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小花“搖人大戰”,觀眾:膩了膩了

娛樂頭條 3291℃

古偶小花“搖人大戰”,觀眾:膩了膩了 - 陸劇吧

ic photo / 圖

趙露思主演的《珠簾玉幕》與虞書欣主演的《永夜星河》同日上線,兩位95後小花正面開打,也將“搖人”這一劇宣手法推向極致。

所謂“搖人大戰”,說的是在影視劇宣傳期間,主演及劇組團隊利用個人的社交網絡影響力,邀請圈內好友及知名人士進行大規模轉發、評論和互動,以擴大作品的知名度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搖人大戰”真的有效嗎?是否會適得其反?

“搖人大戰”本質是營銷

趙露思與虞書欣此番正面交鋒,對各自劇作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原因在於,兩人都是95花,定位相似,也都與頂流差一口氣,此番對決不僅是作品之間的較量,也是個人演藝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同日上線,意味着直接的市場競爭,誰的作品能脫穎而出,誰就能在觀眾心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雙方自然在宣發上不遺餘力。

《珠簾玉幕》講述趙露思飾演的採珠少女端午,為免受凌辱逃出珠場,邂逅西域商人燕子京和謙謙君子張晉然,隨後一同西行經商的故事。端午憑藉靈活的頭腦和經商天賦,在商海中摸爬滾打,最終成長為一代女商人。

為了推廣這部劇,趙露思不遺餘力地展開了“搖人”,邀請了包括肖戰鹿晗馬麗薛之謙在內的一大批明星好友為其打call。這些明星在各自的社交平台上積極轉發《珠簾玉幕》的宣傳信息,表達對趙露思新劇的支持和期待。

除明星好友外,趙露思甚至還邀請了一些有爭議的網紅博主為《珠簾玉幕》宣傳。有網友認為趙露思為新劇宣傳夠拼,對作品夠負責,但這種“廣泛撒網”的策略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而《永夜星河》是一部穿書系統冒險劇,改編自白羽摘雕弓的小說《黑蓮花攻略手冊》。虞書欣飾演的鬼馬少女凌妙妙意外進入小說的任務系統,為了回到現實世界,必須完成系統派發的任務,與慕聲等角色一起捉妖打怪升級,最終不僅改寫了書中人物的命運,也找到了自我價值和真愛。

虞書欣同樣親自出馬,邀請諸多圈內好友和社會名流,共同為這部新劇打call。全紅嬋、黃曉明、楊天真、鞠婧禕、胡一天、張凌赫等人,通過社交媒體發布宣傳內容,為劇集造勢。

本質上,“搖人大戰”是對劇集的營銷,它首先展現了明星的個人影響力和人脈資源。在娛樂圈這個複雜的人際網絡中,明星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通過邀請好友助力宣傳,不僅能夠藉助對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劇集的曝光範圍,也能讓觀眾感受到明星之間的真摯友誼,增加對劇集的好感度。

其次,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觀眾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單一的宣傳方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搖人”策略能夠匯聚來自不同領域的不同明星的聲音,形成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攻勢。社交媒體上的轉發、評論、擴散,都能夠為劇集帶來豐富的曝光機會;當觀眾看到自己喜愛的明星或知名人士為某部劇集打call時,往往會出於好奇或支持的心理,主動去了解、觀看這部劇。

“搖人大戰”不該本末倒置

趙露思與虞書欣如此“搖人”做劇宣,並不是娛樂圈的第一次。事實上,近些年來,“搖人大戰”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劇集宣傳手段,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只不過,這一次虞書欣與趙露思不僅劇集“對打”,連“搖人大戰”也對打——不少粉絲一個勁攀比誰搖的人更大咖,引發了更多網友對“搖人大戰”背後隱藏的負面作用的反思。

“搖人大戰”的初衷,無疑是利用明星的個人影響力和廣泛人脈,為新劇造勢,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然而,當這種宣傳方式被過度使用,甚至成為一種“攀比”的風氣時,其本質便悄然發生了變化。明星們紛紛邀請圈內好友、知名人士為自己的新劇打call,看似熱鬧非凡,然而是否已經陷入一種盲目的“人脈競賽”?

過度依賴“搖人大戰”,可能會造成劇集的本末倒置,導致作品本身的質量被邊緣化。當宣傳的重心過多地放在“搖人”上,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吸引觀眾的眼球,但觀眾最終關心的仍然是劇情是否引人入勝、表演是否真摯動人,如果劇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忽略了實質內容的建設,即使前期獲得了再多的流量,也難以實現口碑和收視率的雙豐收。

回到這兩個劇本身來說,《珠簾玉幕》的口碑並不理想。劇情方面,部分情節顯得過於狗血和刻意,缺乏必要的邏輯支撐。例如,端午賣珠子的情節顯得荒謬,強行製造衝突,缺乏可信度。在處理複雜情感戲時,趙露思的表現略顯生硬。她在劇中的台詞處理也不夠自然流暢,有時出現了斷句和重音不當的問題,影響了角色的整體呈現。

《永夜星河》雖然口碑尚可,但也有不少觀眾批評劇情低幼。劇中人物的行為邏輯簡單直白,彷彿兒童過家家,難以滿足對劇情有更高要求的觀眾。

“搖人大戰”還可能引發一系列不公平的競爭現象,存在涉嫌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的問題。在劇集質量尚未明確之前,便大肆鼓動觀眾觀看,這種行為實則是對觀眾的一種不負責任。若劇集內容最終呈現效果不佳,便構成對觀眾的欺騙。營銷應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尊重觀眾的智商和審美。

最後,頻繁的“搖人大戰”已經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雖然龐大的“搖人”聲勢一開始能夠吸引大量關注,但如果多數劇集都依賴此類活動,缺乏創新和變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

歸根結底,要想實現作品的成功,關鍵還是要回歸內容本身,不斷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誇大宣傳或許能短暫吸引眼球,卻終非長久之計。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製作方和演員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劇本的打磨、角色的塑造、演技的提升等核心要素上,用實力說話,以品質取勝。

話劇人

責編 梁欣婷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