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品演員再到金馬影帝,離開趙本山之後,范偉走了怎樣一條路?

2020年春晚節目單公布的那一刻,人們仍未在名單中找到那個熟悉的名字——范偉。

掐指一算,他已經離開春晚整整十五年了。有的明星僅僅只是提起名字,就能夠立刻在觀眾腦海中唱大戲,而范偉顯然就是擁有如此能力的,一個實力派的大明星。

作為一個明星,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按理來說應當知足了。可范偉卻並沒有選擇停留在人們的刻板印象當中,他主動跳出被“符號化”的自己。在離開趙本山之後,他開始尋求一條屬於自己發展的人生之路。

范偉這個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可謂是詼諧幽默,憨厚老實;舞台下卻很謹慎,不苟言笑,儘管話不多,但胸中有丘壑。對於自己的成名之路,他一直都看得非常透徹。

在趙本山手下,確實能獲得不少好的資源,但是,同時也意味着,這一輩子就只能和東北二人轉扯上關係,想要真正提升自己的藝術才華,還需要有勇氣跳出這個圈子,這也是當初很多人對范偉離開趙本山所不知道的隱情。

我們不妨追隨一下范偉的人生軌跡,同時看看他在離開趙本山後,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事業巔峰的。

1.16歲學習相聲,十餘年曲藝團生涯

作為一個底層人物,范偉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和高度實屬不易。

1962年9月2日,范偉出生在瀋陽市大北區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父母都不是搞藝術的,家境很一般。不過,誰也未曾料到,老廠房裡居然能夠飛出一隻金鳳凰。范偉人生的改變,和一個人有很大關係,這個人就是陳連仲。

16歲時,他拜瀋陽曲藝團的陳連仲為師,開始學習相聲。當范偉拜師時,陳連仲評價他條件一般,能不能成,都看天意。儘管心中沒譜,范偉還是一頭磕到地上入了行。

1983年,他成為一名正式的相聲演員,進入了瀋陽曲藝團。當年17歲的他是團里年齡最小,資歷最淺的,在排資論輩的曲藝團里,他根本就沒有上台的機會。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之下,范偉主動出擊:既然等不來好的相聲本子,范偉就索性自己寫本子。

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范偉開始了自己的創作。儘管作品寫得不出色,但他卻因為認真,而受到了團長的賞識,團長推薦他上全國相聲大賽,又將他培養為團里骨幹。

2.攜手趙本山,成就十年春晚黃金搭檔

范偉的人生轉折點在1995年。這一年,他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並且與趙本山合作表演了《牛大叔提干》這一小品。此後的10年間,范偉和趙本山成了黃金搭檔,每年的春晚小品中,都能看到二人的身影。

多年的小品生涯中,《賣拐》顯然是濃墨重彩的一章。在《賣拐》未出現之前,范偉和趙本山搭檔的小品,大多數時候都是諷刺特權利益者,無論是村長還是鄉長,都是手中握有權力之人。

而《賣拐》則劍走偏鋒,讓一個裝傷充楞的人屢遭對方戲弄!這樣的小品能夠被觀眾們接受嗎?這是當時所有參與制作的人員內心的疑惑。後來,人們發現,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賣拐》這一小品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績,范偉自此被“封神”。

3.《賣拐》之後,再無小品演員范偉

在小品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後,范偉卻毅然決然地離開趙本山,決定單飛,開創自己的一片天。不少人說范偉離開趙本山是因為他不想再當配角,綠葉雖好,紅花更艷。作為一個演員,成為主角是一生的夢想。

或許當年范偉的確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范偉是個文化人,他有太多隱於心裡的,想要表達的東西,短短几分鐘的小品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他要謀求更大的突破!

在單飛之後,范偉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了拍電影上。他拍的那些電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喜劇,更多的是可以觸及人心靈深處的一些作品。大大小小的角色一簍筐,范偉好好地過了一把戲癮。

儘管知道打破觀眾固有印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范偉卻一直沒有放棄。他對每一個角色認真負責,對細節極致要求。

在《看車人的7月》中,為了能夠飾演好一個河南農民,范偉專程帶妻子去鄭州,找當地小伙一句一句地糾正自己的口音。儘管最後票房不高,但對范偉而言,他已跳出了自己給人留下的,只能搞笑的印象,開始了新的征途。

4.演藝圈摸爬滾打,最令人驚訝影帝

演藝圈摸爬滾打數十年,范偉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範式幽默”。

在演了無數角色之後,范偉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角色,《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丁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