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大學時期作品: 全劇組8人, 成本不到4萬, 卻拿了最佳影片

隨着電影《我不是葯神》的成功,作為監製人之一的寧浩又一次佔據了大眾的視線。

被稱為“鬼才導演”的寧浩曾執導過《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等多部優秀電影,每部都是優口碑價作。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寧浩在2003年自編自導的大學畢業作品——《香火》,也是其個人繼學生時期《星期四星期三》之後的第二部導演作品。

這部電影曾獲得第4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也為寧浩之後的電影生涯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香火》丨2003

導演 / 編劇:寧浩

主演:李強

由於拉不到投資,寧浩不得已使用了全素人的演員陣容,即使整個拍攝劇組也僅有8人。

就連拍攝的設備,也還是從朋友別處借來的一台手持DV,整個拍攝及製作成本也不到4萬。

整部影片故事發生在山西省的一個小村——南小寨村裡。

在這個以殺羊為生的小村裡有一座小寺廟,廟中年久失修的佛像有一日塌了。

為了修繕佛像,廟裡唯一的和尚開始了坎坷的籌款之旅。

他來到宗教科希望得到撥款修建,但是宗教科的科長說沒錢,幫不了這件事,讓和尚去找文物科的小安,可與此同時和尚卻又清楚地聽到他跟別人說要修建教堂。

無奈之下,和尚只好來到文物科,誰知文物科的小安一聽到他的來意就拒絕了,說這件事不歸他們管。但小安靈機一動又多說了一句他們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回收古舊窗框,讓和尚還不如回去找找有沒有能回收的窗框呢。無奈之下,和尚找到他開發廊的表哥,看看有沒有好的辦法。然而表哥卻勸他還俗來跟自己一起工作,心懷佛系信仰的和尚當然拒絕了,表哥只好給衣衫襤褸的和尚一點錢救濟生活。為了籌款,和尚回去之後拆了寺廟的窗框又一次來到文物科,小安說這個窗框應該是明清的,能值個2000塊左右,但是現在文物科沒錢,給和尚打了個欠條讓他年後再來拿錢。等着修繕佛像收取香火錢來維持生活的和尚只好向師兄借錢,但師兄也說自己沒錢。師兄還勸和尚別在那個破廟待着了,不如來自己廟裡入股,和尚拒絕了,說自己還是想修廟。之後和尚又想找表哥幫忙,卻被人告知表哥因為髮廊涉黃早就捲鋪蓋跑路了。這時候和尚看到有人在賣藝乞討,於是他打算通過化緣來籌錢。和尚揣着“功德簿”來到城中化緣,走遍整個小城後終於化到了1350元錢,然而這時,警察懷疑和尚涉嫌詐騙,將其帶到了派出所。

和尚和3個小姐被關在一個房間里,和尚苦嘆這就是時間因果,小姐們聽着有點若有所思,為了積德便提出她們給錢讓和尚修佛像,和尚卻拒絕了,說這不合適。很快派出所查清楚和尚身份後就將放他放出來了,但是由於國家禁止僧人化緣,所以公安又將他化緣的錢全部沒收了。身無分文的和尚來到街上被一個小青年拉住了,小青年給錢讓和尚佯裝算命來撮合他和女朋友。

和尚受到啟發,買了本算命的書就在街頭擺攤做起了算命先生,卻不想算命的收入最後又被一群流氓給搶走了。

百般惆悵下,和尚沒辦法只好回家。在回家的途中,他遇上一個三輪車司機,信佛的司機想請和尚為鄰居家癱瘓多年的妻子做法治病,和尚答應了。他來到鄰居家裡後,拿出在街邊用12塊錢買的小佛像,說這是五台山大師開過光的法器,可以幫助他們家。最後,和尚以3000塊的價格把小佛像賣了出去,終於籌夠了修佛像的錢。

過了一段時間,佛像修好之後,和尚在寺廟裡舉行開光儀式。但出乎意料的是,和尚卻被公路局的人告知說小廟正好在村裡將要修建的“致富路”路基上,過年之後就要被拆掉,還說和尚當初送去文物科的窗框不是古物,讓他取回去。看着牆上大大的“拆”字,以及不停縈繞在耳邊的“阿彌陀佛”唱經聲,和尚愣在原地一陣茫然。

影片的一大亮點便是全程使用山西方言對話,不僅具有濃濃的地方特色,同時也讓這部電影更具有現實色彩。

片里的和尚並不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無欲無求的出家人形象,他雖懷有對佛的信仰,卻並沒有嚴守佛教戒律,而是在坎坷的修佛像之路上被社會這個染缸一點點地異化變質,最後失了本心。

該片具有強烈的現實諷刺意味,片中一邊渲染社會進步的美好氛圍,一邊又展現了和尚為3000塊佛像錢而歷經的種種曲折以及諸多人性醜陋,強烈的對比不僅揭示了小人物為謀生計而被世俗逐漸扭曲異化的價值觀,同時也揭示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舉步維艱。

雖然影片只是講了一個小故事,但故事中發生的各種事卻讓人看了之後感慨頗多。

不得不說,寧浩在大學的時候,就敢拍此類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確實值得欽佩,這也註定了他不會是“凡人”。影片就介紹到這裡,最後還是強烈推薦影迷朋友們可以親自找來影片觀賞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