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韻聲起,便是無窮的歷史煙雲;長歌一曲,便是無盡的天高地闊。
11月10日19時5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戲曲頻道(cctv-11)首播紀錄片《天下第一團》,開啟稀有劇種的傳奇之旅。紀錄片首集聚焦大同傳統地方戲曲耍孩兒劇的風采,央視頻cmg戲曲同步播出,央視網、央視影音同步上線。
據了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節目中心戲曲頻道打造的紀錄片《天下第一團》,主創團隊用時一整年,選取我國“東西南北中”多個劇種和院團,遍訪中國稀有劇種傳承人和藝術家、研究學者,通過不斷挖掘整理記錄,逐步勾勒出稀有劇種的地域特性與文化風貌。期間,主創團隊深入大同耍孩兒劇、寧波市甬劇、漢中市漢調桄桄、紹興市新昌調腔等“天下第一團”演出現場,採用“劇種劇團紀實+山水實景展演”的形式,將地域文化、風土人情、劇種故事、戲曲人風采、經典劇目演繹融為一體,帶領觀眾聆聽最美的鄉音鄉韻,解鎖中國稀有劇種的新地圖。紀錄片每集聚焦一個劇種、一個劇團,系統梳理劇種的起源、發展、流變和創新。
在此次《天下第一團·雁北耍孩兒》篇章中,充分展示了大同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劇種保護傳習中心的演員班底,既有堅持不懈傳幫帶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斌祥、薛瑞紅,又有堅守戲曲舞台的優秀青年傳承人薛志花、連陽等,體現了新老兩代藝術家合力拓展全新舞台陣地的創業精神。
在雁北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上,有一種名叫耍孩兒的地方劇種,歷經600餘年風雨,依舊枝繁葉茂,呈現出勃勃生機。該劇種起源於桑乾河中游的懷仁、應縣及大同一帶,由於其發展年代久遠,耍孩兒也被專家譽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耍孩兒劇種的名稱來自一個古老的曲牌般涉調·耍孩兒。人們將它和其他戲曲音樂、民歌曲調相互融合,並把這種加入地域特色的聲腔叫做雁北耍孩兒。
據考證,該劇種的文學音樂結構皆源於元曲,其中突出的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聲音從喉嚨後部發出,以特殊的旋律產生出獨特的演唱風格和音樂效果。早在清道光年間“耍孩兒”就已形成了一種很成熟的戲曲舞台表演藝術形式,在清末光緒年間,耍孩兒藝術達到了鼎盛時期。是當地老百姓最熱衷、最喜愛的戲韻鄉音。耍孩兒的傳統劇目約有40餘部。代表劇目有《獅子洞》、《送妹》、《打佛堂》、《金木魚》、《三孝牌》等。其表演特色是歌舞並重,舞蹈性強,為其它劇種少見。打擊樂熱鬧火爆尤為一絕,正、反衚衕奏為其特色。角色分紅、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間舞蹈動作,頗有獨到之處。其中有挖步功、馬鞭子功、扇子功等,處處洋溢着鄉土氣息。
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護和傳承措施,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越發煥發出新的活力,不僅保留了其獨特的藝術特色,還逐漸走向了更廣闊的舞台。1992年7月,大同市耍孩兒劇團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團”;2004年4月被文化部列入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單位;2006年5月20日"雁北耍孩"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大同耍孩兒”被評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近年來,在全國各類戲曲大賽中,大同耍孩兒劇屢屢獲獎。其中,2005年10月,應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和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組委會邀請,進京參加第四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民間戲劇大賽,引起轟動,一舉奪取了大賽19個獎項的突出成績。2019年3月,通過參加“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會”等活動,劇種的藝術魅力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展示和關注,提升了其國際影響力。今年10月份,大同耍孩兒劇參加了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的“國戲風華”中國戲曲學院2024年展演季非遺劇種展演,向首都觀眾展示了國家級非遺劇種的獨特魅力,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充分肯定和讚許。
新黃河客戶端:陳潔
編輯:山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