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環境拍出浮躁的爛片, 國內影新視人的希望在哪裡?

有人說,電影看得是“質感”,電影看得多了,對名導演、明星扎堆這種事越來越不敏感,反而對影片會不會講故事、能不能引發共鳴有更多的要求。

對一部影片的評價往往是很“感性”的,甚至某個鏡頭角度不佳、某位演員表演齣戲,這部影片都有可能淪為觀眾眼中的爛片,更別提那些專業影評人一致看好、票房特別慘淡的文藝電影了。

得着是個不怎麼挑片子的人,只要題材、導演、主演、話題、熱度佔了一樣,都要急頭白臉、囫圇吞棗的看一眼。不過,有些影片很難能讓人克服“快進”的衝動,哪怕是不能快進的影院里。說歸來,不入大多數觀眾的法眼,根本原因是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

回想了一下,得着很久沒看過國產小成本電影了,最後一部小成本片還是被網友戲稱《流浪地球》前傳的《最後的日出》。有些作品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蹭熱度的山寨貨、一看海報就知道是打擦邊球的情色片,除了浪費觀眾的時間和票錢,真不知道該怎麼正確的形容它們為何而存在。

想要以新人的身份,迅速獲得影視圈的關注,國外的做法是拍軟科幻、實驗電影、風格化的短片,但在國內,這條路行不通。

平心而論,礙於成本、眼界、把控力、演技等方面的限制,小成本電影想要一鳴驚人是很難的,這也是新人導演、年輕演員很難單純的靠作品,就能在影視娛樂圈出人頭地的原因之一。

於是,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大家一窩蜂的蹭熱點、走捷徑、打擦邊球,拍出了東西很難糊弄得了大多數觀眾,最終,小成本電影中的絕大多數,要麼是“院線一日游”的失敗產品,要麼在視頻網站中靠着誘惑十足的海報和挑逗的故事梗概,多騙一些播放量。

浮躁的環境影響了影視人的心態,這種浮躁通過影視製作的全過程,最終通過作品傳遞給了觀眾。但對於觀眾來說,片子好不好,看了就知道,不好看的作品宣傳炒作得再好、說得再完美,也很難引發積極的“口碑效應”,陷入小成本爛片的泥潭,再也走不出來。

得着覺得,越是影視圈的新人、越是拍小成本電影,就越應該精益求精、強調風格化和自我表達,靠着好作品獲得好口碑。《哪吒之魔童降世》、《無名之輩》、《我不是葯神》這些影片證明了,只要你的眼界夠高、能力夠好、表達慾望夠強,一樣能在魚龍混雜的國內院線中獲得超乎想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