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飄飄》:陳果的底層敘事與秦海璐的電影之路

《榴蓮飄飄》:陳果的底層敘事與秦海璐的電影之路

01機會總是稍縱即逝,一步決定一生。

2000年一部電影問世,它是香港導演陳果出品的《榴蓮飄飄》,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導演,他總喜歡聚焦社會底層與時代變遷,曾以回歸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聞名。

而如果再次細究的話,有後97三部曲,又稱為“妓女三部曲”《榴蓮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三夫》。當然,這些電影都不可能在公映場合觀看,即使斬獲獎項無數,也只能算是“地下電影”。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電影《榴蓮飄飄》,而就是憑藉這部電影,秦海璐斬獲當年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女主角,當然這還是秦海璐的處女作,那年她剛剛畢業。

當年秦海璐在是否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態度是猶豫不決的,因為其中的角色不太陽光,最終決定她出演,也算是邁出了人生第一步,而正是這一部讓秦海璐的演藝之路變得文藝而順暢。

當然,電影本身卻沒有如此好的命運。

《榴蓮飄飄》屬在中國境內偷拍非法電影。對此,電影局向香港導演陳果提出了警告,並致函香港導演工會希望引起其足夠重視。

02電影中的人與事,不僅那時上演,至今也未停息。

在電影《榴蓮飄飄》中,秦海璐飾演的秦燕,是短期赴香港的暗娼,即需要在短期內賺到更多的錢,然後返回大陸。而她的故鄉之上的人們,尤其是故鄉四鄰的人,也都覺得她能夠去香港,註定是有出息的,那是表現在金錢之上的。

只是,在秦燕的身心上,也存在着猶豫不決,她不斷行走在公寓、短租房以及各種私人場所,依靠出賣自己的身體,換取客人的歡愉,從而能夠贏得金錢。

她在香港,結識了一個叫做阿芬的女孩。他們有相似的身份,一個是偷渡,一個是短期簽證。阿芬是在那裡上學,而秦燕卻是需要短期離開。身份的相似,友誼的產生,甚至讓兩個人都有了惺惺相惜的狀態。

結局上,他們都再次回到了大陸。不同的是阿芬為了上學,秦燕為了賺錢。這樣的分野里,似乎也是導演的追問,行進在世間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到底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金錢的原罪感,金錢帶來的至上感,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像秦燕這樣做的人,不僅那時有,其實至今也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邏輯,與其投之以鄙夷的神情,不如分析背後的產生社會原因。

緣何選擇如此?只是金錢至上的理念導致,也是“笑貧不笑娼”導致,而金錢至上又是如何來的,無非是從改革開放帶來的,這本身沒錯,但往往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如今的中國社會,難道不是變成如此的現狀了嗎?人們獲取金錢的手段已經不再重要,功利主義至上原則下,結果才是重要的。

也是由此,《榴蓮飄飄》里,當秦燕回到故鄉時候,再次見到那些原地踏步走的同學,她可謂是感慨萬千。

03越接近底層敘事,越透露現實基因,越不為主流所接受。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人的選擇似乎沒有太多的對與錯。落腳到《榴蓮飄飄》的秦燕,她做出這樣的選擇,她回到故鄉後的路在哪裡,電影沒有給出解答,或許在觀眾的內心都能夠想象到。

再出去,也無生存技能。再回去,也已經看不上家鄉的一切。向前走,融不進。往後退,回不去。這是多麼無奈的境遇呢?

在導演陳果的電影語言中,秦燕的活法是現實的,但這種現實又是隱蔽的,且是灰色的,是見不得人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敘事模式,浸透着現實因素,為主流社會所不容。

這也是奇葩和悖論所在,明明是存在着的現實,卻又裝作看不見。導演拍攝成為電影,旋即宣布如此拍攝也是非法的。這種“睜眼瞎”的姿態,無疑又是自欺欺人的。

但拋去這些因素,僅僅從電影本身看,《榴蓮飄飄》依舊不失為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只是要觀賞卻是要費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