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味道”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看似荒謬, 卻是真事改編

印度教義認為廁所是不潔之物,家裡萬萬不能有廁所。反倒是田野外面,廣闊天地非常清潔。按照印度教的邏輯,正是由於他們太愛乾淨了,所以不能接受在家裡有廁所。

由廁所引發的婚姻危機,一個在我們看來相當荒誕的主題。

這部電影被媒體盛讚為——改變6億印度女性的命運的神劇。電影《廁所英雄》是改編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納利不堪忍受戶外如廁的折磨,婚後第四天從丈夫家逃走,聲稱如果沒有一個獨立廁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機構聞訊後,為她建了一個廁所,廁所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她才又回到了家。

電影原型在我們看來荒謬的不可思議之事,卻成為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廁所英雄》中能被稱為“英雄”的壯舉。新婚次日賈婭發現一個嚴重問題。凱沙夫家裡出於宗教信仰,家裡根本沒有廁所,不能過正常的生活,當地婦女成立了尿壺婦女會,每天天明前一兩個小時到田野去方便,女主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方式,要求離婚,電影就此圍繞廁所展開。

建廁所不困難,困難的是腐朽落後的傳統文化猶如銅牆鐵壁,無法被打破,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電影不單單是談論廁所,更是在討論文化變革和思想轉變。從小在思想開明的家庭長大的賈婭無法接受像動物一樣在野外方便,於是對凱沙夫提出不解決廁所問題就離開的要求。她的丈夫凱沙夫絞盡腦汁,想出很多權宜之計,蹭別人廁所、蹭火車廁所、甚至鋌而走險偷公共廁所,但有一次,去火車上上廁所的時候,因為有人堵住了廁所門,女主在裡面出不來,結果火車開動了。

突破重重傳統桎梏,為心愛的人建一座廁所。

電影中,反對在家裡建廁所最大的頑固派就是男主角的爸爸,這使男主陷入了一邊是父親一邊是妻子的兩難境地。在弟弟的幫助下,採取了各種措施均以失敗告終。

電影的最後是男女主以離婚為代價來促使印度廁所的改革。女主有自己獨立思想,勇於發聲,敢於反抗不合理的制度。男主不惜與父親甚至是整個社會傳統觀念為敵,在那“我決定為你而抵抗全世界”的誓言下,他排除萬難去找政府要求在村裡修建廁所,女主為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鼓動婦女們遊行,強烈要求修廁所,最終政府同意修建廁所,人們的傳統觀念得到改變,男主女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