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對皇后樂隊一無所知,此前《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內上映時,朋友圈兩個該樂隊的的粉絲數次刷屏,一個煽情得熱淚盈眶,另一個真愛滿滿,彼時好奇於是什麼讓兩隻大老爺們如此情深深雨濛濛?
後來,無意中看到《波西米亞狂想曲》狂攬奧斯卡四項大獎,此前的好奇加上對奧斯卡的信賴,便在電腦端點開了這個電影。前半部分時暫停了五六次,沒怎麼看進去,只是感覺男主是一個有點邊緣人格的奇葩。
當電影進行到一半,《We Will Rock You》熟悉恢弘的旋律響起,瞬間被驚到了!天呢,這首歌原來是他們唱的,此處有一百個感嘆號。能創作出這麼經典的歌,再怎麼奇葩也不為過。繼而看完下半部分,重播,再重播。
不得不說皇后樂隊的音樂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在電影最後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當主唱佛萊迪震撼開唱,我有種被擊中的感覺,後背和兩個胳膊上全是雞皮疙瘩,不由自主熱淚盈眶,直到看完字幕淚流不止。
要命的是這個樂隊每一個成員都能創作出經典得一塌糊塗的驚艷之作,神一樣的一幫天才,給跪了,堪稱世界樂壇奇蹟。
二、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個人傳記電影,再現了他從籍籍無名到聲名鵲起爆紅全球的搖滾人生。
這並不是一部封神的電影,沒有絲毫的美化痕迹,相反非常寫實,在藝術的框架下,應該是最大程度上還原了主人公生平。說實話這是我看過的感覺離我最近的一部電影,或者說最沒有距離感的一部電影,就像真的發生在身邊,真實得觸手可及。
連看了幾遍,我看到了一個曠世天才的璀璨與孤獨。
我相信像佛萊迪這樣的人天生屬於舞台。人們看到的是他在舞台上展現的驚人的爆發力、感染力,耀眼的音樂才華,如華麗的煙花般璀璨絢爛,光彩奪目,震撼心扉;然而當舞台落下帷幕,又有多少人能看到一個天才的孤獨和落寞?
佛萊迪是孤獨的。表面上恣肆張揚,狂放不羈,驚世駭俗,然而據報道,雖然他在舞台上是全然的自由奔放,但許多人提到私下的他是很內向而害羞的,他也極少接受訪問。他自己曾表示“當我在表演時我很外放,但內心裡其實是一個徹底不同的人。”而且後來背叛的他的經紀人保羅也在電視節目上說,他大多數時候是一個膽怯的小男孩。
這是一個內在自我沒有發展成型且支離破碎的成年孩子,一個極其渴求愛的迷失的小孩。他的內在充滿矛盾衝突掙扎,致使他不僅和樂隊成員矛盾不斷,同時和他自己各種矛盾衝突。
他的性取向讓他備受爭議,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情無關性別,同性戀亦或異性戀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人性是一樣的。但在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對男同遠不像現在這樣寬容,無疑讓他背負更大的壓力。
他糾結迷茫掙扎絕望,為了逃避這無力承受的一切,他放縱沉淪,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可是依然躲不開深不見底的空虛,依然逃不掉蝕骨的獨孤,依然擺脫不了如影隨形般要將他吞噬掉的黑暗。
在一次狂歡派對曲終人散後,他幽幽地對他剛認識的同性戀人吉姆說:“那些人不算是朋友,只是為了逃避不得不獨處的空虛,那種空虛讓我難以承受,那些你以為甩掉的黑暗又悄然襲來。”必須要說的是演員的表演極具穿透力,表現一個人的複雜心理時真不是作個表情就可以的。當他說這些話時,彷彿一個身處絕境的人在發出求救的信號,那種無以言說的悲涼簡直要溢出屏幕。
三、
佛萊迪極度渴望愛,但他又是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這也是他即使分手了也要死死抓住前女友瑪麗不放的原因,像一個溺水的人死死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
他一直視他瑪麗為他一生的摯愛,其實他和瑪麗的關係是不對等的,正如瑪麗所言,更多時候是瑪麗在委屈求全,在隱忍退讓。可以肯定瑪麗是愛他的,不然也做不到對他如此的包容。瑪麗給他的更像是一個母親的愛,這份深沉而寬厚的愛,為他的孤獨、空虛等內心無處安放的黑暗提供了一個容器,可以讓他獲得內心的踏實安寧。
即使最後他意識到自己是男同並向瑪麗坦白分手,但他依然要求瑪麗永遠不要摘下他送她的戒指,甚至後來看到瑪麗有了男朋友隱隱的嫉妒,以及知道瑪麗懷孕後,悲傷且失望地問她:你怎麼能這樣?這無異於一個貪婪的小男孩要霸佔母親全部的愛。
瑪麗是一個內在自我穩定並充盈着愛的女孩,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母性的光輝,像一個沒有翅膀的天使,她這類人是療愈這個世界的葯,和她在一起即使相顧無言,也能被滋養。
這樣的人無論和誰在一起都會幸福,因為她自身具備幸福的能力。她具有給予別人的能力,所以她在心理情感上,一直向佛萊迪輸出愛,一直給他支持、關愛、以及必要的忠告。在他被小人利用沉淪時,是瑪麗帶着滿滿的愛和善意來到他的身邊,讓他迷途知返。
佛萊迪是幸運的,他雖然失去了瑪麗,但沒有失去瑪麗的愛,瑪麗的愛一直溫暖鼓舞着他,真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氣。他死後,將房產以及版權都留給了瑪麗,這也是她應得的。
怎耐天嫉英才,佛萊迪在四十五歲時死去艾滋病引發的肺炎,戀人吉姆陪他走完了最後路,願天堂里從此沒有孤獨。
一代搖滾巨星就此落幕,不,在歌迷的心中他永遠不會落幕!是非對錯終成傳奇,只是他和他的音樂註定成為永恆,成為樂壇永不隕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