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屆金雞獎落幕,毫無疑問,是爭議比較大的一屆。
“黑幕”、“離譜”、林保怡可惜、趙麗穎陪跑等,這些詞條都衝上了熱搜。
王驍和劉丹,獲得最佳男配、女配,得到大家的認可,兩位都是實力派演員。
爭議主要來自李庚希、雷佳音,以及金雞獎的評選機制。
早在提名階段,就有人提出,《涉過憤怒的海》里的黃渤、《河邊的錯誤》中的朱一龍,竟然沒有提名。
暫且放下爭議,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屆金雞獎。
01、 最佳兒童片:《屋頂足球》
筆者承認,如果不是有《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在這個賽道,根本不會關注這個獎項。
其它三部片子實在太冷門了,就拿獲獎的《屋頂足球》來說,票房只有103萬。
專業評審不以票房為參考,讓被市場忽視的好電影能通過獎項獲得認可並發光,這點值得尊重。
不過,該片在豆瓣是不及格的5.9分,而《朱同》有7.7分。
筆者試着理解為什麼《屋頂足球》能獲獎,看了故事梗概和預告片得出粗淺的結論。
那就是現實題材是加分項,電影講了一群鄉村留守女孩希望被看到的故事。
反觀《朱同》則太文藝、太“無病呻吟”了些,小學三年級孩子的一天又有什麼意義呢?
除了讓孩子們看了覺得好玩,大人看了會懷念回不去的童年。
《屋頂足球》能獲獎,或可一窺評審的評獎標準,那就是關注現實題材和正能量的作品更容易獲獎。
同理,在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中,《乘船而去》輸給《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大概是因為前者不夠正能量。
02、 最佳故事片:《第二十條》
《第二十條》在春節檔獲得24.54億的票房,這意味着有5290萬人次買票觀看。
這部電影用詼諧幽默的生活流敘事手法,講述嚴肅的普法題材故事。
在商業上越是成功,越是能實現寓教於樂的現實意義。
本片對於保護弱勢群體和普及正當防衛,甚至可以影響法院判案並改變一些人的命運,其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本片獲得最佳故事片,可謂實至名歸。
張藝謀憑此片第11次獲得金雞獎,其中6次是最佳故事片,5次是最佳導演。
但是,有一點值得思考。
最佳故事片的定義,更應該是表彰集體和電影工業的幕後英雄,即電影的出品方和製作方。
而不能簡單粗暴地全部歸功於導演一人,這似乎是對電影工業化的不尊重。
大家怎麼看呢?
03、 最佳編劇:韓延、李弗《我們一起搖太陽》(改編)
作為《雪豹》的導演和編劇,萬瑪才旦於2023年突發意外去世,令人扼腕嘆息。
更令人意難平的是,他的原創劇本要跟改編劇本一較高低。
《我們一起搖太陽》改編自紀實文學和眾多現實中罹患絕症病人真實的故事。
導演和編劇韓延一直關注底層和弱勢群體,這樣的創作理念在當下是稀缺且值得被尊重的。
如此專業的頒獎典禮,若是他們都知道在劇本後面加括號寫上“改編”。
卻為什麼還要犯這麼低級的錯誤,讓這兩種類型的創作者擠在一個獎項里呢?
04、 最佳女配角:劉丹《乘船而去》
這可能是本屆金雞獎最難評的一個獎,岳紅、徐帆、趙麗穎和郭柯宇的表演都無可指摘。
無論誰拿獎都是眾望所歸,她們的作品都很有份量。
不過讓劉丹憑着《乘船而去》中的角色蘇念真拿獎,更像是評審在為影片找補。
畢竟是這部優秀小眾文藝片在本屆金雞唯一閃耀的機會,藉著表彰演員,順便對電影本身鼓勵一番。
電影通過母親和女兒,映射了故鄉村鎮和城市的疏離感。
當直面死亡和故鄉時,人們逐步發現了生活的真相,蘇念真代表了失去和故鄉鏈接的我們。
05、 最佳男配角:王驍《三大隊》
王傳君在《孤注一擲》中的表演足夠精彩,他飾演的傳銷頭子,把人性中黑暗和醜陋一面鮮活展現出來。
不過,讓“壞蛋”獲得主旋律演技類獎項,實在有些苛刻。
《三大隊》是群像戲,裡面人人都是演技派,張譯、魏晨、張子賢、楊新鳴等個個不差。
王驍飾演的馬振坤更像是代表這群人,代表平凡卻又不普通,代表跨越十年不認命的“三大隊”來領獎。
06、 最佳女主角:李庚希《我們一起搖太陽》
李庚希是首位獲得金雞獎影后的00後,她太年輕了,今年才24歲。
這是本屆金雞獎最大的爭議點,力壓老戲骨葛兆美、中年演員馬麗和同年齡的張子楓,只能說金雞獎的評委很有魄力。
李庚希有沒有演技?
她通過《漫長的季節》里的沈默已證明過自己,但是因為反面角色不能拿重要獎項的潛規則,她並沒有獲得主流獎項的認可。
她在獲獎影片里的表演不能說完美,至少是可圈可點的,確實塑造了一個能讓人代入和共情的角色。
她是否好到比另外5人都好,則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李庚希現在已經被淹沒在輿論里,而她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推出好作品。
質疑還存在,只能說明她距離真正的影后尚有距離。
07、 最佳男主角:雷佳音《第二十條》
相對於李庚希吸引走了所有火力,雷佳音則相對贏得比較順利,畢竟今年是屬於他的。
他在電視劇領域早已經殺瘋了,在電影上獲獎也延續了好勢頭。
就像為雷佳音開獎的嘉賓吳君如調侃的那樣,“還不錯,還好啦”。
私以為雷佳音在這部電影里呈現的並不是最好的他,甚至不是該片中最好的角色。
雷佳音在電影里的人物屬性是窩囊和沒有攻擊性,換言之就是人緣好。
他的角色是為了襯托馬麗和高葉兩位女性飾演角色的光輝,他拿獎真有點像是“靠女人躺贏”。
沈騰拿不了獎,完全是因為喜劇片拖了他的後腿。
不過我還是為《白日之下》的林保怡鳴不平,他飾演的章劍華是他個人表演的里程碑。
有着那種在表演上真正能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人物的驚艷,且讓人過目不忘。
08、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志願軍:雄兵出擊》
主旋律、大製作和志願軍題材,層層buff疊滿。
陳凱歌不拿獎反而顯得奇怪,那甚至會讓人質疑金雞獎都不是金雞獎了。
就如同陳凱歌導演在獲獎致詞里最後說的那樣,“所有榮譽歸於志願軍”,筆者深以為是。
讓張藝謀和陳凱歌拿的獎調換一下,是否更合理?
如果不是張藝謀的導演能力掌控全局,很難想象內地還有第二人能拍得出《第二十條》,畢竟裡面有大量的即興創作和自由發揮。
後記
整體來說,這一屆金雞獎平平無奇,頒獎過程乏味無聊。
值得誇讚的是劉德華和吳君如,前者盡顯江湖地位,他居中,陳凱歌和張藝謀坐兩旁。
後者頒獎給大家帶來一絲歡笑,為這個“正經”的典禮,增添一點別樣色彩。
原本以為那匹馬病了,金像獎影響力降低,金雞獎可以逆流而上。
沒想到這幾年看下來,卻不斷走下坡路,想要成為華語電影真正的標杆獎項,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要做的就是公開透明,告訴大家為什麼選這部片子,接受大家的監督。
然後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不要為了平衡而頒獎,要從專業的評審角度出發。
最後也希望不要再給頒獎人準備文縐縐的頒獎詞了,讓他們自由發揮,隨性自然才是最好的,這才符合電影人的聚會。
怒其不爭,也是希望金雞越來越好,希望後面有所改變吧。(撰文:木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