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平因欠張藝謀246萬被限高, 曾出品《英雄》的新畫面影業怎麼了?

近日,張偉平因欠張藝謀246萬巨款被限制高消費。

據悉,製片人張偉平因未在指定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向張藝謀方面支付246萬的票房分成款,而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須的消費行為。

張偉平是張藝謀合作多年的老搭檔,合作過《我的父親母親》《英雄》等多部影片,擔任製片人。張偉平旗下公司新畫面影業,曾邀請張藝謀擔任藝術總監。

新畫面自成立以來,與張藝謀展開長達十幾年的“一對一”合作。此次二人就票房分成問題對簿公堂,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債務糾紛,也是電影行業市場遇冷的縮影。

從《英雄》到息影三年

新畫面無法自主的巔峰與沒落

1989年,張偉平為張藝謀電影《有話好好說》投資2600多萬,最終僅獲800萬回報。而得到發行權的董平轉手獲利4600萬。張偉平決定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

1997年,張偉平以經營航空食品、醫藥和房地產生意的資產在北京成立“新畫面影業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出品、發行。張偉平任董事長,張藝謀任藝術總監。

成立後,新畫面先後投資拍攝了張藝謀執導的《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影片,獲得了國際電影節和國內多個電影獎項,在藝術上取得重大成就,但在經濟上仍沒能獲利。

2002年新畫面參與制作發行的《英雄》斬獲票房2.5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商業大片時代”。隨後,新畫面乘勝追擊,相繼推出《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獲得市場成功的影片,成為推動中國電影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重要力量。

之後張藝謀執導,新畫面投資拍攝的《三槍拍案驚奇》票房2.61億元;《山楂樹之戀》以1.6億元的國內票房成績創造國產文藝片的新紀錄;《金陵十三釵》國內票房6.1億元,位居2011年華語電影票房榜首,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就,張偉平在影視行業站穩了腳跟,二人也被稱為“黃金搭檔”。

不過,新畫面將所有資源押在張藝謀身上的做法未免過於冒險。

在張藝謀擔任奧運會總導演期間,新畫面影業甚至息影三年,不拍一部作品,對其他合作機會,也予以拒絕。對於張藝謀的影片製作,製片人張偉平甚至“一不看賬本,二不看劇本”。

這種基於彼此信任和默契的合作,超越了商業層面。一旦信任破裂,對新畫面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欠款糾紛已長達4年

行業規範已成發展痛點

早在2015年,張偉平和張藝謀就因《三槍拍案驚奇》票房分成款分配問題對簿公堂。導演張藝謀認為新畫面影業違反約定,未向自己支付1500萬元分成款,而張偉平方面則表示不拖欠張藝謀片酬及分成。

2015年9月,朝陽法院一審判決要求新畫面影業賠付張藝謀《三槍》分成款1500萬元;次年北京三中院判新畫面付張藝謀《三槍》分成款246萬餘元;經過雙方多次提起上訴,最終法院判新畫面付張藝謀《三槍》分成款246萬餘元。

2019年10月張藝謀向朝陽法院申請執行,張偉平未履行給付義務,被法院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須的消費行為。

對影視行業來說,欠款並非個案。

2014年導演高群書發微博討薪,“欠我導演酬金尾款和主演張立憲全部酬金的《神探亨特張》出品方之一,北京緣鑫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亦即本片製片人趙廣忻先生,催了半年多,屢次答應很痛快,但您就是以各種理由不付。只能在此喊話了:請儘快付清欠薪。”微博被轉發近千次,引來不少網友圍觀。

如果說高群書事例只在小範圍內發酵,編劇蘆葦則把這一亂象推到了前台。

蘆葦曾參與被稱為“國產影片高峰”的《霸王別姬》與《活着》的編劇工作。其參與劇本創作的《紅櫻桃》在1995年的電影市場環境下,創下了近4000萬票房。但身為編劇的蘆葦分文未得。

在接受採訪時,蘆葦說:“《紅櫻桃》開始時由瀟湘電影製片廠負責,但後來瀟湘把這個項目轉給了另一個單位,那個單位就一直拖着不給稿費。編劇沒地位,在中國,任何一個編劇都是流着眼淚在寫作,國內影視作品質量不高跟這有直接關係。”

從導演到編劇,無一倖免。不論是關於劇本和薪酬、還是票房分成,引發的糾紛已經嚴重影響了行業工作者的積極性和熱情,威脅行業良性發展,成為前進中藏匿於腳下的毒瘤。

張藝謀與張偉平的親疏背後

是整個影視行業的由熱趨冷

張藝謀與張偉平從親密無間到分道揚鑣,二人的糾紛也反映出中國電影商業時代資本市場的變化。

貓眼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4億,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8億,2018年為607億,增速由22.9%降至8.7%。

此前連續多年的高增長吸引了大批資本紛紛入局,行業總盤不斷擴大,但是催生的泡沫也不少。

內容供給本質上與市場需求和票房增速的不相符得到了市場反饋,“圈外”資本大量賠錢,紛紛出逃,資本市場達到冰點。中國電影行業從高速發展進入降溫期。

“電影行業資金大幅減少,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道出了殘酷的行業現狀。

再加上政策緊縮及“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稅務風波”等影響,市場採購量驟減,行業金融監管加強,稅務查收趨緊,引發行業持續震蕩。

目前,曾經高達千億市值的萬達電影只剩300多億市值,華誼市值也一路跌至了100多億,近兩年,影視股大面積縮水,整個產業遭遇寒冬。

2019年以來,全國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從全國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減少27%,劇集數量下降了30%。

同時演員明星的生存現狀也不容樂觀。橫店開機率下降,當紅藝人迪麗熱巴等無戲可拍,只能在綜藝露臉。周迅、章子怡、湯唯等電影咖也紛紛“降維”拍攝電視劇。

短暫遇冷是必然的。國內電影市場經歷了10年的快速擴張後,存在很多行業亂象。其暴露的一系列不規範操作和引發的連鎖反應使得影人們能夠重新審視市場,審視資本,審視自己。

這必將成為中國電影在工業化進程中趨於規範理性的重要階段,我們期待一個良性環境的到來。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