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齊魯石榴紅,民族團結共繁榮。11月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記者見面會,邀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代表圍繞“做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踐行者”主題與記者見面交流。
威海:榴花映照海疆情
威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公緒亮在此次見面會上介紹,威海現有少數民族常住人口3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呈現出多民族散居、少數民族人口持續流入的特點。
“近年來,我們針對各民族大流動大融居的趨勢,着力將民族工作融入‘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以社區、學校、企業為重點,加快建設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環境,不斷促進各族群眾生活融居、教育融合、發展融入。”公緒亮說,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用情將服務工作做到各族群眾心坎上。以精緻幸福社區建設為切入點,在多民族聚居的社區設置了297個“紅石榴”驛站和窗口,為各族群眾提供精準化、便捷化辦事服務,還依託社區,打造了“鄰里議事廳”“和美大課堂”等平台,舉辦各類文體活動3000多場次,形成了社區共治齊參與,文化融合心相通的良好局面。
用心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浸潤各族群眾心田。着力構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體系,從中小學入手,開發特色課程,營造鑄牢環境,打造了“榴鑄童心”青少年築基工作品牌;推動鑄牢教育向社會延伸,加強家校社協同,為邊遠地區學生結對了“文登媽媽”,打造了一系列鑄牢教育基地、主題公園等載體平台,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種子落地生根。
用力讓發展成果惠及各族兄弟姐妹。我們結合威海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積極探索支持各族群眾就業創業的體系,不僅吸納新疆、雲南等地轉移就業3600餘人,還每年舉辦各類創業技能與政策培訓40餘場,助力各族群眾更好創業。
今年1月,威海市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山東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市。“此次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讓我們備受激勵,我們將繼續發揮威海建設精緻城市的特色優勢,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做精做細,用實實在在的成效,更好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公緒亮說。
以光明之行綻放民族團結之花
譚成森,現任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處長,2020年至2023年期間,作為山東省第十批援疆幹部,前往新疆喀什負責山東醫療衛生援疆工作,在喀什地區參與組織實施“光明行”健康惠民活動。
“光明行”系列健康惠民活動,是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統籌協調,省內眼科專家護理團隊具體實施的一項防盲惠民活動。早在1997年就在省內策劃發起,足跡遍布全省各地。其中,由山東省立醫院等單位管理運行的“復明四號”流動眼科手術車,走進全省16市100餘個區縣,累計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54000多例,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掌握了流動手術運行規律。
“省衛生健康委自2014年以來,組織‘光明行’醫療隊赴對口支援省份開展幫扶工作,‘光明行’醫療隊不單指一支醫療隊伍,她代表着一個個群體,一個個在祖國邊疆服務的醫生和護士,一個個解除民族地區群眾眼疾痛苦的白衣天使,一個個具有高超技藝滿懷愛心的光明使者。”譚成森說,省級各大醫療機構、各對口支援市和縣區的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響應,組織成立“光明行”醫療隊,走進新疆喀什地區和兵團十二師、青海海北州、西藏日喀則市、甘肅臨夏州和重慶邊遠山區,免費開展眼疾篩查和救治。
近年來,“光明行”醫療隊已向我省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地區派出21支隊伍、500餘人次,累計篩查患者2.6萬餘人、實施手術4600餘台,通過預檢篩查、手術治療、學科帶教和專科建設等方式,達到了“復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的效果。
“此次‘光明行’醫療隊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我能參與其中深感自豪,為民族地區的醫療事業和民族團結貢獻力量,未來我也將繼續在醫療衛生領域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譚成森說。
東營有了互嵌式社區新樣板
東營市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勝利街道錦華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惠在見面會上分享了她和社區的故事。從2005年3月起,劉惠就開始從事社區工作了。20多年裡,她把社區里的每一位居民都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樣看待,這就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她的事業。
“我們錦華社區是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它是石油工人和當地居民融合形成的社區。”劉惠介紹,1964年,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來到了東營,參加華北石油大會戰,那是錦華人第一次在這裡融合。到了2019年,油田的生活區交給了地方政府管理,成立了錦華社區,原本的單位管理模式變成了社區自治服務。
為了讓不同民族的居民更好地相處,讓大家都感覺像一家人一樣,劉惠和同事們一直在嘗試“互嵌式”的社區治理方式。強調鄰里之間的責任感,提倡每個人都要參與進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享受社區帶來的好處。提出了“黨員帶四鄰,四鄰帶全民”的方法,在引導各族居民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實現了組織、文化、服務、陣地和力量等“五融合”。
“其中最讓我感到有意義的就是文化方面的融合。我覺得文化上的認同是最根本的認同。”劉惠說,為此,錦華社區組建了“新疆麥舞團”“《錦華之聲》編輯部”等31個社團組織,把喜歡藝術和文學的居民聚集起來。每個月都會出版一期《錦華之聲》,現在已經出版48期;耗時573天的時間編寫《1964,他們正年輕》的石油回憶錄,通過這些活動講述民族團結的故事,弘揚社區精神。
“這些年裡,我親眼看到了社會發展給社區帶來的巨大變化,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問候,一年年相守,都是我們各族居民手拉到一起、心連到一起、力聚到一起、情濃到一起的幸福見證。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和可愛的各族居民們共同前行,不斷拓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廣度,手挽着手、肩並着肩,用實實在在的努力為更加互嵌融居、和諧美好的幸福錦華添枝加葉。”劉惠說。
泰山腳下,民族團結進步碩果累累
法文靜,是泰安金蘭休閑觀光牧場負責人、金蘭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牧場位於泰安市岱嶽區滿庄鎮泥溝村,“金蘭”與泥溝的結緣,這裡面還有一段暖心的故事。
法文靜說,20多年前,企業的創始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金蘭英女士,萌生了到農村辦企業帶動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念頭,泥溝村是一個民族村,雖然有發展養殖的傳統,但是受交通、資金等條件限制,養殖規模小、水平低,她決定與當地各族群眾一起改變落後面貌。
選擇泥溝、紮根泥溝、發展泥溝,經過20多年的接續奮鬥,企業不僅建起了高標準的奶牛養殖場,還與周邊村建立了產業聯合體,流轉周邊土地4000餘畝,涉及農戶8060戶,實現戶均增收3000餘元,同時還為各族群眾提供就業崗位470餘個,金蘭乳業聯合體也獲評全省首批民族鎮村產業化品牌集聚地。
“隨着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更加註重打造企業文化,承擔社會責任。”法文靜說,企業所在地有着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儒家文化、齊魯文化等資源優勢,企業順勢而為,整合優質資源,突出“觀摩、體驗、教育”三大功能,成功打造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
基地通過設置沉浸式、體驗式、情景式、互動式等參與方式,開展機關黨建、企業團建、學校研學等團體活動。來我們這裡研學的小學生們,不僅能體驗萌寵餵養、農耕生活,培養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還能在參觀展館、課堂教學過程中,了解當地各族群眾在革命年代奮勇抗戰的紅色故事和在新時代“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嶄新篇章,在潤物無聲中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根植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
記者:趙璐 編輯:孫菲菲 校對:楊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