,李叔同當時就接受了歐洲的音樂文化,按照這些詞曲的曲調進行填詞。他憑着深厚的國學修養,憑着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憑着對於西方文化的認同,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創作出來還能得到多數國人的認同,實屬不易。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這是最美的送別曲。由於各種通訊工具的發達,今天的我們雖然也還會天各一方,然而讓古人痛徹心扉的那種分別之苦,我們已經很少品嘗到了。想要品味這些,恐怕只能在詩詞當中找尋了。
而李叔同的這首歌詞,完全可以給你這樣的機會。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