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用黃軒騙光我眼淚, 還說透了中國人的愛情?

中國人的愛情,還能不能搶救一下了?

年輕人恐婚,中年離婚,老年失婚,戀愛來不及談,熱吻倒比愛情還快。

整個世界都在說我愛你,整個宇宙都在尋找一顆紅豆,人人都渴望愛,個個都怕被愛傷害,愛情成了這個時代人類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是絕世毒藥。

好像一夜之間,除了為愛人清空購物車,中國人都忘了怎麼表達真心。我們學會了互撩,卻忘記了愛情。

可馮小剛這老炮兒沒忘。

他說,“大冬天的,溫壺好酒,聊聊往事,別悶,一口一口,慢慢的喝。”

一場相濡以沫的愛情釀的酒,酒香沿着電影散開來,愛情那點事兒,好像就都明白了。

馮小剛怎麼就把中國人的愛情都拍透了?

《只有芸知道》。

5G時代,愛情比光速來得還快,走也一樣

5G時代了,下一部愛情片只用一秒,可天長地久卻越來越奢侈了。

一組婚姻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離婚率連續15年上升;離婚率高達38%,100對夫妻登記結婚時,38對夫妻登記離婚。

有媒體出來打臉,說數據太片面,中國人沒那麼愛離婚,最多只是離婚率在不斷攀高,結婚率在下降。

好像還是在說:中國人的愛情,越來越靠不住了。

看娛樂圈,這一年雙宋離婚了,具惠善和小狼狗老公撕得天昏地暗,那是韓國,國內的文章馬伊琍散了,鄭爽疑似分手了,流量明星們在綜藝里愛得海枯石爛下一秒就“藥丸”,最後成全了流量陶冶了愛情。

這代人可以用表情包、美圖、歌詞、視頻、網文鏈接說愛你,土味情話曠古絕今,可愛情就像一場人設崩塌的大型表演,家暴的騙婚的每天刷爆朋友圈,大大降低了年輕人的愛情意願。

相親嗎?不去。結婚嗎?不想,不值得。

馬雲說,“婚姻的算法,最後就是‘算了吧’。”

可當愛情好像只剩下算法,這代年輕人直接就——愛情,算了吧。

什麼是中國人的愛情?馮小剛早拍明白了

萬物互聯,但人類孤獨。愛情萬歲,但生活現實。人生太疲憊,愛情請隨便。

中國人愛情這點小九九,馮小剛其實早就拍出來了。

一句話,就是中國人的愛情,浪漫是面子,現實才是里子。

馮小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觀眾眼裡都是個喜劇片導演,可是他那些廣為人知的喜劇電影,拿掉喜鬧的外殼,裡面藏着的恰是中國人愛情的內核。

來段馮小剛愛情倒敘。

2008年的《非誠勿擾》,講的是"愛而不得",舒淇飾演的笑笑得不到前男友的心,葛優飾演的秦奮看似抱得美人歸,但他心裡明白,不過是“湊合著過,跟誰不都一樣”。

電影優美的北海道鏡頭裡全是現代都市男女情感彷徨的影子,幽默融入相親時代的秦奮替都市男女笑出了現實的悲涼:談戀愛特方便,但愛太難了。

1999年《不見不散》里的葛大爺還沒那麼愁苦。

這是一個流落到美國的兩個北京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雖然一直耍着貧,可那份溫馨感動看得人心裡沐浴着加州的暖陽,葛優徐帆最後那場以為要墜機之下的激烈舌吻戲,葛優的假牙都被徐帆嗦了出來,觀眾撫掌大笑,可笑得心裡踏實。

這場戲讓人聯想起《甲方乙方》中,葛大爺和劉蓓那場片尾婚禮揭蓋頭咬蘋果的戲,嘴唇碰到那一刻,演員都笑場了。

可觀眾收貨。

這是馮小剛拍出的中國人愛情的另一面,不管在北京還是在紐約,甭管嬉笑怒罵的發小還是萍水相逢的歡喜冤家,笑過了鬧過了,咱中國人的愛情到最後還是透着人間煙火。

可這還不算看明白了馮小剛心裡的愛情。

導演的初心,往往在處女作里藏着。

1994年上映的《永失我愛》,郭濤、徐帆和劇雪演了一段個體司機蘇凱巧遇空姐林格格,快結婚了發現得了絕症,為了不拖累愛人,選擇主動分手的悲劇愛情。

之後很多年裡,馮小剛再沒拍過悲劇愛情故事,他對愛情的那份執着,也藏在了這部電影里。

這些年來,馮小剛電影里中國人的愛情,有現實,有利己,有算計,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反倒顯示出愛情真實的樣貌,他說著笑話抖落出了中國人心裡那點兒情感困惑,不去炮製好夢一日游式的美夢,反倒拍盡了普通小人物愛情里的人生況味。

中國人的愛情困惑不是愛情不完美,而是不完美中的愛情怎麼整。

總覺得馮小剛對愛情想說的話還憋着沒說完。

這次,他算說明白了。

“執子之手生死契闊”,黃軒一演,我就懂了

馮小剛的這份愛情答卷,就是《只有芸知道》。

這次他要說的,是中國人愛情里的“與子偕老”。

憋了這麼多年,洗凈鉛華以後,馮小剛終於去掉了所有的嬉皮笑臉,老老實實說出了心裡頭嚮往的愛情。

他拍了自己摯友的真實故事。

張述是馮小剛年輕時在部隊的戰友,也是馮小剛十多年的搭檔。

為什麼把這個真實的故事拍出來?

馮小剛路演的時候說了句話:我已經62歲了,想拍一部美好的電影,不是每一個人的婚姻和愛情都是美滿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渴望一份美滿的愛情。

可《只有芸知道》的愛情美滿嗎?

這是電影最關鍵的問題。解開了這個問題,中國人的愛情,就明白了。

拍這個故事,馮小剛不搞笑了。

開場那句“小芸,我一直在等你”已經震得人心頭一顫。

演繹這個故事的,是黃軒和楊采鈺。我知道,你們想起了什麼。

可看《芳華》的時候,最打動我的,是許多年後,郝淑雯給劉峰看照片那一幕。

郝淑雯和蕭穗子先看了林丁丁的發福照,篤定此時的劉峰,一定不想再愛這個女人了。

可是黃軒飾演的劉峰接過照片後,看着顏值消褪的林丁丁,卻微微笑着,就好像他手裡的照片,還是林丁丁唱《一條大河》時被他愛上的樣子。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馮小剛會找黃軒來演隋東風。

一部情不知所起的電影,需要一個一往而情深的男演員來演。

電影就像新西蘭的陽光一樣,不急不緩地,透過陽光與林木,漸漸灑到觀眾身上,一個貧嘴自來熟但不煩人的北京男孩,遇到一個美麗大方的紅衣少女,一切來得如此自然,愛情就是“我會盡我所能,讓你過上最好的日子。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肉,你吃燕窩”。

可故事在這裡一轉——愛人如雲飄走了。

電影也在這裡抵達了另一個層次:隋東風的選擇,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中國人愛情的圓滿。

在雙重倒敘結構的故事裡,人到中年的隋東風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他帶着妻子的骨灰跋山涉水,一路遠行。

悲嗎?但馮小剛的鏡頭、音樂依然是淡淡的,沒有狗血沒有刻意煽情,反倒透着一股離別後的溫暖。

看着黃軒臉上的傷感與堅定,觀眾才更明白女主羅芸曾對他說的,“房子、車子都不能給我帶來安全感,只有你能給我安全感”。

黃軒在路演的時候,提起原型人物張述也一直在拍攝現場,看着看着就哭了。

“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苦!”黃軒看懂了原型人物,那份愛就被他演進了那首笛子曲里,人在最大的悲傷下是哭不出來的,需要藉著什麼,釋放出來。

而拍了那麼多電影以後,馮小剛不再問兩個相愛的人為什麼不能在一起,他想告訴觀眾的是,愛是什麼。

對於這個時代的許多年輕人來說,這麼愛是傻缺,但對於馮小剛來說,這是把美好的東西堅持到底。

有人相信嗎?

還真有。

真不少。

有人捨不得離開。一對老人,看完了還相互攙扶着,意猶未盡得駐足屏幕前。被現場觀眾拍下放上微博,在大熒幕左下角留下一對模糊的身影。

有人笑了。說看完爸媽給他發短信,”語重心長一本正經讓我好好過日子。”後面打了一串哈哈哈哈哈,但打字的人,也許其實已經偷偷哭了吧。

有人哭了,說電影 “像寒冷冬天裡溫暖的一碗熱糖水,暖胃更暖心”。

有人驚了,說“原來現實中還有這麼溫暖美好的愛情。”

有人羨了,說“年紀越大,反倒越羨慕那些把波瀾不驚的歲月,過出溫情脈脈的夫妻。”

還有人看着別人哭了,“坐在我旁邊的爺爺頭髮已經白了,一個人來看的,頻頻拿下眼鏡擦拭眼角的淚水,可能是勾起了某些回憶吧。”

這些哭了笑了的人,或許都看出了自己的愛情。

5G時代,愛來去如閃電,但真正的愛情,連命運都拿他們沒辦法。

電影不僅僅是一則溫暖愛情故事,而是始於愛情,相信愛情,最終超越愛情,抵達愛情的真相。

在一個人人忙着撒糖的甜寵愛情時代,電影好像一個另類,帶觀眾品嘗的是淡然的含蓄之美。

它告訴觀眾的中國人的愛情真相是:不是說愛情一切都完美。而正是它透着的遺憾與無奈,所以更可貴。

人人都說,愛情“太難了”。活着太難了。

這也是電影打動我,比一般愛情片牛逼的地方。

它不是說,愛情能讓生活更容易。

而是說:愛讓活着更有意義。

就像隋東風,就像張述。

什麼是中國人的愛情?就是在現實的人間煙火里,去尋一個圓滿。

看到最後淚流滿面的觀眾應該明白了,隋東風的愛情,是圓滿的。

因為所謂“與子偕老”,並不是兩個人相伴活到老才算數。

帶着對一個人的思念活下去,也是咱們中國人的與子偕老。每一個日子都算數。

電影名字中的芸同“雲”,有着縹緲的意蘊,就像太多人心中,現代人的愛情,飄忽不定, 但“雲”看似聚散無常,其實最恆久。

當隋東風最後讓愛人“隨東風”而去,活着的人證明愛的方法不是為愛而死,而是為了你好好活着。

有人可能會問,隋東風的愛,值得嗎?

但愛就是別問值不值得。

馮小剛用愛情釀的酒,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