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錢穆寫的《中國文學史》,終於明白八佰壯士為什麼守四行倉庫

電影《八百》講的是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與日軍浴血奮戰四日之悲壯故事。淞滬會戰亦是蔣介石的血氣之勇,日軍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蔣介石就將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只是為了爭口氣。

這八百壯士,為歷史推到前台,明知要死,亦無畏。此孟子所謂,雖千萬人吾往矣。

淞滬會戰


錢穆晚年寓居香港,老病殘軀,傾盡家財建新亞書院,不過幾間板房而已。學生魚龍混雜,邵氏旗下的當紅女演員林黛就讀於此,也有礦工白天採礦,晚上來上課,趕不上回去的車就睡在樓道。這些人學歷史做什麼呢?學了不能賺錢,有什麼用呢?

這些學生里出了幾個大家,余英時就是一個。他寫了本《士與中國文化》傳承老師的衣缽。錢穆眼中的士是這樣的:有理想而能肩負道義之人,不以惡衣惡食為恥。

錢穆


錢穆先生的理想是保存傳統文化的火種,面對大陸知識分子批判傳統文化的局面,錢穆認為“需要替中國文化講些公平的話”。學生沒錢交學費,他便讓八成的學生免費入學,學校窮得連電費也交不出,張丕介的妻子就當了自己的首飾。

一日,余英時見錢穆胃潰瘍發作,孤零零躺在教室的地上,問他有什麼需要?錢穆說想讀《王陽明全集》,余英時買了書回來,仍見錢穆躺在地上,似乎新亞書院全是空的。

錢穆寫《中國文學史》是為傳統文化正名,如今看來實乃不廢江河萬古流。

中國文化的源頭是《詩經》,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他對《詩經》推崇備至,認為有很深的政治意義,他和子貢,子夏都討論過《詩經》與禮的關係。

《詩經》的第一篇是《關雎》,表面看是一首愛情詩,其實是大臣勸諫周康王的諷喻詩。周康王荒淫無道,關雎一生只有一個配偶,此詩是告誡康威潔身自好,勤政愛民。

孔子晚年


先秦文學多是為政治而作,《詩經》分“風雅頌”,《風》文學價值最高。孔子喜歡《風》中的《南風》和《南召》。《詩經》是歌謠,可以唱,後世的詩歌皆能長,源頭如此。

孟子說,詩亡而後《春秋》作,禮樂制度崩壞以後孔子便作《春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亂臣賊子為什麼懼?因《春秋》記載的多是他們犯上作亂的醜事。

孔子作《春秋》褒貶不着痕迹,全在用字的區別。“弒”指以下犯上,子弒父,臣弒君等等。後人把一字之褒貶稱為“春秋筆法”。

無論是《詩經》還是《春秋》都可看出儒家匡扶正道的決心。

屈原亦有此決心,他作《離騷》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自沉江底。屈原死前曾問太卜,自己應該同流合污呢,還是堅持鬥爭?太卜面有難色,說鬼神也有不知道的事。說明彼時局面艱難,已回天乏術了。

《離騷》雖為政治而作但寫的都是自己的心事,所以屈原稱得上是我國第一位文學家,作品都是自己創作的。他的學生宋玉寫文章的高手,《登徒子好色賦》結結實實地諷刺了進讒言的小人登徒子。

屈原


據宋玉描寫,登徒子勸楚王不要讓宋玉出入後宮門庭,理由是他長得很帥,花言巧語,還非常好色。宋玉反駁說,他們家東邊有個姑娘長得非常漂亮,偷窺了自己三年他都沒動心。登徒子的老婆蓬頭垢面,耳朵攣縮,嘴唇外翻而牙齒參差不齊,彎腰駝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瘡。登徒子卻非常喜愛她,並且生有五個孩子。

這篇賦寫得很幽默。

漢武帝很喜歡賦,召司馬相如寫《子虛賦》《上林賦》,都是帝王遊獵之事,御用文人作品。司馬相如為人熟知,更多的是因為與卓文君私奔,於成都當壚賣酒的故事。

武帝時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文學史上《史記》的地位很高,明代的歸有光,清代的蒲松齡和“桐城派”都受《史記》的影響很深。

李陵兵敗,太史公替李陵辯白,觸怒武帝下獄,受宮刑。當時朝中無人敢替李陵說話,太史公與其非親非故,卻仗義直言,此亦儒家的威武不能屈。

李陵


之所以忍辱含垢是要完成父親的遺願,寫完《史記》。其中心跡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以悲憤之情盡皆坦露,然後書成身死。

這又是不廢江河萬古流。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生靈塗炭。曹操不忍心白骨露野,揭竿而起。他最務實,在《求賢令》中引用魏無知向劉邦推薦陳平的故事,來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情。

魏無知向劉邦推薦陳平,劉邦因為陳平與嫂嫂通姦而猶豫不決,魏無知說現在是用人之際,其他不重要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後人都怪曹操重才不重德。

曹操這樣的性格體現在文章上,不重辭藻,質樸率真,所以魯迅說他是改造文章的一大祖師。曹操的文學修養很高,他的理想不過是待天下太平後,回到安徽老家躲在書齋里讀書。

曹操


曹操身為王侯作《短歌行》卻能拋開王侯身份,詠嘆人生際遇,在當時很不容易。自他以下,文章開始大範圍地出現了“我自己”。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由南朝梁昭明太子編入《文選》。其中收錄的詩作質樸無華,令人回味無窮。如: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昭明太子原名蕭統,死後謚號“昭明”,紅豆的故事即與他有關。

相傳,蕭統曾愛慕一叫慧如的尼姑,可惜不能成為眷屬,慧如相思成疾,抑鬱而終。蕭統含淚種下雙紅豆,改庵名為“紅豆庵”。後世遂以紅豆喻指愛情。

相思


王維寫了一首《相思》,詩曰: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出身顯赫,篤信佛教,生性恬淡,是貴族公子。安史之亂時被迫做了偽職,本來要殺頭的,他弟弟用功名替哥哥贖罪,才免於一死。經此一變王維心灰意冷,晚年更是萬事不關心。

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大事,許多詩人都被牽了進來。李白因投靠永王也險被殺頭,最後流放夜郎。後來皇帝大赦天下,以極其興奮的心情寫下了《早發白帝城》。

杜甫則在安史之亂期間寫下了許多關注民間疾苦的優秀詩作。在四川成都杜甫的生活捉襟見肘,缺衣少食,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偉大胸懷,實在讓人感動。

這還是儒家匡扶正道的決心。

杜甫很受韓愈推崇,因為他們都主張文學要復古,要學三代兩漢。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把儒家的殉道精神貫徹到極致。

由於反對唐憲宗迎佛骨,韓愈被貶潮州,他不後悔。

馬行至藍關,大雪封路不能前行,韓愈差點死在那裡。幸好侄孫韓湘前來照應。他對韓湘說,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雪擁藍關


這是以必死之決心踐行理想。

韓愈的文章長於說理,散文寫得尤其精妙,可以沒有人能繼承下來。過了一百多年出了歐陽修,才繼承了韓愈的文風。

歐陽修少孤,母親獨自撫養其長大,家貧不能讀書。鄰居李家公子常常借書給他,歐陽修得到一部《韓昌黎文集》,愛不釋手。

歐陽修和宋祁合編《新唐書》,宋喜歡使用生僻字,歐陽修提倡寫文要質樸,不好意思直接說。有一天歐陽修歐陽修在史館門牆上寫了八個大字:“宵寐匪禎,札闥洪庥”。

大伙兒來上班的時候,看見這幾個字,議論紛紛。宋祁看了,不以為然地說:“這不就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的意思嗎?本來有現成的說法,幹嘛寫得這麼冷僻難懂?”

歐陽修笑嘻嘻地回答道:“您說得很有道理!可是,您寫《李靖傳》的時候,不也把‘迅雷不及掩耳’寫成‘震霆無暇塞聰’嗎?本來有現成的說法,您為什麼故意不用呢?”

宋祁聽了,覺得歐陽修講得有道理。從此後,他就改正了用詞晦澀的毛病。

他與范仲淹關係很好,當范仲淹得罪呂夷簡、被貶謫到南方去的時候,許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諫官高若訥認為范仲淹應該被貶。歐陽修十分氣憤,寫信責備高若訥不知道人間有羞恥事。為了這件事,他被降職到外地,過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歐陽修另一大貢獻就是發掘了“三蘇”。“三蘇”中蘇東坡是全才,詩書畫文無一不精,無奈仕途坎坷。蘇東坡最好的文章和詩詞都是在被貶時寫的。


前後《赤壁賦》都是在黃州寫的,《寒食帖》也是。他曠達樂觀,面對人生風雨能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被貶到更偏遠的海南,他說,問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連詩的格式都不顧了。

臨死前蘇東坡會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吧。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淞滬會戰中最激烈的戰役再次被提起,他們讓人們看到一種精神,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