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功夫巨星李小龍從美國返港並和嘉禾電影公司簽約,其後推出《唐山大兄》、《精武門》和《猛龍過江》三部電影,接連創造票房紀錄的同時,也在全世界掀起功夫片熱潮。
其後,華納與嘉禾達成合作,於1973年1月6日開拍《龍爭虎鬥》,由李小龍、約翰·薩克松領銜主演,這是世界影史上首部由華人擔任主演的好萊塢電影。
正當李小龍摩拳擦掌,準備組建自己的拍攝團隊前往好萊塢發展時,他卻在同年7月20日在香港去世,距離《龍爭虎鬥》上映只有6天時間。
李小龍的突然離世令整個香港娛樂圈措手不及,當時香港電影仍未能徹底打開國際市場,像邵氏的姜大衛、狄龍、王羽主演的武俠片,在海外銷量和票房都不夠好。
即使李小龍已經去世了,海外片商仍然需要“李小龍電影”,因此一類被稱為“李小龍剝削片”的偽李小龍電影就這樣誕生了。
相信許多70後、80後網友童年都看過何宗道的《李小龍傳奇》,或者呂小龍的《長城大決戰》。在李小龍去世之後,這一類以模仿李小龍打鬥、或講述李小龍故事的“李小龍剝削片”數量極其龐大,但很少有人留意並加以統計。
直到今年,一部叫《虛龍爭假虎鬥》的紀錄片上線美國網絡,才為我們揭開上世紀70-80年代那段塵封的歷史——何宗道(黎小龍)、巨龍、呂小龍、梁小龍這些曾經的“李小龍模仿者”,也重新回到資深李小龍影迷們的面前。
一、三位最具代表性的“李小龍模仿者”
70年代的香港電影圈,版權意識還非常薄弱。在李小龍去世後,由於市場的需要,香港眾多電影公司都把“李小龍”看做一個充滿商機的ip來開發,他們飛到世界各地的武館和武術學校去發掘人才,尋找形象和身手與李小龍相似的武術家。
事實上,像金泰中(唐龍)、何宗道、成龍、呂小龍、梁小龍、巨龍、倉田保昭、元彪、李修賢、李截等這些動作影星都曾經扮演或模仿過李小龍,但這其中最受觀眾好評,拍片量最多的,是何宗道、巨龍和呂小龍三人。
1、何宗道(藝名:黎小龍)
何宗道是眾多李小龍模仿者中唯一以本名被影迷們記住的影星。他於1950年6月5日出生,自幼習武,幼時家庭富裕,後來家道中落,進入電影圈發展。在李小龍去世前,何宗道已經參演過《鐵三角》、《壁虎游龍》、《詭計》等幾部動作電影。
1973年李小龍去世後,片商發掘何宗道主演首部李小龍傳記電影《一代猛龍》,將李小龍的生平故事搬上銀幕。為了全方位“剝削”李小龍,片方為何宗道起了個起藝名叫黎小龍,他的英文名也從“james”換成了與李小龍(bruce lee)更接近的“bruce li”。
由於當時的台灣商業片在製作水平上與香港電影存在差距,《一代猛龍》偏重文戲,動作場面較少,上映後市場反映並不好,只是一部平庸之作。
但遠在香港的吳思遠還是因為這部電影看上了何宗道,力邀他出演由嘉禾出品的李小龍傳記片《李小龍傳奇》。
這是70年代眾多“李小龍剝削片”中最好的李小龍傳記電影,由吳思遠編導。由於嘉禾的授權,片中用了很多李小龍喪禮上的畫面,以及他生前的照片。吳思遠還請來李小龍生前的好友小麒麟、丁佩、魏平澳等人蔘演,葉問的長子葉准在片中飾演葉問。
電影的故事基本按照李小龍生平事迹作為發展主線,從美國留學,到回港拍戲,再到他的意外去世都有詳盡呈現。吳思遠又在真實的故事中插入虛構的人物和大量動作戲,對於“李小龍死亡之謎”,亦添油加醋地加入了很多“戲說”情節,使電影變得十分有趣。
正因如此,雖然《李小龍傳奇》並沒有還原李小龍真實的一生,卻是一部妙趣橫生的商業片。不僅在香港本土賣得好,在全世界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80年代引入內地後,更成為當時70後、80後一代人認識李小龍及“李小龍電影”的啟蒙作品。
何宗道的身形其實比李小龍本人更高大,且形象英俊、儀錶堂堂,有不少影迷都認為如果不是模仿李小龍,他也許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何宗道本人非常崇拜李小龍,他不僅深入模仿李小龍的招牌動作和打法,也研究李小龍的著作,從中理解李小龍的思想。
因此何宗道在70-80年代一直片約不斷,除了《李小龍傳奇》之外,也主演了《新死亡遊戲》《猛龍征東》《詠春大兄》《詠春截拳》《天皇巨星》《精武門續集》等經典動作片。
2、文鏡錫(藝名:巨龍(dragon lee,bruce lei,bruce rhee,moon kyoung-seok),韓國人)
來自韓國的巨龍,身高比李小龍要矮一些,但肌肉維度相當誇張,是李小龍模仿者中身形最為彪悍的一位。
當時韓國的華川電影公司發掘了巨龍,以很低的片酬與他簽約,推出了民國背景的動作片《最後精武門》。
這部電影打着“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尋獲的李小龍早年電影”的旗號,在片頭插入大量李小龍童星時代參演的電影片段,偽裝成一部“紀錄片”。巨龍參演的部分,雖然他的演技上有所欠缺,但打鬥動作剛猛有力,和李小龍確有三分相似,因此上映後迎來空前的成功。
由於巨龍與華川的老闆合不來,打響名氣之後,他就離開韓國,來到香港發展。為了更深入了解李小龍的生平,巨龍拜訪了李小龍的遺孀蓮達,學習截拳道技法,並從電影資料中模仿李小龍的打法,這些都對他改進動作起到很大的幫助。
巨龍並不非“一介武夫”,而是“大塊頭有大智慧”,他並不局限於模仿李小龍,而是在李小龍打法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動作特點加以改進。他還創造了很多獨特的武器,比如由雙截棍改進的一端系著一截棍,另一端像鎖匙扣般圈在拇指上的拇指棍。
在民國背景的功夫片《龍拳蛇手》中,他用兩塊磁鐵來破壞反派手中的磁石劍。這些發明創造,都為巨龍的電影增色不少。雖然都是小成本電影,且故事也非常俗套,但在那個時代的觀眾看來非常有新意。
巨龍是在70年代中後期才到香港的,但仍然趁着李小龍熱拍了36部港產功夫片,其中以《快拳怪招》、《一笑一拳》、《勇之忍者》、《龍拳蛇手》、《雜家高手》、《神威三猛龍》等片最為出名。
3、黃健龍(藝名:呂小龍(bruce le,wong kin lung),緬甸華裔)
呂小龍原名黃健龍,是出生於緬甸的華裔,十幾歲開始學習空手道,後接觸不戴拳套的緬甸拳。60年代,呂小龍與家人來到澳門,迫於生計開始在澳門開武館授徒,且頻繁參與擂台實戰,逐漸打響名聲。
緬甸拳與泰拳頗為相似,都是以兇狠著稱的拳種。由於長年累月操練,呂小龍雖長着小眼睛,身高和形象都不如李小龍英俊,但其體脂率和肌肉線條卻與李小龍非常接近,因此被羅維導演發掘,邀請他到香港拍戲。
呂小龍接拍的首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的續集《唐山二兄》。由於不是武行出身,又精於實戰,一開始呂小龍總是收不住力,這導致與他喂招的武師經常受傷,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電影培訓之後,呂小龍才慢慢掌握把握力道的訣竅。
與何宗道、巨龍不同,呂小龍希望能夠盡量隱藏自己的個性,竭力模仿李小龍,因此他在電影中的打鬥動作與李小龍更為神似。呂小龍也和李小龍一樣每天都刻苦訓練,從晨跑2個半小時開始,加上器械鍛煉,訓練時間長達6個小時。
這讓他長年都能保持旺盛的狀態,加上多年的實戰練就的好身手,出拳、踢腿的速度都比一般武師快,招式打出來非常好看。這些都彌補了呂小龍形象上的不足,讓他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進入80年代後,他已經有了自己的製作團隊,並把影片賣到歐洲各地。
雖然在形象和動作上模仿李小龍,但呂小龍只在一部電影中真正扮演過李小龍,就是1980年由他自導自演的《醉蛇小子》。
電影講述李小龍從出生到去美國前的那段經歷,和李小龍頗有淵源的石堅也在片中出演反派。
1987年呂小龍趁着內地的功夫熱潮,回到內地自導自演《長城大決戰》。他力邀“劉三姐”黃婉秋、于海、“體操王子”李寧加盟,大反派是參演過《賭神》的鹿村泰祥,因故事曲折,打鬥場面精彩,曾經引起巨大反響,當時很多青少年都把他當作李小龍本尊。
二、歐美國家影迷的“臉盲”,使“李小龍剝削片”擁有廣闊的市場
雖然李小龍實際上只拍攝了四部半電影,但那些和他合作過的影星,在電影圈中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其中李小龍的徒弟查克·羅禮士拍過《越戰先鋒》系列、《獨行俠野狼》、《三角洲突擊隊》系列等50多部電影,還主演了《德州巡警》系列劇集。
田俊、苗可秀、小麒麟、楊斯、羅拔·禾爾等人也是星運亨通,特別是健美先生出身的楊斯,雖參演《龍爭虎鬥》卻未曾在電影中與李小龍交手,為彌補這一遺憾,他成了很多“李小龍剝削片”中的反派,幾乎和所有李小龍模仿者都對打過。
除了上面提到的何宗道、巨龍、呂小龍三位之外,比較出名的還有下面幾位:
曾參演《龍爭虎鬥》的李小龍徒弟占·凱利,因同時具備“黑人”和“李小龍功夫”特質,成了黑人版的李小龍,在歐美主演了很多動作片。在電影中他成了007占士邦和李小龍的混合體,喜歡模仿李小龍穿運動衣,也使用雙截棍,深受歐美觀眾的歡迎。
同樣參演《龍爭虎鬥》的茅瑛,也成了“女版李小龍”。
她是合氣道黑帶三段高手,功夫紮實,動作戲從不需要替身,代表作包括《天龍八將》《鐵掌旋風腿》《破戒》《合氣道》等,因對歐美觀眾影響極大,還成了經典街機遊戲《街頭霸王Ⅱ》中春麗的原型。
李小龍的好友倉田保昭也曾以“盧小龍”的藝名,成了“日版李小龍”,主演過《大追蹤》《神拳飛龍》《金三角》等片。倉田保昭至今仍活躍於電影圈,參演的電影極多,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和李連杰合作的《精武英雄》。
“黑龍”羅范恩是最強的李小龍模仿者,他學過詠春拳、剛柔流空手道、沖繩古武道、菲律賓拳術等多種格鬥技,曾主演以“調查李小龍之死”為主線的動作片《龍爭虎鬥精武魂》。
1994年羅范恩還曾以51歲高齡出戰ufc,在八角籠中被羅伊·格雷西用背後裸絞降服。
梁小龍其實也是以模仿李小龍出道的,在電影《李三腳威震地獄門》中,他飾演去世後來到地獄的李小龍,並和閻羅王、007占士邦、吸血鬼德古拉打鬥。片中甚至還有大力水手、木乃伊、鍾馗、荒野大鏢客、獨臂刀王、座頭市、楊貴妃等,是一部相當炸裂頭腦的片子。
除此之外,還有留着小鬍子的韓國“老年版李小龍”甘勝龍(bronson lee),其形象看起來有50歲。他曾和羅烈合作過《王龍》,也曾拍過韓國版的《死亡遊戲》,還有《黒龍豹》《大敵手》《毒蛇》等片,但知名度不高,現在網上也很難再找到這些電影了。
其實歐觀眾又何嘗不知道真正由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只有那“四部半”,其中知名度最高的還是嘉禾與華納合作並全球公映的《龍爭虎鬥》。但市場需要更多的李小龍電影,而且歐美國家影迷都有“臉盲症”,只要長相像李小龍,打鬥動作像李小龍就能接受。
因此雖然那些“李小龍剝削片”騙不了國人,在海外卻擁有廣闊的市場。在巔峰時期,工作狂呂小龍經常是同時要主演三部電影;何宗道也試過近一周時間沒能好好休息,只要一坐下就睡着,超負荷的工作量令他們苦不堪言,表演上的敷衍就不可避免了。
由於需要搶佔市場,每部電影的拍攝周期都很短,根本沒時間好好創作劇本,台詞是在現場配的,打鬥動作也是在現場套招,這就造成創作上的粗製濫造。
呂小龍就曾坦言他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何宗道也覺得他拍的很多電影都是爛片。
比如:有一部電影叫《神威三猛龍》,講李小龍去世後,有個叫盧卡斯的科學家提取了他的dna,製造了三個李小龍,分別由巨龍、呂小龍和張一道飾演。電影還有楊斯和陳惠敏加盟,但故事無厘頭,打鬥也缺乏創新,雖然有噱頭,卻只是一部平庸的作品。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字,從李小龍去世到80年代末,全球發行的冒牌李小龍電影共計約80多部,但實際數字更多,至少達到近200部。
三、《死亡遊戲》的推出,使影迷們真正接受了李小龍的去世
在1973年1月份《龍爭虎鬥》開拍前,李小龍其實一直在拍攝他自導自演的第2部影片《死亡的遊戲》。但《龍爭虎鬥》的開機迫使他停下手上的工作,等到電影殺青,本欲繼續拍攝《死亡的遊戲》,他卻突然去世了,只留下長達2小時的拍攝素材。
雖然電影未能完成,李小龍身穿黃色運動服打鬥的劇照卻不脛而走,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讓那些無孔不入的電影公司嗅到了商機。
何宗道率先在1975年推出《新死亡遊戲》,呂小龍也推出了《死亡魔塔》,這兩部電影的出現,讓嘉禾決定補拍李小龍的這部遺作。
嘉禾找來《龍爭虎鬥》的導演羅伯特·高洛斯編導,羅伯特將李小龍留下的素材大刀闊斧剪得只剩下十幾分鐘,又從韓國找到金泰中“假扮”李小龍。在片中金泰中出現的鏡頭大都只是側臉,僅有的幾個正臉鏡頭還戴着大墨鏡,讓觀眾看不清他的臉。
羅伯特又從李小龍主演的那些電影中剪下李小龍的正臉鏡頭插入電影中,其中一個主角在照鏡子的鏡頭,他甚至剪下李小龍的臉直接貼在鏡子上。
這些“技術手段”企圖誤導觀眾他們看到的是李小龍演的電影,而實際上真正有李小龍的“精華”片段只有十幾分鐘。
最終這部定名為《死亡遊戲》(對比李小龍原片名《死亡的遊戲》少了一個“的”字)的動作片於1978年3月23日上映,以344萬港元的票房成績位列全年票房榜第7位。由於李小龍生前和嘉禾簽下的片約還剩下2部,嘉禾又拿他的拍攝素材在1981年剪出一部《死亡塔》。
因此嘉禾出品的李小龍電影實際上有6部,但其中《死亡遊戲》和《死亡塔》都是在他去世之後才上映的“偽作品”。《死亡遊戲》的推出,也使影迷真正接受了李小龍的去世,隨着成龍、洪金寶功夫喜劇類型片的崛起,“李小龍剝削片”開始慢慢淡出市場。
四、成龍電影的成功,將香港功夫片帶進“功夫喜劇”時代
成龍原名陳港生,原藝名元樓,進入電影圈時改叫元龍,1976年羅維認他做乾兒子,給他起藝名“成龍”,並給他量身定做《新精武門》,本意是希望他“成為李小龍2.0”。
但成龍當時單眼皮的形象實在有些呆,模仿李小龍的打鬥動作又死板,導致電影沒能取得成功。
其後成龍又主演了多部武俠片和功夫片,全都如“泥牛入海”,沒能激起一點水花,羅維也接近放棄。這時候袁和平向羅維借將,找成龍主演由他執導的《蛇形刁手》和《醉拳》,竟然一炮而紅。此後成龍簽約嘉禾,與洪金寶一起開啟了功夫喜劇電影的時代。
關於功夫喜劇類型是誰開創的,一直以來影迷們都在洪金寶和成龍兩人之間吵得不可開交,但兩人的風格其實也有很大差異。
洪金寶的動作偏重硬橋硬馬,打鬥動作華麗且技術性高,喜劇元素一般放在故事情節上,也會嘗試鬼片、殭屍片等帶着恐怖元素的類型片。
成龍則將喜劇元素融入到打鬥中,設計動作時常會加入模仿巴斯特·基頓的動作元素,這些都提高了打鬥的觀賞性。進入80年代後,成龍學習了李小龍的拍攝手法,增加電影投資,到世界各地取景拍攝,這些也使電影更具商業大片氣質。
與這兩位的電影比較,那些“李小龍剝削片”就顯得落伍和過時了,因此一個時代也最終走向消亡。何宗道最終離開電影圈回到台灣,由於長年拍片留下一身舊傷,他開始學習整骨按摩,如今在開了一家按摩店,也收徒弟教授武藝。
巨龍則回到韓國,他退居幕後,將更多時間用來陪伴家人,現為韓國電影演員協會的理事長。雖然已經不復當年,但年輕時候的好身板還在,如今巨龍還會經常跑到山上去操練身體,練破板和截拳道。
呂小龍於80年代末來到內地發展,他做起了導演,曾嘗試拍過恐怖片《聊齋之鬼狐》,也曾拍攝抗日題材電影《黑色走廊》《黎明之眼》《楊靖宇》,帶着滿滿的愛國情感。
紀錄片的最後何志強導演帶着主創團隊參觀了嘉禾、邵氏、中影的片場,由於香港電影的減產,如今那些片場早已淪為一片廢墟,它們曾經熱鬧輝煌,也如同功夫片的沒落一般,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