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 95萬人打出9.2分, 跨越時空的神作, 你看懂了嗎?

濃縮電影精華,喚醒觀影記憶,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電影GE點,我是Milky。時隔21年,《海上鋼琴師》終於迎來了在大陸的首映,也讓我們終於有機會走進電影院欣賞這部影史傳奇之作。或許有人說二次上映只是賣弄情懷,但如果能用這種方式讓更多年輕觀眾去關注這部經典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到,並不是只有華麗的特效和激烈的矛盾衝突才能直擊觀者內心,原來還有一些電影雖然平淡卻能帶給我們思考和人生啟迪,未嘗不是功德一件。作為編導專業的畢業生,很慚愧,我也是通過這次機會才第一次踏上了弗吉尼亞號郵輪,之前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和大多數人一樣停留在那段流傳甚廣的斗琴片段上,以為會是一部講述天才鋼琴師傳奇一生的英雄主義電影。而在看過之後才恍然大悟,哪有什麼天才和英雄,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就是我們自己。

海上鋼琴師

電影講述了一個出生在游輪上的棄嬰,被鍋爐工人收養,又在機緣巧合下接觸了鋼琴,憑藉著超凡的天賦成為了一名鋼琴大師,但他的一生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郵輪,最後也隨着弗吉尼亞號一同沉入海底。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晦澀難懂,說主人公1900格局太小,硬生生把本該傳奇的人生過成了悲劇。在看過電影后,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正如之前所言,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我認為就是我們自己,或者說1900就是我們。影片中,經常出現1900靠着郵輪圓形的玻璃窗窺探世界的鏡頭,雖然不曾踏足,但1900見過陸地,也見過陸地上形形色色的人,這一切絕大多數是在那個圓形的視野里呈現的。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到字幕的過渡方式,也是一個圓形慢慢收緊,像極了那扇窗子里看到的景象。此時此刻,所有的觀眾,都成為了1900,透過那扇漂流在海上的窗,窺探着這個叫《海上鋼琴師》的世界。

圓形懸窗

1900在最後和麥克斯的對話中講到,自己曾下定決心走下懸梯,然而,城市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街道該怎麼選擇走哪一條,自己在船上能夠掌控一切的感覺不復存在,這難道不值得恐懼嗎。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想,1900的思想實在太偏執了,順其自然不就好了。可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何嘗不是生活在一片自己熟悉的領域,做着自己擅長的事情,看着那片固定的天空嗎?如果讓我們拋下現有的一切,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從新、從零開始自己的人生,我們真的比1900更有勇氣嗎?相反,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連踏上懸梯的膽量都沒有,一輩子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弗吉尼亞號上。

未知的世界

1900隨着輪船爆炸沉入海底,看上去有些悲壯的愚昧,但這或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當未知的世界向我們發出邀請,有幾人能不顧一切的離開。那些前往美國的移民呢?他們和農夫大叔一樣,原本的家園已經沒法生存,只能去尋找下一個屬於自己的弗吉尼亞號。在船上,他叫做1900,在陸地上他沒有身份從不存在,正如現實中的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天地,一樣也是別人世界的nobody。電影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來揭露存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悲劇性,或許這也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不過縱使如此,我們依舊要努力過好自己的一生,當人生變成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它就能代替我們走下懸梯,飄向未知的遠方。濃縮電影精華,喚醒觀影記憶,本期的電影GE點就到這裡,歡迎大家把自己的感悟留在評論區,我是Milky,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