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三十而已,以後會越來越難的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知道你們已經看了很多很多《三十而已》的文章了,但我們不一樣,別走!


從“三十而立”到《三十而已》,聽起來有一點被安慰到,好像在為三十歲正名,但年齡真的只是個數字嗎?


並不是,年齡背後讓人焦慮和掙扎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切膚之痛。


今天我們想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跟聊一聊年齡壓力的本質。


心理學上有一個分支叫發展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轉變。心理學家埃里克森里將人的社會心理發展分成八個階段,我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一個心理上的危機。


如果順利度過危機,就會獲得相應的品質,帶着“升級後”的自我進入下一階段。而如果沒有完成這個階段的課題,就會“帶病上路”,遲早都要“補課”。


註:每個階段對應的具體年齡有不同版本,不必拘泥細節


比如,嬰兒期的主要課題是建立信任,如果順利完成,就會獲得信任、樂觀的品質。如果沒有完成這個課題,可能會留下焦慮、安全感缺失等後遺症。


青春期的主要課題是建立自我認同,如果沒有完成這個課題,就會導致沒有自我、角色混亂、生活無目的等癥狀。


成年早期的課題是建立親密感,獲得愛的能力。如果無法完成課題,可能會變成“愛無能”,疏離社會、寂寞孤獨。


既然每個年齡段都有危機,為什麼三十歲如此特殊?讓人惶惶不安。


去年有一本很火的心理學書《了不起的我》,可以幫助我們從自我發展的角度去認識和解決人生不同階段的危機。今天我們以成年早期(25歲—35歲)為例,來看看這個階段主要面臨哪些危機以及如何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一個硬廣:這本書內容全面,邏輯清晰,文筆流暢,親測好看!


◆ 了不起的我

豆瓣評分:8.8

作者: 陳海賢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23


1

成年早期核心課題:建立親密關係


我們進入了一個單身時代,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上,單身都成了一種全球趨勢。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一書中研究了全球單身趨勢:


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這意味着差不多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選擇了獨居。


在瑞典、挪威、芬蘭以及丹麥,幾乎40%到45%的住戶是獨居者


日本有30%的住戶獨自居住。


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和印度、巴西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單身社會》


根據民政部的統計,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處於獨居狀態。


作者: [美]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7-8


這裡的單身對應的不是婚姻,而是親密關係,婚姻只是親密關係的一種主流形式。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婚姻、適合婚姻,但每個人都害怕孤獨,都需要愛。


一個人總是孤獨的,我們需要尋找愛人,通過跟愛人分享自我來克服這種孤獨。

——陳海賢《了不起的我》


承認了這個前提,再細品“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這句話,是不是感覺到了三分真誠、三分調侃、四分逃避和無奈?


按照埃里克森的劃分,一個人在成年早期(25歲—35歲)的核心課題就是建立親密感。


親密感的建立是自我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意味着生活里不只有我們自己,還有別人。


而且穩定的親密關係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幫助。


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年輕時得過抑鬱症,他研究哲學、想了許多辦法擺脫抑鬱症都沒有成功,最後把他從抑鬱症中拯救出來的是他的妻子。


34歲那年,威廉·詹姆斯結婚了,穩定的感情讓他找到了內心的平和。他的學術生涯也進入了高產期,思想和情緒都變得更加成熟。


威廉·詹姆斯


為什麼建立親密關係對自我影響這麼大?


親密關係,表面上看是有人陪伴和照顧。其實更重要的是,在親密關係里,我們可以暴露自己的脆弱和缺點,當這些脆弱被另一個人看到和接納後,就不再是我們努力想要排斥的那部分,這也讓我們自己更接納自我、更完整。


2

建立親密感的障礙


不過,建立親密關係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克服很多障礙。


《了不起的我》中,陳海賢指出,很多人在建立親密關係方面遇到障礙,是因為無法克服三個自我中心傾向:害怕不被接納,害怕承諾,害怕被改變


  • 害怕不被接納


建立親密關係,意味着要把自己託付出去,依賴別人、信任別人。信任就意味着給了別人傷害自己的權力,很多沒有安全感的人會卡在這一環。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有一位來訪者單身多年,她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信念:覺得不會有人真的喜歡自己。每次遇到新的異性,她都會想:“我會不會做錯了什麼?他會不會討厭我?”如果別人喜歡她,她又會想:“他只是還沒看到我真實的一面,一旦她了解了真實的我,就不會再喜歡我了。”


其實她所謂真實的自我有什麼可怕的呢?無非就是一些每個人都會有的小缺點而已。


  • 害怕承諾


很多人恐婚,害怕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就是因為害怕承諾。他們不敢確認:這就是我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人嗎?會不會還有更好的?


“不是我們先找到對的人,才作出承諾。很多時候,是我們先作出了這樣的承諾,這個人才變成對的人。”


  • 害怕被改變


一個人確實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親密關係中需要遷就和照顧別人,需要為了對方改變自己,甚至害怕失去自我,這些擔心會讓人在面對親密關係時有所顧慮和退縮。


其實根本不存在一個確定的、永恆的自我,在我存在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之中,是一個不斷塑造和流動的過程。擔心自我被改變,也是一種“我執”。


從某種意義上說,親密感的建立意味着我們的自我擴大了,愛人就是我們自我的延伸。

——陳海賢《了不起的我》


如果不破除這些自我中心傾向,就很難建立起真正的、深刻接納的親密關係。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和陳嶼,貌合神離、冷漠疏遠,在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各自孤獨。這種婚姻狀態現實中也很普遍。


《三十而已》劇照


“因為孤獨,我們需要在一起;因為疑慮,我們不能真的跟對方分享心裡的秘密。作為一種折中的解決方案,我們彼此戴着面具,一起配合扮演一段親密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中,人們假裝親密,卻各自孤單。有些人會出軌,有些人會物化對方,把關係變成一種利用、佔用或者尋找刺激的途徑。可內心的空虛和孤獨會告訴他們,他們沒有完成人生的重要課題。”


所以,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離婚、出軌,親密關係受挫,不能簡單歸結於“渣男”“小三”“運氣不好”等,還是因為欠缺的課題沒有完成。


這個時代感情也變得快餐化,我們隨時都能從一段關係中全身而退,這或許是一種進步,有選擇總是好的。可是另一方面大家都不敢愛、不會愛了,不敢投入,不敢承諾,看似洒脫,又何嘗一種“愛無能”呢?


3

如何面對人生的艱難時刻?


比起其他年齡,三十多歲確實有特殊的地方:這個階段我們常常會面臨人生諸多重大轉折:結婚、生子、離婚、職業瓶頸等等,每一個都是驚濤駭浪。跨過去就是乘風破浪,跨不過去就成了被拍死的前浪。


《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主角,都在經歷這種轉折。顧佳被出軌,鍾曉芹離婚,王漫妮分手,中年人的生活就是這樣雞飛狗跳,在崩潰的邊緣瘋狂試探。


什麼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轉折期呢?《了不起的我》中,有一段描述很貼切:


“熟悉的舊生活已經過去,想要的新生活還沒到來,你被留在新舊交替的關口,茫然無措。”


轉折期讓人痛苦、迷茫、焦慮,感覺自己“被卡住”了。用發展的眼光看,轉折期也是自我成長的重要契機。


對許多女性來說,離婚就是這樣一個契機,失去一段關係,意味着失去了一個舊的自我,需要重建一個新的自我。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離婚後,從全職太太走向職場,重新找回自我價值。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麥瑟爾夫人也是在離婚後,全力以赴追求自己的脫口秀事業,開啟了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每一個轉折期,都在更新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識,都在考驗我們我們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給我們的自我增添新的內容。如果沒有這些,自我就會變得寡淡無味。”


最近,讀庫主編老六(張立憲)在公眾號寫了一個“三十五歲必死”系列,分享了自己在三十多歲時經歷的精神危機。


“三十五歲(有人會往前或往後延展幾年),才是必死之日。


三十五歲的死亡,有兩層含義。一是心理死亡,心智停滯。


另一種死亡,則是蛻變重生,從舊我中掙脫出來,完成心理重塑和人生重構。”


《了不起的我》中,也有類似形容:“人就像某些動物一樣,長大到一定程度後,需要把原有的殼脫掉。這個脫殼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必不可少。”


脫掉舊殼,才能迎來新生。告別舊的自我,才能重構新的自我。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引用歌德《詩與真》中的一句話:


無論經歷任何事情,每個人最終都得返回自身。


無論是二十歲,三十歲,還是四、五十歲,我們的痛苦和焦慮,看似來自年齡的壓力,根本上是來自自我和存在的意義。


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不能夠有自我。


不知道有自我,是麻木的絕望;不願意有自我,是逃避的絕望;不能夠有自我,是身不由己的絕望。


和自我的纏鬥,是終身課題啊。


電影《麻將》劇照


-END-

作者 | 草草


參考來源

1. 《了不起的我》,作者陳海賢,台海出版社,2019.10

2. 《三十多歲的人,或者死過去,或者死一次》,讀庫公眾號

3. 《把自己作為方法》,作者項飆,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7

4.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