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蝴蝶效應》, 牽扯出一些生存哲理的關注和思考

電影快訊 1806℃

電影的邏輯和敘事方法讓我起初有一種恐怖片的感覺,然而憑藉著導演深厚的功底,事情慢慢變得有條理了起來,並且隨着故事的發展,讓觀眾明白了主人公註定悲劇的結尾。電影的節奏越來越快,男主進入新環境後能用來對新情況做出了解和反應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看起來似乎上帝在一點點剝奪男主改變因果線的能力,男主逐漸失去了接觸日記的機會,日記逐漸消失在他的可接觸範圍內。他決定抓住最後一次改變因果線的機會,通過看母親生產之前的錄像帶,進入還未出生的自己的身體,在母親肚子里自殺,以此結束了整件事。

電影《蝴蝶效應》, 牽扯出一些生存哲理的關注和思考 - 陸劇吧

看到這裡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不曾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周圍的人會有什麼不同呢?但我們的人生不會像他一樣可以從源頭斬斷。我們從來不曾得到回到過去的機會。因此在今後做每件事之前,我希望我們都可以想想這部電影,引以為戒,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後悔。最後埃文寫下的“她”我覺得不僅僅是指凱麗,也指埃文的母親。

電影《蝴蝶效應》, 牽扯出一些生存哲理的關注和思考 - 陸劇吧

人都是自私的,埃文不斷改變過去渴望扭轉細節的時候想讓周圍人都幸福幸運,但更多的是希望凱麗和自己可以幸福且永遠在一起。然而,在不斷改變過去的同時埃文也發現他的媽媽在變的不幸,甚至在自己殘疾時看到的母親竟得了肺癌的時候更激起了他想回到“最開始”的理由之一。還有關於男主父親對母親說的,我可以改變一切,這句話應該不是在上一條時間線上,而是就在同一條時間線上說的。

電影《蝴蝶效應》, 牽扯出一些生存哲理的關注和思考 - 陸劇吧

顯然父親和男主的經歷類似,他找了很多方法但都不如人意,對男主母親說我會改變一切,但結局是他並沒能找到回到過去的方法,沒能做到再一次的改變,而是被當成了瘋子。主角最後發現自己就是那隻不斷扇動翅膀的“蝴蝶”,每次自己細微的差錯都會給別人的生活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如果他自殺,那就不叫自我犧牲,因為他的死是又一次“扇動翅膀”,不但無法彌補之前扇動翅膀造成的影響,反而可能會進一步有其他的連鎖反應。然而,胎死腹中相當於“這隻蝴蝶就沒有存在過”,你可以說他自我犧牲因為他放棄了生的權利,或者不認為他是自我犧牲因為他沒有存在過。普通人沒有主角那樣的能力,當一個人無法判斷“自殺”的後果時,就不能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扇動翅膀”,所以並不能從影片中看出導演或者編劇鼓勵大家自殺。

最後,這部電影很令人着迷,因為它可以牽扯出觀者對許多問題亦或是一些生存哲理的關注和思考,而我覺得這主要來自於影片中大篇幅表現的一次次穿越與一次次命運改寫之間所牽扯出的相互聯繫。這一次次的改變映射的其實是一個最普遍的論題,因果關係。人生就是一次次因果關係的組合體,你的人生之所以能區別於他人是在於個體對於每一件小事上所持的態度和所做的選擇。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方向和結果,同時也區別了我們的人格和人生。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自由意識支配的結果,而正是由於這許多自由意識的存在,我們的人生變得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了幸福美滿、悲歡離合、命運多舛、光怪陸離。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