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冷空氣定檔國慶,今天開始發威,到底是“凍一凍”,還是“貼秋膘”?

娛樂頭條 1108℃

強冷空氣定檔國慶,今天開始發威,到底是“凍一凍”,還是“貼秋膘”? - 陸劇吧

據中央氣象台最新消息,9月26日至10月1日,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其中,26日至27日主要影響新疆,28日起快速東移南下影響中東部地區。而據上海市氣象局,從27日起,強冷空氣將帶來雨、雪、大風、強降溫等“組合天氣”,更可能上演48小時內驟降7℃的“過山車”。

眼看上海秋意漸濃,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和“貼秋膘”卻讓部分市民困惑:到底是該“凍一凍”,還是多吃多穿“貼秋膘”,或者貼了“秋膘”再凍?對於民諺,還得綜合起來看。

首先,“秋凍”的目的是通過適宜的涼爽刺激,提高人體耐受寒冷的能力,為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做準備。但“秋凍”有條件,不能隨便“凍”。

白露節氣過後,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增大,如果為了“秋凍”而不注意調整衣物,很容易受涼,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尤其是幼兒、老人,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務必根據氣溫調整衣服。秋季早晚溫差大,氣溫變化劇烈,建議採用“洋蔥式”穿衣,即多穿幾層,然後根據氣溫、體感及時調整。

其次,即便是健康人群要“秋凍”,也要注意其它民諺中的提醒。比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等說法,意思是人體的後頭部、背部、腹部、雙腳等都容易受到寒氣入侵,就算“秋凍”,這些部位也要注意保暖。

還有,“秋凍”並非一直“凍”下去。初秋、仲秋的氣溫不那麼低,適當“秋凍”能提高機體適應寒冷的能力。不過,進入深秋之後,氣溫已經很低了,就不再適合“秋凍”。

至於“貼秋膘”,與“秋凍”不矛盾;但也不是“貼了秋膘再凍”。因為“貼秋膘”的習俗來自物質平乏時期。當時,人們在入秋後攝入高熱量食物,補充營養,增加肌肉、脂肪,以抵擋寒冷。可如今物質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不再需要在秋天到來前特意“補一補”,所以“貼秋膘”的習慣也要改一改。

一方面,“三高”等人群要謹慎“貼秋膘”。傳統的“貼秋膘”以高糖、高油類食物,以及肉類居多,但這些食物吃多了,反而可能增加病情,不利於“三高”人群的健康。所以,多名醫生建議,“貼秋膘”要“清補”或“平補”,即均衡飲食,多吃鴨肉、魚蝦、蛋類,以及時令的瓜果蔬菜。對消化能力較差的老人或兒童,可以少食多餐。

另一方面,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秋季飲食的總原則是減辛增酸,即少吃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椒等;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秋燥”也困擾着部分人群。秋天氣候乾燥,有些人會出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秋燥癥狀。不過,緩解秋燥不是多喝水。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秋燥帶來的口乾舌燥,但喝得太多,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出現腹脹、面部浮腫等癥狀。

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未渴先喝,渴了必喝,少量多次”,即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而是每天定時喝水,每次一兩百毫升左右。同時,可以適當多吃梨、番茄、荸薺、蘿蔔、蓮子、百合、銀耳等清潤的食物,實現“清補”。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