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大家過得都很一言難盡。
感動、振奮、憤怒、無奈,各種情緒交替跌宕。
2020的開頭,被映襯得格外魔幻現實。
這番景象,與20年前的一部老劇,倒是產生了些微妙的暗合。
魔幻,是它的表象。
現實,是它的里子。
很多人被它拙劣的特效勸退。
也有很多人被它超前的創意折服。
它曾一度被蓋章曠世雷劇,但隨着時間推移,為它“平反”的聲音越來越烈。
不久前導演宣布要重新剪輯,期待的聲音更是排山倒海。
在這個三觀瀕臨瓦解、心情起落不定的時候,是時候聊聊它——
《西遊記後傳》
必須承認,時至今日再看《西遊記後傳》,它的確算是一部大膽、前衛的作品。
也正因如此,扣響掌聲和罵聲的扳機,都很一致——
顛覆。
對國人來說,《西遊記》並不陌生。
無論哪個年齡段,都是它的目標受眾。
動畫片、電影、電視劇,各種版本層出不窮。
但幾十年改來改去,故事情節始終圍繞“取經”落筆。
要說不同,無非就是妖怪更多樣、經歷更離奇、主角人格更現代化。
少有的神作《大話西遊》,揭示了孫悟空這個大眾心中第一燃的英雄,悲劇性的那一面,觸摸到了苦海愛恨的宿命感。
但,整體框架,也沒有逃出西行路上。
而《西遊記後傳》,直接將故事設定在取經之後。
這個命題,並不好操作。
繼續降妖伏魔?着實老套。
整日誦經念佛?又略顯無聊。
於是,乾脆干票大的——
佛界遭遇浩劫,妖怪鳩佔鵲巢。
無所不能的如來,甚至放棄抵抗。
拋下一句“定數”,就當場圓寂,轉世投胎凡人。
魔頭無天,不戰則勝,成為統領三界的“佛”。
當正義善良的神,全部關押冥界,法力盡失。
當邪惡狡詐的魔,披上神的外衣,上崗經營。
當“假”成了主流時,“真”也就成了假。
除了情節足夠顛覆,主角設定,也全然不是原著的樣子。
孫悟空。
在這部戲裡簡直高光全開。
雖然保持了一貫的剛正不阿,但不像以前那樣好鬥衝動。
關鍵時刻尤其冷靜清醒,智商更是全程在線。
妖怪假扮成觀音引他入坑,他察覺情況不對,不慌不惱,繼續做戲。
一連拋出幾個問題,待對方步步上套。
然後層層分析,當面揭穿。
只說聰明,還不夠。
他還有一腔正義,敢挑戰權威。
遇到不公,哪怕對方是佛祖,照樣當面痛罵。
這種兼具熱血和理智的男主,國產劇已經消失了好久。
唐僧,從以前面慈心軟的戰五渣。
變成了思維靈活、身手矯捷,危急時刻能獨當一面的大俠。
眾神被困,他不再等待悟空搭救。而是主動請纓,勇闖輪迴隧道。
即便失去金身,化為肉體凡胎,也在所不辭。
豬八戒,也不再是遇到點小事就嚷嚷着散夥的慫包。
在悟空被關進黑暗之淵時,四周都是沸騰的弱水。
是他冒着性命危險,蹚過弱水救下大師兄。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怕是如來。
看慣了他正襟危坐的模樣,想不到轉世後的他,竟有了七情六慾,開始談起了戀愛。
而且,還是轟轟烈烈的三角戀。
先是和性情直爽的白蓮花(沒錯這是真名)山盟海誓,又和溫柔可人的碧遊仙子你儂我儂。
渣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蓮花,讓我們好好地在一起吧
碧游,我愛你,我真的愛你
後來他碰到了謝大腳五真,也沒能控制住自己。
圖源:@花椒電影
這麼一看,《西遊記後傳》似乎只是借了原著的“皮”,然後重新造“骨”。
而且,還是一副反骨。
把筆給你,你敢這麼寫嗎?
顛覆之下,為何還能得到好評。
因為它在重鑄的框架內,構建了一個閉合完整的故事。
而且,塑造的角色,個個立體而豐滿。
不管是神也好,魔也罷。
在這部戲裡,都有了人性。
你無法用“正”“邪”去簡單地定義他們。
魔頭無天。
這個和拜月並稱童年兩大哲學家的奇男子。
他一心想要推翻如來,統治三界,建立新的秩序。
看似十惡不赦,罪大惡極。
但,他遁入魔道的經歷,卻透着無可奈何——
三萬三千年前,無天的前世緊那羅,也是一名菩薩。
那時,他聽從世尊安排,前往南部傳教。
當地的大祭司,給緊那羅開了個條件:如果他能在三天之內,成功度化城裡的三大“難纏”,就准許他傳教。
三大難纏,一是小偷阿溜,二是惡霸阿刀,三是妓女阿羞。
三天後,緊那羅成功使得偷不再偷,惡不再惡,妓女從良。
但,大祭司沒有兌現諾言,不僅不允許他傳教,反而要殺掉他。
阿羞為了救下緊那羅的性命,獻身給了大祭司。
但,阿羞曾向緊那羅承諾過:絕不再出賣身體。
於是在救下緊那羅之後,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她自殺了。
這理應是功德一件,而佛祖卻認為緊那羅六根不凈,將他逐出佛門。
人間的風塵女子,都肯為他獻出一條性命。
天上的得道神佛,卻吝於施捨一分慈悲。
緊那羅曾經堅守的信仰、教義,此刻通通坍塌。
他開始質疑佛教那套高高在上、卻不理人間疾苦的倫理道德。
儘是虛偽,處處浮華。
就這樣,他一念之間,從佛到魔。
你以你的死
來證明天上虛無的神
是多麼齷齪
但,更有意思的是,他這魔,入得不徹底。
他還保留了善的一面。
無天在向唐僧講完自己的經歷後,靈魂深處另一個善良的自我被催生出來。
時不時和他進行顱內掰頭。
也因為這尚未連根拔除的善念,無天對唐僧、孫悟空他們,也多了幾分惺惺相惜的感慨。
相比複雜、但善惡都有其道理的無天,至高無上的如來,卻讓人覺得偽善而虛假。
三界面臨滅頂之災,跑路去談戀愛不說。
閉塞和雙標也讓人大跌眼鏡。
第一集,師徒四人取經歸來,論功行賞,各自封佛。
大殿之上,孫悟空突然陳冤——
他發現涇海龍王被奸人陷害,慘遭玉帝賜死,懇請如來出面陳情。
如來掐指一算,就清楚了事件真相。
承認他的確是冤殺的。
然後呢?
不表態,不站隊。
——“從長計議”。
他的意圖已非常明顯。
如來最得意的兩位弟子,見狀也站出來加以阻攔——你找錯部門了。
悟空不服,再三懇切請求,甚至痛心疾首地指責那些獨善其身的看客。
恐怕我們便不再是佛
而是助紂為虐的惡漢
想不到反倒觸怒佛祖,意欲將他正法。
多虧眾神求情,才保得性命。
是如來想通,被說服了嗎?
當然不是。
他一早就知道事情真相,為何推三阻四,遲遲不願主持公道?
他要“穩”,要明哲保身。
哪怕真相再清楚不過,他還是有一整套道理為自己脫責。
天界與佛界一向友善和睦
我不能為此小事失彼大計
人命關天的冤案,在他眼裡,不過一件“小事”。
比起公平正義,他更希望不生事端。
在這層邏輯下,如果問題無法解決,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可恥。
但,有用。
冤死的亡魂,不過是個數字。
兩界的友誼,才是所謂大局。
哪怕這表象的和平,是粉飾出來的。
與如來相比,孫悟空,是另一類人——
佛的道義究竟是什麼,他不在乎。
唯有真理和正義,才值得堅持。
哪怕小白龍心灰意冷,決意放棄,他都不肯罷休。
奔走天庭,勇闖地府,收集涇河龍王被冤枉的證據。
再一次大鬧天宮。
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如來踩着點到了。
一同遲到的,還有他的“正義感”,他幫龍王澄清了冤情。
小時候看到這,慶幸如來終於回心轉意。
現在再看,反而心頭一冷。
拼死拼活的是悟空,坐享其成的是如來。
他既幫玉帝解決了砸場子的悟空,又順水推舟主持了公道。
兩界友誼,看來又增一筆。
這部劇瓦解掉的,不只是人設、階級。
更是觀念,是信仰。
這是《西遊記後傳》的高明之處。
它打破了角色非善即惡的設定。
正與邪,佛與魔。
不再是純粹的對立。
而是具體到人的複雜互搏。
重溫這部戲的時候,飄飄越來越覺得:
無天和悟空,某種程度上,是一類人。
他們都能為了自己堅持的“正義”,拚死守護。
也都心存善念,竭力維護蒼生平安順遂。
如果說,悟空比無天更高明的地方。
是他的堅持。
是他的不妥協。
在他被如來冤枉的時候,在他隻身大鬧天宮的時候。
他沒有因為這些神仙的愚蠢、自私,而放棄自己的道義。
在無天掌管三界,向他示好求和的時候,他也沒有被唾手可得的名利地位而誘惑。
最後一幕,尤其動人。
悟空救出所有的神仙,趕到靈山和無天一決生死。
雙方僵持不下,眼看時限將至,如果不制服無天,他將繼續統治三界。
關鍵時刻,鎮元大仙說出了打敗無天的秘密——
原來,孫悟空就是那第17顆舍利。
唯有殺身成仁,方能擊敗無天,重回三界和平。
孫悟空知道真相後,沒有任何猶豫,毅然赴死。
自始至終,都以一個虔誠的衛道者姿態,維持着心裡的公理與正義。
小的時候看到這裡,飄飄都忍不住淚目。
如果按照如來所說,一切都是定數。
那麼悟空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而這個孤膽英雄,背負着三界的期望,毫無怨言地拯救蒼生於危難之中。
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成長的重量。
無天和悟空,都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
但,前者更重視的,是我要實現我的理想。
為此不惜犧牲一切。
而後者,是理想通過我,得到了實現。
他們也不畏懼犧牲,哪怕是自己。
飄飄曾以為,在當下的社會。
像孫悟空這樣的後者,應該不會再存在。
可是,這個春節,我卻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斗戰勝佛。
白大褂,是他們的鎧甲。
手術刀,是他們的金箍棒。
明知前路危險,可能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當然,我也看到了不少所謂的神。
當現實衝掉假象,醜惡原形畢露。
當正邪錯位,黑白錯亂。
我們感到的,除了害怕,更有迷茫。
還剩什麼,可以相信?還有什麼,值得託付?
這段簡短的歲月,可能最終只會演化成歷史書中微不足道的一筆。
但飄飄仍然希望,我們能記住當下的感受。
記住感動,記住熱血。
記住眼淚,記住不甘。
記住眼前的安穩,記住遠方的哭聲。
記住“人生曾有如紙屑般脆弱,還不如一片花瓣曾經鮮艷”。
等到十幾二十年後,當我們擁有話語權時,依然能回想起——
這個寒冷的冬日,心裡曾住着一顆滾燙的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