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電影引爆科幻熱, 《流浪地球》挑戰好萊塢大片! 創作者卻不多

電影快訊 1981℃

11月初,2019中國科幻大會在京舉行。大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實現了高速增長,尤其是科幻文學閱讀和科幻影視的產值,增幅以“倍”計算。從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獲雨果獎,到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熱播,再到2019中國科幻大會爆棚,中國科幻真的迎來了春天嗎?

小說電影引爆科幻熱, 《流浪地球》挑戰好萊塢大片! 創作者卻不多 - 陸劇吧

小說電影帶動科幻熱潮

今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熱映,46.5億元的票房收入使其成為春節檔爆款,並且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在本次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的主題元素熱度依舊不減。在主會場外,記者看到不少科幻迷源源不斷地湧進這部影片的主題展區,近距離一睹主人公劉啟身穿的駕駛服、劉培強身穿的航天服、神奇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莫斯”等一批真實道具。

來自北京十一學校的高中生小李對記者說,更關注電影背後的科學內涵,比如地球如何能被行星發動機所驅動等。在主題展區,他看到了全面梳理《流浪地球》100年背景的編年史,還學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全密閉生存實驗等一批人類對太空生存的探索研究項目。“這些都拓寬了我的思路,我覺得以‘月宮’為題材就能寫一部很精彩的科幻小說。”小李說。

還有一部分中小學生已經開始動筆進行科幻文學的創作實踐。在本次科幻大會上,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的獲獎名單揭曉。11名獲得一等獎的中學生中,有6人來自北京的中學,佔比超過一半。

一等獎獲得者、北師大二附中高二學生郭嘉儀告訴記者,在決賽現場,他們的任務是當堂寫科幻文學。她在兩個小時內寫了一篇《媽媽你聽那是什麼聲音》,以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反映了地球環境承載力的問題,其中“飛船”、“尋找新的星球”等內容都有大膽的科幻想象。“這些年《三體》、《流浪地球》等一批作品讓我對科幻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以後也能寫出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科幻文學作品。”郭嘉儀說。

《流浪地球》挑戰好萊塢大片

在科幻大會上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科幻產業發展高速增長,總產值456.35億元,比前一年的140億元增長了3.26倍。其中,科幻閱讀產值比前一年增長1.83倍,科幻影視總產值較前一年增長1.61倍。2019年上半年總產值為315.64億元,比前一年同期約增長1.38倍。

具體到科幻閱讀領域,2018 年中國科幻閱讀市場產值總和17.8 億元,與上年相比暴漲83.5%。2019年科幻閱讀產值持續增長,上半年總量已經接近13.8億元,達到2018年全年的77%。傳統出版物方面,2018年全年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圖書共382種,與上年相比增長65%。2019年上半年新出版和重版圖書共153種。此外,數字閱讀和有聲閱讀增長勢頭迅猛。根據市場規模總體佔比估算,2018年度科幻數字閱讀總產值約4.3億元,有聲閱讀總產值約6000萬元。

最近兩年,具有引領作用的科幻影視已經改變了過去國外影片獨佔鰲頭的局面,國產科幻影視作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正在逐漸演變成產業龍頭。科幻電影市場在2018年全年總產值為209.05億元,其中國產科幻片為33.707億元。2019年上半年上映的影片產值已達172.339億元,國產科幻片佔68.565億元。

從產業上看,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科幻電影在國內發展的總趨勢呈現絕對票房和票房比例顯著增長。好萊塢科幻片繼續佔據主導份額,但今年上半年《流浪地球》等國產科幻片的橫空出世,在產業份額上挑戰了好萊塢的票房統治地位,科幻電影的整體票房增速也大幅躍升。

科幻創作需要工科知識功底

中國的科幻在近年來快速興起,其中一個代表人物就是科幻作家劉慈欣。他的科幻作品《三體》獲得科幻文學最高的雨果獎。今年爆款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也改編自他的短篇小說。很多人說,是劉慈欣把中國的科幻文學乃至科幻產業一舉推到了世界科幻舞台的前沿。

對於中國科幻的發展,劉慈欣告訴記者,當前中國的科幻已經有了“飛躍”的跡象,但還未迎來春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幻電影的繁榮需要大量的科幻作品在背後支撐,我國當前的科幻文學作品數量還遠遠不足以撐起一個大產業、大市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幻文學創作人才、科幻影視編劇人才的缺乏。在他看來,科幻文學作者和編劇需要才華,也需要專業技巧。

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科幻文學人才的培養。對此,劉慈欣很認可。他對記者說,我國稿科幻創作、科幻編劇的人還比較缺乏,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學、科研機構設立相關的專業方向,加大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他表示,很多科幻文學裡面的知識是比較常識性的,關鍵是怎樣把這些科學常識變成故事,這考驗編劇和作者的水平。

1991年,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開設了中國高校第一個本科科幻課程,2003年建立國內第一個碩士科幻研究方向,並於2015年將該方向提升為博士研究方向。吳岩也主張加大科幻人才培養,尤其是能夠將影視和文學打通的人才以及擁有文、理工科複合知識背景的人才,“紮實的一個工科知識功底,無論是機械、材料,還是生物醫學等,對進行科幻創作都非常有益。”

多學科投入科幻產業運營

除了從事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外,吳岩也一直關注整個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今年科幻大會上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報告》就來自吳岩帶領的團隊。站在產業視角,他也提出了建議。

吳岩說,在政府的產業支持拉動之下,中國的科幻產業分布正在趨於豐富和完整。除了閱讀、影視、遊戲、周邊產品以外,科幻主題遊樂園、科幻會展、科幻演藝等也在逐漸發展。與此同時,與當前新技術相關的一些科幻產品的協同開發正在逐漸興起,包括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正在與科幻產業越來越緊密結合,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趨勢。

吳岩表示,最近五年,中國科幻產業的持續發展與政府和地方加大投入無法分開。近兩年,僅四川省成都市就為打造科幻影視硅谷投入超過20億元資金。“我們期待這種投入在未來會進一步發力。”吳岩說,下一步無論是政府還是科幻行業從業者,應當關注各種新技術在科幻產業中的應用,將媒介和基礎科學、技術科學研發過程中有益於科幻產業發展的成分儘快投入科幻產業的運營。

科幻大會現場,不少專家提出,科幻本身的理論建設和基礎教育方面的開發,應該是科幻產業長期發展的基礎。不僅僅是科幻專業人才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社會各階層都播下科幻的種子。在這些方面,需要國家、地方、企業、院校、科研院所等各層次的更多投入。

記者了解到,作為亞洲科幻發展的領頭羊,日本在過去幾十年來誕生了無數的經典科幻動漫、影視、文學作品。這與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科幻意識教育密不可分。例如在東京的未來科學館,不少面向前沿的機器人、火箭發動機、中子模擬裝置等設備面向青少年開放,還有專業人士作為志願者進行義務講解,給廣大青少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