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菊豆》: 與其在夾縫中痛苦掙扎, 不如毀滅

愛情總是給人以美好的想象,而想象常把這種感情無限放大。 一場無法實現的愛情就像美麗的肥皂泡,對着陽光它絢麗多彩,卻易於破碎。 肥皂泡破碎後產生的是魔鬼,他來自天堂,卻背負着地獄的使命,無邪的笑容下隱藏着邪惡,常常令人不寒而慄。

由張藝謀和楊鳳良聯合執導的影片《菊豆》以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為大背景,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閉塞山區愛與恨交織的故事。 影片從楊天白這個典型人物身上挖掘出社會最底層民眾的劣根性、落後性和封建性,讓人產生一系列關於封建思想對人性的摧殘的拷問。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動蕩不安,各種力量相互交織着,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菊豆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為了生計,被賣給年長的楊金山當老婆;楊天青從小父母雙亡,由叔叔楊金山帶大,不得不依靠叔叔尋求活路。 菊豆的到來,給楊天青帶來極大的情感衝擊,同是天涯淪落人,讓他們對彼此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從菊豆跨進楊家大門的那一刻起,悲劇就已經開始醞釀,菊豆的那句“你聽聽,豬在聽它的命運”激發了楊天青對眼前這個女人所有的激情。 在紅布染滿染缸的那一刻,一顆魔鬼的種子已經開始萌芽,這也註定了菊豆和楊天青戀情的悲劇結局。 他們一次次想要分開,最後卻還是在一起。 菊豆和楊天青的戀情是不倫之戀,他們不會得到幸福,他們的孩子楊天白也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這也就決定了楊天白只能叫自己的爺爺為“爹”、自己的親爹為“哥”,這是楊天白的不幸,也是楊天青的悲哀。

影片中的楊天白是愛情的結晶、魔鬼的化身,楊天白的命運代表了那個年代的荒誕、怪異。 他誕生於黑暗之中,生就了一副魔鬼心腸。楊天白從小就目睹了母親和“哥”的曖昧關係,他無法反抗這一切,只能用石頭砸窗子,那是憎恨和不理解。 楊天白在凄冷的月光中穿着一身黑色衣服,承擔著與他這個年齡不相符的壓力。 在影片中,楊天白的衣服大多以黑白為主,單調的黑白色代表着人物內心的壓抑。 在楊天白三歲生日這天,他穿了一身紅色的衣服。紅色代表着喜慶,同時也代表着邪惡、血腥。

楊金山對菊豆和楊天青的恨意無法遏制。 他恨菊豆的背叛,恨楊天青的不忠,恨自己的斷子絕孫,他將所有的恨意全都歸結在了楊天白身上。 在染池邊,他想殺了楊天白,那雙蒼老的手慢慢帶給天白死亡的氣息。 而此時出現了一個頗具戲劇性的鏡頭,小天白回身一轉,連連叫“爹”,這幾聲“爹”觸動了楊金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寧肯將天白當作自己的兒子,這也就註定了他最後的命運。 楊天白看着楊金山在染缸中垂死掙扎卻無動於衷,他的眼中先是掠過一絲驚恐,後是獃滯,到最後卻大笑了起來。那種笑令人不寒而慄,那笑容下隱藏着的是楊天白的真實面目嗎?邪惡的笑容使我們彷彿看到了黑暗幽靈做壞事後的得意忘形,看到了影片中所有人的結局。

楊天白一直在傳統與親情的矛盾中掙扎着,不知何去何從。 他在不正常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目睹着母親的曖昧生活,他一直生活在恨與迷惘之中。在沒有愛的世界中,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氣。楊天白活得艱難,活得痛苦,已經失去了愛的能力。 他對父親楊天青很冷漠,他與楊天青的“清清白白”是對他們極大的諷刺,他與楊天青以“兄弟”相稱更是命運的捉弄。封建禮教觀念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他們沒有衝破封建牢籠的足夠勇氣,所以只能默默接受。

對楊天青的冷漠,是他小心維護自己尊嚴的唯一方法,他不想承認自己是一段不倫戀情的產物,也不想去面對現實。每次將楊天青關在門外時,都表現出楊天白內心的自閉。他不願打開門去接受這個毗定的璣實,只想將自己蜷縮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裡,獨自品嘗着黑暗帶給自己的快感與滿足。他逃避現實、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因憤怒而扭曲的臉孔像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桑。

楊天白用無言的沉默、詭異的眼神、麻木的表情,來表達他的恨意。 他恨來到這個世界,恨自己的命運。 楊天白回家之後瘋狂地尋找着,在地洞里發現了“偷情”的父母。他無情地將楊天青丟進了染缸,十幾年前的情景重現,那個魔鬼在人間復活。 看着掙紮上來的楊天青,聽着身後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楊天白拿起棍子對準楊天青一棍砸下去。染房內的紅布以最快的速度掩蓋了死亡,滿缸的紅色令人心驚膽戰,紅色營造了死亡的氛圍。這也是張藝謀慣用的手法,以色彩來預示人物的命運。 在愛與恨的掙扎中,楊天白最終被恨所吞噬,人性中的自私骯髒暴露無遺。

無論是楊天白,還是菊豆和楊天青,最終也逃不掉他們的宿命。 院子內的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縫隙,照射到楊天白身上的寥寥無幾,那斑駁的樹影透視出他內心的迷茫、不知所措······

影片以燃燒的熊熊烈火結束,那火光映紅了原本死氣沉沉的天空,火苗穿過了院子的天空,如同他們的靈魂得到了釋放和解脫。 大火燃燒着人的慾望,也燃燒着人的幻想與希望。 與其在夾縫中痛苦掙扎,不如毀滅,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都將在大火中重生,得到凈化。 無論是愛與被愛、恨與被恨,都將衝破一張世俗的網,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菊花盛開,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