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六千字的小說改編成了電影,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魅力何在?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挪威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的一部童話小說,韋斯·安德森很喜歡這個故事,於是萌生了將其改編為電影的念頭,並且採用了定格動畫這種形式,精彩的改編讓這部電影熠熠生輝,一舉獲得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這是對該片最好的褒獎,當然也與韋斯在電影呈現形式、敘事方式和內容改編莫不可分。

原著小說其實是一個簡短、帶有強烈寓言性質的短篇小說,一共只有18章,1.6萬字,在細節描述上不見得多麼的詳實,卻構成了一篇令人值得回味、雋永深刻的小說。小說深刻之處在於對人類貪婪、自私內心的刻畫,而狐狸爸爸則表現為絕頂聰明、因為生存需要而偷東西的形象。狐狸一家被充分的擬人化,似乎這已經不是人與動物的故事,而是兩種高等智慧生物的對決。有意思的是,狐狸一家在最後的競爭中竟然勝出了,這無疑是對人類智慧和高科技手段的諷刺。

韋斯導演除了在電影畫面呈現上別具匠心,在故事選擇和擴展上也非常用心,為此他曾經到羅爾德居住地生活過一段時間,體會他創作地周圍的生態環境,並選擇了一顆樹作為狐狸的住所,這就是影片中那棵黃土堆上的溫馨家庭。這個故事之所以感人,在於所有角色形象是如此的生動,觀眾可以在故事中體會到角色的喜怒哀樂,儘管主角是一群狐狸,卻有如《動物莊園》頭領豬驅趕人類一樣,完成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所不同的是,豬最後是失敗的,可是狐狸卻成功了,這也是“了不起”的應有之意。

今天,我就這個小說的改編開始,談談韋斯如何將小說元素移植到電影之中,又是如何講好一個電影故事的,主要分為敘事方式、角色形象、行為動機、視聽營造這四個部分來表現電影的魅力所在:

01、以主要角色狐狸先生開場,交代敘事六要素,讓整個故事跌宕起伏,充滿了看點。

小說中以博吉斯、邦斯和比恩的歌謠開頭,描述了他們的卑鄙、小氣,以此引出狐狸爸爸。逐步引入由於狐狸爸爸的偷竊行為導致的憎恨和報復,並以此為主線進行延續,可是卻缺乏了對主要角色的刻畫過程,不利於觀眾理解。

電影需要有一條主線,圍繞主線展開故事情節,韋斯將這條主線定為了狐狸爸爸的成長。由此以狐狸爸爸和媽媽為開場,他們一起出生入死偷東西,而當狐狸媽媽告訴丈夫自己懷孕時,影片的第一個思考點出現了:狐狸偷竊是否為必然的結果。

小說的起因就是狐狸偷食物,但是對這種偷盜緣由的刻畫是膚淺的,所有的歸因都集中在人類的“壞”這一個方面。因此電影第一句開場就是小說想要表達的人性貪婪:

“比恩、邦斯、伯吉斯,一瘦一矮一胖子。三個壞蛋真是壞,模樣雖然不一樣,沒有一個不貪財。”這就是附近的孩子見到他們時常常唱的一支兒歌。這首歌其實正是點題之義。但是為了構建心中對於美好的嚮往,又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歸於人類,所以影片中首先交代了狐狸的本性:他一直有偷東西的惡習。而這種惡習並不僅僅是因為生存,這樣就模糊了人類懲罰行為與狐狸貪婪行為的界限。

在情節上,小說在設定了狐狸為小偷之後就滿足於此,剩下的主要故事就成為了人類與狐狸之間的戰鬥,但是電影還要講究深度,需要鋪設有趣真實的故事情節,於是狐狸媽媽在懷孕之時會聲情並茂地懇求丈夫不要在偷竊,而在狐狸兒子艾什教育方面則要求他好好學習,在兒子懂事後,想要為爸爸從人類手中偷會尾巴。這些都是為了讓故事流暢且感人。

除了主線外,加入了幾條輔線來凸顯角色,比如狐狸兒子艾什的成長線,就是基於主線情節的延展,他和表哥克里斯托弗森從對立到友好,正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人生叛逆期。這個階段他喜歡頂撞父母、不服管理、父母讓往東偏往西,對人生、朋友各種不滿意,在電影中包括嘲笑表哥的打坐和表哥生病的父親,嫉妒狐狸姑娘艾格尼絲對於表哥的愛慕,不願聽父親和他說的各種道理。

但是我們發現在與父親歷經磨難後他長大了。他可以在表哥的指導下自學空手道去營救表哥、敢於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並擺脫了負面情緒的困擾。這些都表明艾什已經從迷茫少年成長為心胸寬闊的有為青年。

父親同樣如此,在小說中,正是父親對生活條件的改善引來了殺身之禍,一家人在地下挖洞躲避人類的追殺。這其實是相當兇險的,但是電影卻表現出了悠閑快樂的逃亡生活。小說中狐狸媽媽已經餓到快要咽氣,電影中卻是人類逼迫狐狸爸爸重操舊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所謂的“了不起”是對於家庭的貢獻和付出。

02、圍繞主線情節增加不同角色及性格刻畫,讓每個角色都生動形象,個性十足。

小說將所有焦點都集中在狐狸爸爸身上,而忽視了他的家人,大家知道他有老婆和四個孩子,但是他們是什麼性格,成長中有何煩惱?小說並沒有給出自己的思考。

但是電影的情懷是多元的,韋斯想要講出一個好看故事的同時想讓觀眾有所感悟和思考。於是,在小說中,狐狸爸爸原本毫無描述的四個孩子成為了獨生子艾什,另外加入了表哥克里斯托弗森,以此來映射多子女家庭的矛盾衝突。圍繞兩人加入了很多相關角色,比如被表哥帥氣深深吸引的狐狸女孩,狐狸教練等。

我們可以看到艾什在運動天賦上與克里斯托弗森天差地別,而表哥厲害之處還在於輕鬆獲得女生的青睞,所以在各方面都勝過艾什一籌,更有趣的是狐狸爸爸的天賦沒有遺傳給艾什,表哥的遺傳還是來自媽媽那一系,這無疑增強了同齡孩子的競爭程度,成為困擾狐狸兒子的現實問題。

增設負鼠凱利的形象同樣是小說中沒有的,這個角色有些呆萌,經常聽不懂狐狸爸爸想要表達的內容,卻始終跟隨着狐狸爸爸行動。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狐狸外甥其實也想加入,卻遭到了狐狸爸爸的反對,這些行為既形象生活,又真實可信,讓狐狸的形象瞬間高大,增強了趣味性和懸疑性。

就連反派的老鼠都身材健碩,一顆大板牙裸露在外,儘管忠心耿耿,卻從來沒有喝過一口蘋果酒。小說對於老鼠的刻畫是簡單淺顯的,老鼠將比恩家的蘋果酒倉庫當做自己的家,他對於狐狸一家的偷竊行為深惡痛絕,可結果卻是被人類當做小偷。可以看出老鼠是兩面不討好的角色。對此,影片直接將老鼠設置為人類的幫手,在第一次偷竊時被狐狸打倒,第二次上門挑釁直接被殺死。電影刻意將人類幫手的下場演繹的如此悲慘,可是卻完成了他的畢生心愿,在臨死前讓他嘗了一口蘋果酒。這也體現出狐狸一家的善良。

狐狸爸爸在與人類決鬥之後離開的路上,發現了一條孤寂的狼,影片也用了黑色幽默的方式讓狐狸爸爸試圖和狼進行溝通,這在書中並不存在,可是電影卻讓這一生物界的死對頭形成對峙。遠方的狼在白雪皚皚的山峰映襯下冷漠高傲,與黃色土地映襯下溫柔善良的狐狸形象構成鮮明反差,狼在這裡代表“純粹的野生動物”,也就是沒有被人類馴服的動物,狐狸爸爸想要像狼一樣保持野性卻無法達到,最後不得不羨慕地留下一句“多麼美麗的生物”,狐狸此時成為了介於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存在。

對於人類的寵物狗也多次使用第一視角進行展示,當偷雞時,狐狸的藥丸投入到他的身邊,很快被吃掉,狗在這裡顯得無比愚蠢,而與愚蠢的狗相似的還有人類。當伯吉斯看到藥丸時,同樣用嘴嘗了一下,瞬間暈倒。這些情節的加入表明在與人類的對峙中,狐狸始終處於上風。他們看待狗的態度正如人類相似,可是人類的愛犬在大決鬥時卻反過來攻擊了人類,證明他們的理智程度實屬有限,再次凸顯出狐狸一家的聰明才智。

03、角色動機和行為方式進行修正,讓所有行為更加真實,從細節展現驚心動魄的各種場景。

小說中狐狸爸爸的偷竊是為了生存,為此他說到“你知道全世界有誰在他的孩子快要餓死的時候,也不偷幾隻雞?”,正是這些偷竊的食物給了他們活下去的機會。但在電影中,狐狸爸爸偷竊被刻畫為動物的本能,即使妻子不允許這種行為,狐狸爸爸還是照做不誤。媽媽阻止偷竊是出於保護家庭免受傷害的考慮,而爸爸是想改善生活條件外加追求刺激,影片就在這種高度緊張的氛圍中增強了懸疑感和緊張性。

小說中點明狐狸只是由於滿足孩子們生活的需要就被人類趕盡殺絕,而電影進行了深化,最開始狐狸就喜歡偷竊,這是一種年輕時的愛好,隨着孩子的出生,偷竊成為他為平淡生活尋求樂趣的方式,但就是這種屢教不改讓人類深惡痛絕,誓死也要殺掉狐狸一族,這種憤怒甚至牽扯到其他動物,相比之下,電影中對於人類行為的動機和目標明確,就是要報復性的剷除後患,為此他們動用鏟車、槍支和各類工具。

小說中對於狐狸一家的互動是欠缺的,而在電影中,推動狐狸行為的主要動機就是家庭,兒子艾什想要成為像父親一樣的英雄,他也曾要求參加戰鬥但是被拒絕,嫉妒表哥運動天賦直到在危機中和解並共同竊取父親的尾巴。這裡面飽含了濃郁的父子親情,父親從最開始的不理解兒子,到被親情感化,甚至最後帶著兒子找到了商品豐富的超市,成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離不開溫馨家庭的環境,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妻子和孩子也陪在他的左右,幫助他克服危機勇往直前。

影片盡量在精神內核上向小說靠近,表現出狐狸爸爸人到中年的困惑,他追求自由不羈的生活方式,也渴望像狼一樣充滿野性,但是家庭一方面驅使着他努力奮鬥,另一方面也限制住他那顆熱愛冒險的心,於是他在親情的昭示下甘願放棄原來的想法並不斷付出努力。作者“為了親情而偷雞”轉化為“為了親情而不偷雞”,但是不變的是狐狸爸爸對整個家庭的責任感。

電影在行為動機上保留了小說中的感人之處,同時增加了更多細節刻畫,讓狐狸一家的行為順理成章,讓觀眾相信這種可能性,將情緒渲染進整部影片,這也是影片成功的關鍵要素。

04、視覺氛圍的營造,光線、色彩、鏡頭、對白精彩紛呈,構成了獨一無人的標識。

韋斯導演非常善於影像的表現手法,這些視覺化的呈現是脫離於小說的,也是小說情節無法展現的畫外之音。正是對於視覺化的獨特展現手法和精彩對白,才讓影片表現出高超的藝術審美特徵。在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荒誕的方式營造出人物的敏感與叛逆,並且用大量的經典台詞讓人物真實可信,這得益於他多年的積累和生活沉澱,也是才華的一種自然流露。

整部影片採用橘黃色調,構建出溫馨唯美的情景設定,與人類冷酷自私的黑灰色調構成鮮明對比,在展現狐狸親情時,大部分用的柔色光和多光源,在展現人類憤怒暴躁時,則多用表情、單光源進行展示。

儘管CG技術已經如此發達,韋斯還是採用了復古的定格動畫方式來創作,很多場景,比如着火、冒煙、開槍等,都採用了抽幀方式進行了刻意停頓,在視覺上一旦體會到這種“大巧不工”的藝術感,就會享受到這種因視覺暫留形成的特殊韻味。比如負鼠凱利轉圈的眼神,狗吃了迷藥暈厥的表現等,都能很好地表現出人物特點和情節效果。

這部影片還有意地使用了西部片對決的表現方式來展現戲謔的效果,這也是小說文字無法表現的氛圍,狐狸爸爸表現出的是“英雄以內心的正義感作為至高無上的價值標準”,雖然失去了代表榮譽的尾巴,但他還是以一種西部片中英雄對決的方式為動物們贏得了戰鬥的勝利,這種氛圍的營造和故事情節形成反差,增強了影片的娛樂性。

影片中還有很多睿智的話語是編劇特意編排的,比如狐狸爸爸一直反問自己的話“我是誰?為什麼是一隻狐狸,而不是一匹馬,一隻甲蟲或一隻禿鷹?怎樣才能讓狐狸永遠幸福不需要惦記一隻叼在嘴裡的雞呢?”顯然狐狸爸爸有極強的反思性,又比如狐狸兒子問教練“我一直這樣訓練會不會像父親一樣優秀”,教練說“你不必非要拿自己跟他作比較,你正在進步,我們得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有狐狸爸爸在被困山洞時說“我們要感謝那三個混蛋一件事:提醒我們要感恩,要關心彼此”。這些話語其實更像是人類說的話,但是在狐狸嘴中說出卻別有一番風味。

結語:基於小說,韋斯可以說改編成了一個角色性格鮮明、情節跌宕離奇、奇思妙想的世界,在電影中,動物擁有高等智慧,可以與人類相抗衡。這種設定讓彼此較量成為影片的看點。小說在描述中是傾向於狐狸爸爸的,從題目中的“了不起”就看出作者對於其讚賞的態度。在電影中,同樣沒有改變這種觀點和視角。所以在展現狐狸生活時,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讓狐狸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故事改編來說,這部電影不僅理順了整個故事的脈絡,加強了對狐狸角色的塑造,還帶給觀眾很多對於生活本質的反思,這裡面飽含狐狸對於孩子的教育觀、幸福家庭的美好以及對於人性貪婪、自私的批判。如果從狐狸視角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他所有的行為動機和情感波動,而如果站在客觀角度來分析各個角色的行為,更加能夠理解到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與不幸。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這其實就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所要表達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