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唱《探清水河》成了青少年眼中的時尚, 這不比崇洋媚外強?

日前,相聲演員、北京市新一屆曲協主席李偉健在北京體育大學演講時提到張雲雷時說:“能讓一些人從酒吧迪廳走出來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李偉健說了一句大實話,長得帥、唱得好的張雲雷,讓很多年輕人重新認識並喜歡上了中國傳統曲藝,張雲雷立功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先說件我經歷的真事。當地舉行少兒主持人大賽,有才藝展示環節,一位五年級的小姑娘上台鞠躬,唱了段張雲雷的成名作《探清水河》。可能是緊張,姑娘伴着張雲雷的原唱,哼唱得磕磕巴巴,掃了一眼台下小選手,還真有跟着曲調唱的。

或許十年之後,張雲雷早已過氣,德雲社可能都不復存在了,但那位小姑娘和台下哼唱的孩子,卻深深的記住了那首北京小曲《探清水河》,讓那段傳統的曲調成為自己的兒時記憶、成人後的情懷。這就是一個偶像型的相聲演員,給新一代年輕人帶來的影響力、留下的文化記憶。

曾幾何時,我們的年輕人對港台歌星推崇備至,趙麗蓉、蔡明、郭達老師的經典小品《追星族》,以及《我愛我家》中,關凌吵着鬧着要見張國榮,可以說再真實、再形象不過了;

後來,“韓流”迅猛來襲,電視台放的都是韓劇,韓國歌曲和韓國天團成了大家的偶像,陰柔美的“花樣少男”被年輕人推崇備至,直到現在,韓國綜藝節目的本土化,成為各家衛視聚攏人氣的殺手鐧。

在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市場,好萊塢大片的狂轟亂炸與國產偽大片的精於營銷,讓觀眾對國產電影一次次的失望以致絕望,國產電影成為了爛片的代名詞。直到《我不是葯神》、《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流浪地球》和最近熱映的《哪吒之魔童轉世》,一次次刷爆了朋友圈。

中國人真的失掉了文化自信了嗎?並非如此。崇洋媚外的觀念、“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的想法,絕非是一日而成的,正因為我們的作品不如人、能力沒得到認可,才會出現像知名導演攜優秀電影去國外報獎,甚至為了評獎放棄國內上映的怪事。正因為我們的文化作品從質量到數量上,都與“舶來品”不可同日而語,才造成了消費者對國產影視劇、文化產品缺乏信心。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影視作品出現了,有像張雲雷這樣,將自己的熱情與才情放在挖掘和創新傳統曲藝的偶像明星湧現出來;有像德雲社這樣,將傳統老段子與時俱進的重新包裝、演出,才有了新一代少年兒童以唱《探清水河》為時尚的情況出現。

李偉健是個明白人,看透了這層文化自信與自主創新的大趨勢,看到了越來越多像張雲雷這樣的藝人,用作品說話、憑本事吃飯。

先不管“只有粉絲,沒有觀眾”、“相聲社團憑啥組天團”的論調,單從結果來看,張雲雷們成功的影響了我們的年輕一代,就憑這,難就不應該點個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