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高以翔不幸疲勞離世, 寒冬之下影視行業正在艱難求生

11月27日凌晨,台灣當紅演員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連續工作十多小時,因勞累過度導致心源性猝死,將自己的演藝生涯定格在35歲這個黃金年齡。或許演員這個職業,並不是觀眾眼中的那般光鮮奪目,光鮮的銀幕下是不為人知的艱辛。

在傳媒行業今年有出現的頻率特別高的詞——影視寒冬,如果說2019是影視寒冬,那麼2018應該稱為影視寒潮,在2018年第二季度後,國內電影觀影人次就開始出現同比下降,中小影院也普遍出現了經營困難的局面,加之整體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和影視行業的整治,影視作品產出也在銳減,可謂供需兩弱。

而進入2019年以後,這一狀況更加嚴重,今年過去的9個月,國內拍攝的電視劇備案數量也較2018年減少了27%,國內最大的影視城橫店的開拍率也較2018年同期減少了45%,減少了將近一半。所以今年經常能看到劇組停擺、大牌明星無戲可拍、演員主動降薪、演員轉行之類的新聞。

影視傳媒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經濟,“收視率”、“票房”被電視台和電影製作方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背後正是注意力經濟的數字化表現,擁有收視率和票房就意味着擁有巨額的廣告收益和票房收入。在以往影視行業野蠻生長期時製作方重量而不重質,各種雷人劇也能賺得缽滿盆滿;而今這種躺贏方式已經不復當年,影視行業已經在發生着大變革。

談到影視行業的變革,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是近年來影視行業不景氣的直接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互聯網的影響,帶來了信息傳播技術不斷提升,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斷顛覆,現在的或許很多人都已經很少看電視,哪怕看電視也是多選着性的互聯網電視。所以互聯網使得文化傳媒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傳統的文化傳媒行業可以分為電影、電視劇、遊戲、廣告出版四個類別的板塊。其中遊戲可以說是互聯網化最直接的產物,現在不聯網的遊戲基本是沒有立足之地的,而廣告出版行業也早已被互聯網“收編”,絕大多數人瀏覽資訊的方式早已脫離紙媒進入互聯網時代,從早期的門戶網站時期,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瀏覽器、客戶端、社交媒體等。只剩電影、電視劇兩個板塊還在處於傳統電視台、院線過渡到互聯網使陣痛之中。

而現在電影、電視劇在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下,也在不斷加速變化。傳統電影、電視劇的產業鏈模式也在互聯網的介入後帶來的流量效應的減弱,影視行業進入到了存量增長期。特別是進入2018年後影視內容整體慢慢變得傾向於精品化,從追求“流量”將轉向於對影視內容的質量和觀影體驗的提升。

影視寒冬之下褪去喧囂,讓人看清行業百態,看清演員光鮮背後的艱辛;那些沒有演技和內涵,靠流量圈粉的小鮮肉是註定將是曇花一現,唯有“好內容”才會受到持續的追捧。影視寒冬也將會帶領影視行業回歸本源,以優質劇本、優質製作的內容獲得人們的認可,以優質的產品口碑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