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百鍊鋼,化為繞指柔:98歲的抗戰老兵,為亡妻畫下六十年往事

饒平如是一個江西青年,高中時正逢抗戰,他投筆從戎,考上黃埔軍校,畢業後在迫擊炮連任排長,抗戰勝利,他解甲還家,與家中介紹的妻子毛美棠結婚,前往上海安家,生下5個孩子。

漫長的人生中,富有才華、工作嚴謹的饒平如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更曾在動亂年代經歷坎坷,可卻以內心的安寧與豐富,把家常日子過出了靜美之氣,他與妻子相愛六十年,當毛美棠在他們的鑽石婚前夕撒手而去,垂暮之年的饒平如“心中承受着無法言喻的苦”,為了不讓兩人之間的珍貴往事隨風而逝,饒平如為亡妻畫下了18本水彩畫冊,記錄下兩個普通人生活中每一個閃光或含淚的瞬間。


每天擦拭妻子照片的饒平如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畫冊被出版社編輯看到,以《平如美棠》的書名見諸於世,後來更曾發行到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

在法國,這本書很快銷售一空並進行加印,法國《觀點》周刊這樣寫道:“當我們的主人公,一位生於20世紀中國的普通人,在耄耋之年拿起他的畫筆講述一段偉大的愛情故事時,中國現代史鮮為人知的一面突然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完成這項壯舉的就是饒平如先生,在深愛的妻子離世已近十年後,他對她的愛情依然堅貞不渝。”

這是一部普通夫妻的愛情史詩,見證了20世紀中國億萬百姓的人生,真誠、豁達、堅忍而美好。他們的選擇,與那個時代很多平凡人的選擇完全一致,是這些普通人心中的信念,書寫了中國的歷史,支撐了我們的社會。

1、看到對鏡梳妝的毛美棠,解甲歸家的饒平如一見鍾情

1922年,饒平如生於江西南昌的一個大戶人家,他爺爺在前清曾任三品大員,到了他父親,仍是南昌的頭面人物。

毛美棠比他小3歲,是他父親朋友的女兒,饒平如後來回憶,他11歲那年,毛美棠曾來家中做客,饒平如記得自己給過她玩具,兩人呆過一個下午,不過,那時候他沒想到,這個梳着辮子的小姑娘,會成為他相濡以沫一輩子的妻子。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和當時的熱血青年一樣,饒平如欲以身報國,1940年,他高中還沒畢業,就前往江西上饒報考了黃埔軍校,被錄取後,父親並未阻攔,而是贈詩一首:“倭寇侵華日,書生投筆時”。



從上饒到軍校所在的成都,離家萬里,戰亂中交通不便,饒平如在綠書包上縫了四個白色大字“長征萬里”,他和同伴搭順風車、步行、坐火車,足足花了四個月才走到成都報到,去時還是秋天,到時已是冬日,來到軍校時,他身上還是短袖衣服,到處破爛不堪,17歲的少年書生,終於圓了自己的投軍夢。

一年後,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在國民黨第100軍63師188團迫擊炮營當觀測員,後升任2排排長,參加過湘西會戰等戰役,1946年,戰爭結束後,苦苦盼子歸來的饒平如父親從江西來信,讓饒平如回家結婚。

父親說,當年贈詩中還有一句“功成兒解甲,宜室拜重慈”,現在,饒平如已經為國家盡過青年的義務,該考慮個人生活了。

在外打仗時,也曾有人介紹過兩個姑娘給饒平如認識,可他都沒有同意。

饒平如回江西後,前往毛美棠家商量訂婚的事,90歲時,他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場面:“走至第三進廳堂時,我忽見左面正房窗門正開着,有個年約二十面容嬌好的女子正在攬鏡自照,塗抹口紅——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美棠的印象。”


面容姣好、神態婉柔的毛美棠,讓他一下找到了感覺。

確定關係後,兩人在南昌的湖濱公園遊玩,饒平如不好意思說“我愛你”,就用英文唱了一首當時很流行的《Oh Rosemarry I Love You》:

“Oh Rosemarry I Love You

I'm always dreaming of you,

no matter what I do,

I can't forget you.”

毛美棠聽懂了,羞澀地微笑起來。

饒平如的英文程度很好,晚年出版《平如美棠》時,曾用英文與外國編輯通信,寫下了他對亡妻的思念。

後來,他回憶,“我站在九江開往鎮江的輪船甲板上,看着那“滾滾長江東逝水”,憧憬着未來。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思慮起將來。”


毛美棠

他把未婚妻的照片洗印了很多張送給戰友,心裡很是自豪快樂。

2、曾是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結婚六十載,無論貧富順逆,都不能將他們分開

1948年,26歲的饒平如與23歲的毛美棠在南昌結婚,證婚人是江西省主席胡家鳳,來賓兩百多人,盛大的場面後來被饒平如用畫筆記錄下來。


饒平如總是讓着妻子,唯一的一次爭吵,他氣得砸碎了熱水瓶,美棠就在床上哭起來,過了兩三個小時,饒平如走過去拉着美棠要道歉,可美棠卻噗哧一聲笑了起來,此後,他再沒向妻子發過火。


毛美棠

後來饒平如到貴州安順工作,他們一時找不到住所,安身在一間改建的小亭子里,亭子里沒有桌椅,四面都有窗戶,饒平如記得,中秋之夜,兩人斜躺在床上一邊啃月餅、一邊思鄉,月光從四面窗戶照入,傾瀉在他們的床頭與樓板上,這也是他印象中最美的一次賞月。


在亭子里,他常常吹起口琴,毛美棠用報紙捲成話筒,放聲唱着:“浮雲散、明月照人來,團圓美滿今朝醉”。饒平如說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1951年,因為算命先生說饒平如“平生最利東南”,他帶着妻兒來到上海,讀了個會計學習的夜校,不久到江寧路上的大德醫院做會計,還兼職做當出版社編輯,每個月薪水240元,是一般人的八九倍,毛美棠請了個保姆,撫養他們的五個孩子,生活過得安定而富足。


不久,他們開始經歷時代給予的磨難,1958年,饒平如因為曾是國民黨軍官,被送往安徽六安的一個農場“勞動改造”,一去就是22年。


毛美棠給農場里的丈夫寫第一封信附的照片

從來沒有外出工作的毛美棠出去找工作,一個月工資只有18元,因為她帶着5個孩子,國家給了她9元補助,靠這27元工資,她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獨自養大了5個幼小的孩子,為了補貼家用,她賣掉了母親陪嫁的5對金鐲子,還找些臨時工的工作來做,曾和男勞力一起到上海博物館的工地搬水泥,一袋水泥50斤重,讓她從此落下了腰傷。


妻子過世後,饒平如想她時,就會前往上海博物館,在台階上坐一坐,他說:“這個台階裡面,我也不知道哪一塊是她抬的水泥,但是我知道,她為了給孩子,為了生活,她背啊,可能她的腰腎臟受損了,恐怕也就是這樣引起的。”

1959年的饑荒年間,饒平如在農場里出現了全身浮腫,無葯可醫,毛美棠省吃儉用,給他寄來了一瓶乳白色的魚肝油,他把半瓶魚肝油倒在熱氣騰騰的米飯里,米飯又香又軟,兩天後,浮腫就消失了。

她也經歷過絕望的時刻,小女兒記得有一次半夜醒來,看到母親跪在陽台望天禱告,她實在是無處求助了。

但就是這樣她也不肯與勞教分子饒平如離婚,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她都忠實地履行了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義務。

每年過年,是全家人團聚的日子,回上海前,饒平如總要準備大半個月,買糯米、花生米、芝麻、菜油等食物,足足120斤,千里迢迢用擔子背回去,到家後,毛美棠炒好瓜子、蒸好咸鵝,孩子們放聲歌唱,饒平如拿出自己的口琴伴奏,他們家一直非常喜歡音樂。

因為內心珍惜妻子的付出,曾當過軍人的饒平如在妻子面前總是顯得很溫順,哪怕妻子生氣責罵他,他也感覺甜蜜,傻傻地笑。

孫女不解地詢問他,他說:“我對奶奶柔軟是因為愛,我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很勇敢也是因為愛,我愛這個國家。”

3、相思始覺海非深,無數珍貴時刻成為筆下圖畫:你的付出永銘我懷

分居22年間,饒平如與毛美棠寫了上千封來往書信,他把這些信件都鎖在一個木箱子里,有空就拿出來看看,信上並沒有什麼柔情蜜語,都是些柴米油鹽、艱辛度日的煩惱,但這種煙火氣,更讓饒平如感受到愛情的真實。


1979年,饒平如平反後回到上海,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做編輯,每天陪毛美棠一起買菜、一起摘毛豆,溫馨的家庭時光並沒持續多久,辛苦多年的毛美棠落下了腎病、腰病、糖尿病。

1992年,她開始慢慢失去記憶,神志不清,清醒的時候她會呆望着饒平如,難受地說:“我死了你可怎麼過?”

從結婚起,饒平如就沒有操心過家事,家中事事由毛美棠安排,曾經的富家小姐,被歲月砥礪,做得一手好飯菜,擅長精打細算過日子,也導致饒平如的生活能力很差,十分依賴妻子。

在毛美棠生病的16年里,饒平如一刻也沒有離開。


妻子清醒時想吃杏花樓的馬蹄蛋糕,他連忙騎車去買,買回來時妻子已經忘記了此事。

美棠得了尿毒症,他在家中自製了家庭腹膜透析設備,每次要先準備半小時,先擦乾淨天花板,再噴福爾馬林、用紫外線燈照,之後再開始透析。每天四次,他堅持了四年,從來沒有出過一次錯。美棠去世後,他很難過,原本以為自己還可以再堅持十幾年,沒想到上蒼沒給他好好回報妻子的機會。

2008年3月19日,離他們60年鑽石婚紀念日還有5個月時間,毛美棠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在徐匯區中心醫院,醫生和護士圍成一圈,美棠躺在病床上,在人縫裡找到了十幾步外站着的饒平如,眼角流出了一滴眼淚,饒平如擠到病床前,握住她的手,幫她擦了眼淚,不到一分鐘,美棠的手變得冰涼,監測儀上顯出一條直線。後來,他把這一幕畫成了《最後一滴眼淚》。


失伴的饒平如陷入深深的悲傷與回憶中,幾個月後,他開始試着用一張張豐子愷風格的圖畫,去記錄自己與妻子之間的一點一滴。

他畫了足足五年,18本他親手裝訂的畫冊里,有無數他認為值得紀念的高光時刻,那是一對平凡夫妻之間的心靈史,而這個人史、家族史的背後,卻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國家史、民族史。


2013年,《平如美棠》一書出版後,洛陽紙貴,接連獲得了新浪中國好書榜2013年度最感動圖書、鳳凰讀書2013年度典藏書等幾十個獎項界。

平如與美棠的愛,不僅是情,更多是義,是夫妻之義、家國之義,是一對夫婦對家庭的忠誠與傳承,兩個平凡人對民族命運的承擔。正是無數對普普通通的平如和美棠,才令中國人的文明和價值觀得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