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隊合體007,比優秀多一分,比驚艷少一分

007合體美隊,居然沒有打到上天入地、山崩地裂,而是來文縐縐的燒腦文戲?

居然還挺好看?

這部《利刃出鞘》,陣容相當驚人。

男主有著名的007(丹尼爾·克雷格)和著名的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導演是拍《星球大戰8》的萊恩·約翰遜,作品列表裡還包括《絕命毒師》《馬男波傑克》等9分以上神作。

“年度三強”、“衝擊奧斯卡最佳”等等宣傳語,讓人很懷疑是不是有為賣點而過譽的嫌疑,但《利刃出鞘》的整體質感確實相當可圈可點。

反轉、細節、群戲三位一體

與其說這部電影的看點在於007和美隊正面硬剛,不如說電影成功在群像刻畫。

人物龐雜,時長有限。

很容易讓眾人面目模糊、導致觀眾分不清誰是誰,但電影非常清晰,通過幾個細節就讓人記住角色的調性。

一,時間線、故事線、性格線並進,對比和互補型敘事。

警探的審問、談話,恰好吻合讓眾人面對同一問題、給出不同答案的對比模式。

關於經營出版公司的兒子無能這一事實,女兒憤怒遮掩“別想用激將法讓我說我們家的醜事”,女婿則一副巴不得滔滔不絕嚼舌根的姿態:哎呦喂我們家那小舅子可慫了呢。

親疏遠近關係、個性強硬與否,都表達得很清楚。

女兒和兒媳同樣恭維007你很有名,一個是打量式的冷淡、客套,一個是帶着調戲感的親昵、做作。

一句famous,就將一冷一熱、一個崩到快斷、一個虛榮花瓶的兩位女性角色,刻畫得很典型。

此前剛看完這位兒媳( 托妮·科萊特Toni Collette)主演的《難以置信》,戲裡她是一位帥氣又直接的女警探,和這部電影中判若兩人,難以相認、戲精本精。

護士小姐姐(安娜·德·阿瑪斯 Ana de Armas)的演技也非常可圈可點,秒殺一批小花毫無壓力,差點又沒認出她是《銀翼殺手2049》里那個全息投影女友。

更難得的是電影匯聚了一大群戲精,群戲很有品相保證。

此外,電影通過每個人的角色視角、不斷拼圖式回溯當晚發生的案件經歷;這原本也是偵探型案件的常規手法,《利刃出鞘》的優勢在於每一環節都乾脆利落。

視聽語言在線,群像演技在線。

二,高能反轉、細節紮實。

《利刃出鞘》的進度條里,設計了數次反轉。

一次是撕破老爺子的“自殺”假象,顯露出護士意外過失的真相。

一次是美隊飾演的孫子,聽完“真相”之後,決定幫助她奪得遺產、順便掙一些自己的分成。

一次是真正的真相水落石出,孫子兇相畢現、護士大獲全勝。

大反轉中又套着諸多小反轉,比如女傭之死的真相、祖母說“你這麼快又回來了”的前因後果等等,細節質感縝密。

護士帶着偵探走到後門附近,發現了自己的腳印,為防止暴露,她假裝聽不懂,一臉天真無邪“你說啥我聽不懂”走回來、破壞現場。

類似的有趣細節很多,讓電影的可看信息很密集。

或許是因為最近舒心醬看了太多反轉、對“反轉”模式本身心有厭煩,或許是因為期待值太高,《利刃出鞘》中的反轉,並沒有給我特別意外或格外驚艷的觀感。

但無論如何我都承認戲裡的反轉完成度很高、細節構建方式和呈現質感得很可取。

童話桂冠式的價值觀加冕

一,過於戲劇化的設定,割裂的次元壁。

老爺子割喉而死,是因為他以為自己藥物注射過量、即將在十分鐘里死去,為了保護無心之失的小護士,他快速設計了一套非常複雜的“死亡障眼法”,為此不惜自己割喉。

從常理而言,人縱使知道自己要死、也未必會毫無求生欲、如此乾脆利落對自己下狠手;就算確定要死,等着安樂死、也總好過割喉這樣血腥的方式。

老爺子為小姑娘付出太過、太多、太有羈絆,在人人謀求現實利益的不堪格局裡,這份過於乾淨、過於神聖、過於犧牲的付出感,反而顯得很怪異。

這比言情劇里“身家驚人的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還令人奇怪。

一家人吵吵嚷嚷面目可憎,這樣的戲碼錶現方式雖然誇張,但很合理、生活中這樣的恩怨隨處可見;但你見過哪家兒女一團糟,老爺子內心純潔如同上幼兒園的小天使?

好人壞人的分野,往往是偵探、刑偵劇的必要先決條件,但電影里切割的方式太極端,像是用次元壁強行分割。

二,童話式桂冠榮譽的肯定,雜糅現實質感。

這部電影反轉的價值基石,在於“善惡論斷”而非“血緣親疏”。

老爺子將畢生所有積蓄送給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小護士,將所有的不肖子孫們拒之門外。

是否能接受這個巨大的反轉再反轉,取決於是否認同這樣的善惡是非。

道理本身毫無問題,善良戰勝邪惡,美好的靈魂戰勝惡毒的慾望,問題在於,程度上很有障礙。

最直接的觀感,是這家人沒有惡到十惡不赦的地步。

除卻美隊飾演的孫子之外,兒子女兒等血親的問題都屬於個性瑕疵、人性貪婪,人性的醜惡感大於實質的罪惡。

兒子干過的最糟糕的事情,也不過是想說服老爺子將電影改編版權賣給網飛;因為這樣的理由就剝奪親生兒子的繼承權,轉而將所有財產給護士,這不叫善惡分野各得其所、這叫老頭子太古怪。

孫子這個角色,是真正的謀財害命、殺人誅心,但問題在於,美隊給人的好感濾鏡太強。

太習慣看他打架,哪怕他演一個非常不堪的花花公子,也總隱隱覺得這只是偽裝、他下一秒搖身一變還是要去拯救世界的。

電影的呈現上似乎也留有餘地,這個角色被拆穿之後持刀殺人、劇情內容本身兇相畢現,但演員的眼神、姿態似乎都不夠扭曲、不夠惡毒。

如果電影最終的結局是老爺子將所有錢捐獻給慈善機構,那麼“與世界為善”和“不給混蛋兒孫們”的對立,分野界限更清晰。

如果讓小護士黑化,和孫子來一出黑吃黑,最終勝利吞得財產,似乎也更為合理。

但電影最後的安排,依舊是007頒給她“因為你最善良、所以從此以後幸福生活在世界上”的童話結局。

這種童話邏輯式的加冕和現實質感糾纏在一起,讓電影有一種“善惡程度”跟不上“性質”的奇怪觀感。

無論如何,《利刃出鞘》依舊是同期院線電影中的品相最佳,豆瓣8.4也是同期最高。

比優秀多一分、比驚艷少一分。

當然,在好劇本動輒難產的境況下,《利刃出鞘》這樣的原創劇本、質感不輸偵探經典,已然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