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天等你》的魅力, 是裡面有我們大多數人的樣子

作者 | 貓叔

2011年,筷子兄弟在《老男孩》里唱,“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裡……”

2019年,騰訊獨播的網絡電影《我在春天等你》不僅告訴你春天在哪裡,而且就在春天等你。

當年在《老男孩》中看到的那種夢想和感動,在《我在春天等你》里同樣可以感受得到,而且來得更加洶湧澎湃。

沒有大場面,沒有華麗的鏡頭和炫酷的特效,沒有所謂的“互聯網基因”,題材也並非網絡“主流”,但《我在春天等你》卻成了網絡大電影里的一股“清流”。

在2019年的眾多網絡電影中,《我在春天等你》或許不是最惹人注目的那一部,但絕對是值得翻開網絡電影這一頁,用紅筆特意作出標記的那一部。

《我在春天等你》的魅力,是裡面有我們大多數人的樣子

如果要為《我在春天等你》總結兩個關鍵詞,那一個必然是“懷舊”,另一個肯定是“夢想”。

流行老歌、霓虹燈、磁帶、錄音機、復古海報……從造型到場面,再到背景音樂,《我在春天等你》一開場就充斥着各種懷舊元素,讓人應接不暇。

當然,所有的“懷舊”最終都聚焦到了波叔經營了三十年的“春天歌舞廳”。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歌舞廳,可以說是中國娛樂的前沿陣地,也是培養中國藝人的肥沃土壤。楊鈺瑩、毛寧、吳秀波、黃渤、陳楚生、龐龍、鳳凰傳奇······很多明星大腕,都曾跟歌舞廳有過交集。

隨着遊戲廳、夜總會、KTV以及更多娛樂形式的興起,歌舞廳漸漸變成了燈紅酒綠的傳說,最終成了一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符號,承載着屬於那個時代的青春和夢想。

《我在春天等你》講述的就是為了保護經營了三十年的“春天歌舞廳”不倒閉,老街坊們組成了一個奇葩的六人拉丁舞團“春天歌舞團”,並且在選秀中實現逆襲的故事。

這個“春天歌舞團”裡面,有落魄的拉丁舞選手,有一直沒有登台機會的女團練習生,有艱難維持生意的歌舞廳老闆波叔,有對初戀情人念念不忘的美髮店老闆娘,還有家庭主婦和麵包車司機。

一邊是當下庸俗的落魄的幾乎一成不變的現實生活,一邊是對美好過往的留戀和對夢想的念念不忘,而這種懷念本身就包含着對現實的強烈否定。

當“過去之美好”與“現實之平庸”殘酷碰撞時,於是就有了波叔的口頭禪“不認慫,就是干”,就有了林宇從“騙子”經紀人到拉丁舞者的回歸。

當花姐放下柴米油鹽站在舞台上的那一瞬間,這個並不漂亮的家庭主婦,似乎整個人都在散發著光芒,當張藝晴終於鼓起勇氣穿上一直不敢穿的演出服又蹦又跳時,相信所有懷揣夢想的人都會熱淚盈眶。

這裡面每一個人物,幾乎都代表着某一類人群。對於年齡大一些的人來說,《我在春天等你》是一份重返記憶的心靈旅程,而對於身處都市叢林的年輕人來說,同樣是一種難得精神的慰藉。

所以《我在春天等你》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這裡面有我們大多數人的樣子。雖然夢想可能各有不同,但大家對於夢想的追求卻大同小異。

青春與熱血,友誼與夢想,隊友之間從敵對到友好,從磨合到默契,最後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產生的那種榮譽感,讓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當波叔轉身離開關門的那一刻,最後的一束光戛然消失,屏幕瞬間變成漆黑一片,所有人都心頭一緊,那關掉的哪裡是門,明明就是所有人的夢想啊!

結尾,當女神楊鈺瑩出現的時候,一句“好久不見”,彷彿一下子把觀眾帶回了從前,那個時代的記憶,又一次洶湧而來。

經歷了諸多坎坷,或許“春天歌舞團”的結局過於順遂了些,但那又怎麼樣呢?往事堪回首,未來不將就,挺好。

或許這也正是《我在春天等你》最觸動人心的地方,即使不再年輕,但他們從未老去,或許現實終歸平凡,但夢想永不褪色。

拐點已至:從網絡中來,到現實中去

雖然政策在號召、平台在引導,但不得不承認,《我在春天等你》這種“小正大”的現實題材,並非網絡市場“主流”題材。

但在《我在春天等你》總製片人、廣東珠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影視製片人劉佳笳看來,觀眾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數據分析出來的。不管是政策導向還是平台傾向抑或觀眾口味,都預示着市場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如何講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才是我們這個行業發展的未來。

《我在春天等你》總製片人、珠影影視製作公司總經理、影視製片人劉佳笳

網絡電影創作本應該類型豐富、題材廣泛,但實際上這幾年行業的發展卻呈現出了極其不平衡的趨勢,古裝玄幻橫行,公版IP稱霸,題材克隆化,內容同質化,劇情套路化,網絡電影缺乏創新,成為了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困境。

所以,雖然網絡電影誕生已5年,但在主管部門和主流審視體系中,網絡電影一直被看作是快餐式的消遣文化,是淺薄、沒有藝術價值的存在。

可喜的是,劉佳笳所說的“拐點”,其實已經到來。

今年市場上出現了《我在春天等你》《大地震》《我的爺爺叫建國》《毛驢上樹》《我的喜馬拉雅》等一大批現實主義題材作品,而且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審美水平和價值標準。

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現在,願意捨棄熱門題材嘗試新題材,在“不討好”的題材上“費力”下功夫,這本身就顯得難能可貴。

也正是像《我在春天等你》這樣不斷推陳出新的嘗試,才撐起了網絡電影的多元化和多樣性。

行業總是在嘗試和創新中前進。如果說過去幾年大家對網絡電影的關注還停留在概念探討、類型關注的話,那讓人欣喜的是,2019年網絡電影已經進入評價體系的探討、價值的發掘以及良好行業秩序的構建等更深層次的規範。

《我在春天等你》就是網絡電影經過市場化洗禮之後的回歸之作,它不再一味追逐熱門題材和視覺刺激,不再只是追求網絡點擊和票房分賬,而是還原電影本色,回歸到電影創作本身。雖然是網絡電影,但取材於現實,最終又回歸於現實。

正如劉佳笳所說,“打動觀眾的永遠是故事和情感,而不是堆砌的視效”。

在越來越多像《我在春天等你》這樣的影片帶動下,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網絡電影行業正在建立一套符合網絡創作規律和主流價值觀的評判標準和價值體系,一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行業自律時代正在來臨。

洗牌加速:如何把握關鍵機遇?

在經過這幾年的蒙眼狂奔之後,網絡電影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沒有跟上觀眾觀影品位提升的速度, 所以導致網絡大電影的發展產生了一種詭異的短暫性停滯,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期”。

網視互聯(ID:wxs360)了解到,2018年有362家網絡電影公司暫時或永久被淘汰出局,這些公司在2018年全年沒有一部網大作品上線,但同時也有321家新公司入局。可見,網大市場新舊更替迅速而頻繁,越來越多的投機者無法適應當前網絡大電影複雜的競爭環境。

尤其在2019年廣電總局啟用“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系統”之後,網絡電影上線數量銳減,從開機到上線持續一年多已成常態。

但在劉佳笳看來,“這並不件壞事,行業的轉型和調整,對於真正喜歡這個行業的專業人來說,其實是機會。”

事實上,《我在春天等你》的高效確實讓人驚訝。

4月14日開機,10月21日上線,從開拍到後期再到上線,《我在春天等你》用了僅僅6個月。這種高效,源於出品方廣東南方領航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珠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對市場和政策充分的敏感度。

此外,作為廣東本土影視團隊,《我在春天等你》里無處不透露着創作者對於廣東的深厚感情,整部影片都散發著強烈的廣東地域特色,幾乎可以成為廣東獻禮祖國的一張文化名片。

劉佳笳告訴網視互聯(ID:wxs360),“廣東是中國流行文化的發源地,歌舞廳、選秀這些場景,曾經都是我們的時代印記,有群體記憶,有全國的共鳴性,我希望通過這些熟悉的場景,反映一群小人物勵志的故事,體現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狀態。”

廣電總局要求網絡電影要關注社會現實,投身改革大潮,致力復興偉業,以高昂的姿態擁抱現實,謳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果,以飽滿的熱情書寫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創作出富有濃厚時代氣息,充分展現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而《我在春天等你》,正是這樣既符合政策,又能夠引領市場的影片。

現在網絡電影市場的發展瓶頸是,主要消費群體在主導市場,主要生產群體在適應市場。

也就是說,觀眾興趣產生需求,需求衍生出市場,於是有了商業行為。大家跟着大數據在迎合市場,而還沒有做到引導市場,所以題材同質化才越來越嚴重。

但在劉佳笳看來,觀眾和網友其實只是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這個“喜歡”需要我們從業人員去構建、引導和開發。

網絡電影的活力和命脈在於創新,而創新的根本動力在於緊跟時代精神。

這就需要更多像廣東南方領航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珠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這樣的公司,能夠回歸、沉澱,不急不躁,不被資本裹挾,不被所謂的“市場”綁架,勇於嘗試新形式,敢於嘗試新題材,用專業講好故事,用“誠意”打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