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跨越30年的《大約在冬季》:喜歡只心頭一熱,愛卻心頭永痛?

人的一生,“有的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的人見三次就夠了。”

01.愛情,有時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個美麗的錯過

1991年的北京,在齊秦的演唱會外,來自台灣的攝影師齊嘯,因女友沒來,把演唱會的票送給素不相識的北師大學生安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從此兩人相識、相知、相愛。

安然是個未諳塵世的少女,認為相愛就要在一起;安然也是齊秦的歌迷,喜歡那首《大約在冬季》。而齊嘯是個沉穩的成年人,肩上壓着親情、責任的重負。

她們第一次見面,是聽《大約在冬季》這首歌而相識。之後,他們買專輯、送海報。原本以為這就是一場可以廝守到老的美麗愛情。

然而,他們的愛情相識於冬天,也結束於冬天。

由於齊嘯的家庭狀況,不得不一次次地分開,“別離是常態,相聚是奢華”!也因為各種原因,兩個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但彼此把這刻骨銘心的愛深深地埋在了心裡。

張愛玲在散文《愛》中寫道,“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正巧趕上了,那也沒有什麼別的可說,唯有輕輕問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

如果可以,誰都想做彼此的唯一,但是這世界上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如果。

影片最後,彩蛋里的姑娘說,“我以為他是我的來日方長,但是突然之間,他卻成為我的大夢一場。”曾經愛過的人,永遠活在我們的青春記憶里,永不褪色,也將永遠溫暖!

世界上最美好的相遇是錯過,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給過我們溫暖的人。

正如歌詞里唱的那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未來日子裡

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02.當不能擁有時,除了珍惜與懷念,還要體面說再見

“沒有你的日子裡

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

你要保重你自己”

整部影片可以從《大約在冬季》的歌曲着手,安然和齊嘯讓我們親身體會到那種靈魂的契合,但我們同樣看到他們因為各自的難處而無法在一起。不論如何,他們最後分手是十分體面安然的。

還得曾經的那部《前任3》嗎?也是一段凄美又做作的愛情故事。

只是他們的分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戀愛的迷人和殘忍。兩個人也會用盡假裝不愛的把戲,拚命去愛那個要離開的人。

孟雲和林佳,是兩個寧可只要驕傲也不願意先服軟的人,相愛相殺,不停地作死,就差有個人罵醒那些不懂珍惜的人,“看,你們這些傻逼,就是這樣把感情毀掉的。”

他們明明有很多次複合的機會,或許只是孟雲的一句“別走了,我愛你”,又或者林佳的一句“我發燒了,接我回家吧”。

林佳收拾行李時候的不舍與做作,走得很慢,關門也留足了迴旋的餘地。孟雲的冷酷裝得卻很成功,沒讓對方看出一點捨不得,隔着窗帘牽掛還看着她走了。

孟雲只關注林佳獨自旅行的那張全身照是別人拍的,卻看不到林佳胸前的海豚項鏈是愛的信物。林佳只在意孟雲肯花多少時間來陪自己,卻不明白孟雲努力工作都是為了麵包足夠多。

明明彼此還深愛着卻不願讓對方知道。一個在擔心,假如再次先服軟,就會重蹈覆轍;一個在堅信,寵愛她的終究會回來陪伴。

林佳跟孟雲,你以為我不會走,我以為你會留,最後,他們說散就散了。

愛情很美好卻又是那麼脆弱,林佳與孟雲五年的戀情豈是因為出軌沒了感情而走散的。

也不僅僅只是因為缺少溝通,一個不願說,一個不願問;一個倔強固執,一個不願屈服主動。

《山河故人》中曾說過,每個人只能陪你一段時間。

無論是林佳將孟雲變得現在這樣優秀,還是因為孟雲才讓林佳知道了她自己更想要的愛是什麼。他們都互不相欠了。

每段愛情大抵如是,堅持五年的戀情,因為雙方都不願妥協而結束,結局雖並不完滿,但也深深給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記耳光。

分手了也請體面的好好說再見,不留遺憾。若還愛,也請勇敢一點,跟Ta說一句:對不起,我愛你!

愛得再用力,終究也無法走下去。

當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心痛到難以自持,徹底否定徹底忘記;還有一種就是心懷感恩,好好珍藏,放在心底。

林佳和孟雲是第一種,而安然與齊嘯顯然是第二種。

03.中沒有註定完美,卻註定了我們要繼續走下去

我何時歸故里

我也輕聲的問自己

不是在此時

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我們知道,就算知道了太多大道理,也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或許是我們對這一生要求太高,或許是一生中總有遺憾的原因吧。但生活總要繼續,即使不能和最愛的人在一起。

安然和齊嘯的愛情故事教會我們學會放手,也教會我們如何與自己和解。面對愛情的不如意,安然回頭望向了一直以來對自己無比關懷的男人。

這個男人一直以來默默站在她身後,用溫暖的懷抱接住她的所有。最終安然結婚生子,一生也很幸福。正所謂與其選擇一個你愛的,不如選擇一個愛你的似乎會更舒適一些。

而齊嘯回到台灣,回到熟悉的家庭里,照顧父親、撫養孩子,安安穩穩的生活。

安然與齊嘯最後的結局,與電影《後來的我們》里的方小曉和林見清不謀而合!

林見清遇見方小曉,是在他最窮的年紀里,他們相愛了。

兩個人住在逼仄的小隔間里,一同吃一碗泡麵,看到廢棄的舊沙發會一起撿回去裝飾生活,還一起面對過被房東趕出來的窘境。

可即便是在那樣的環境里,他們也覺得,只要是“我們”也是幸福的。

坐在舊沙發上,他們擁抱着看着對方,說希望時間停留在這一刻。

冬天的晚上,兩個人要等的公車怎麼也不來,見清心疼小曉挨凍,說我們打車吧——即便知道打一次車,夠他們吃兩頓的飯錢。

可是後來的他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十年後,重逢的見清問小曉:

我們當時沒有分手呢?”

“如果我們就是不管不顧在一起了呢?”

“如果你肯相信我,陪我堅持到最後呢?”

但是,現實中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有些人,錯過就是一生!

正如劉若英的那句歌詞唱的:“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一種人,他們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待,最終卻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里。”其實還有後半句,“也有一種人,他們會在往後的歲月中給你更長久的幸福,雖然他不曾來過你的青春。”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既然如此,何不告別對過去的戀戀不捨,釋懷內心的傷痛,把握現在的美好…

就像《後來的我們》中講的“即使嘗盡所有遺憾和錯過,我感覺到幸福,後來的我們,依然相信愛,用來愛。”

語非年:馬拉松愛好者,自律達人;文字抒寫內心,跑步窺探生活,致力於身體與靈魂同時在路上,隨性而不隨意的一枚追風女子。

註:原創不易,抄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